譚景平傳道 各位大家好!我是新來到任的傳道譚景平,大家可能實體崇拜中見過面,打過招呼!不嫌棄的話,稱呼我一聲 Leo 也可以! 當然你稱呼我譚先生也可以! 小弟初到任,對大家認識未深,就像一個職場「新鮮人」,或被稱為一個「小薯仔」!薯仔, Potato ,就是碟子上永遠不起眼的伴菜,甚至是稱呼小人物的貶詞。但其實薯仔營養豐盛,只要烹調得宜加上細心品嘗,味道會因應品種、顏色、形狀各有不同。有的粉糯、有的爽脆、有的清甜、有的土香,最適合炮製成各式美食。薯仔地位 ,誰可代替?!在座當中,有無「薯粉」呢? 我太太才是薯粉呢! 莫論是褐皮、黃皮、白皮、紫皮、紅皮、藍皮等薯仔,以烘烤、水煮、清蒸、燒焗、油炸、香煎等方法炮製成桌上美饌,薯仔,就是配搭主菜的好拍檔。 當然,這是「牧者之言」,不是「 X 太與你」。堂會裡,很多時候總認為牧者才是教會的主菜,可是愈當牧者愈久,愈發現自己的限制。其實當牧者的心腸,總要將自己放在「薯仔」的地位。為甚麼這樣說呢?薯仔,前言所述,營養豐富,牧者亦言。每一個傳道牧者都身懷絕技,說的是關心肢體的溫柔、釋經觀點的獨到、熱心佈道的堅持、聆聽等待的耐性、以至普世宣教的胸襟,都成為堂會的各種絕技;同樣,薯仔外貌平凡,毫不起眼,牧者也帶著這份氣質進入世界。 未蒙召之前,大家總會覺得牧者本質一定出眾,誰知真正出眾的,才是那呼召牧者的。說到底,牧者只不過 是上帝使用的器皿。「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提後二 21) 既知道牧者進入世界的目的,不是成為世界的一分子,但卻吊詭地將人從世界中分別出來 ,就是牧者處身世界的目的。可能從外表看來我們一眾牧者沒有甚麼過人之處, 我指外表平凡而已! 然而保羅也這樣形容自己,『因為有人說:「 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 林後十 10) 所以,在我看來,牧者表面如何平凡,靠的,也是內裡的那一位。 看來,做伴菜薯仔也好,做飱中美饌也好,只要讓人嘗到上帝創造的美好和豐盛,就滿足了! 彭潤平傳道
利未記所說的聖所(聖殿)、禮祭已經沒有了,究竟利未記的內容與我個人有何關係呢?的確,利未記所記載的禮祭、條例都只屬過渡性,但它們卻有目的性,可說是新約的預表。今天我們已經沒需要再按利未記中律法的要求來守禮祭、行舊約律法的條例,然而,這些禮祭、條例其實可以成為我們另一種的反思與提醒。 利未記的神學思想是要以色列全會眾學像神,活出聖潔,把聖所的聖潔延伸到全地(19:2);神的子民成為「聖」的方式,就是要學像「聖潔的神」(imitatio Dei),我們必須要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我們要遵行的,是律法背後的精神。 神吩咐以色列人顧念貧窮與寄居者(利19:9-13、25:6-7)。當天的以色列是因著神的憐憫才脫離為奴的境況,昔日以色列人曾寄居異地,受法老所欺壓,終日困苦哀求也沒有人理會,後來因著神的憐憫,把以色列人從埃及為奴之地贖回,更主動與他們立約,讓他們成為神的子民。因此,神不希望以色列人單單自肥,而不理會周遭人的需要;也希望他們能同樣顧念孤兒寡婦、貧窮人和寄居者的需要,遵從愛人如己的教導,把神的愛以看得見的方式活現出來。 今天的香港,很多低收入的基層家庭,一家人只能居住於一個狹小並品流複雜的「劏房」;那些離鄉背井的外傭,要在一個與家人分離、文化有著很大差異的環境下生活;那些少數族裔的家庭,需面對文化差異、經濟壓力、兒女的教育等問題;面對著這些孤兒寡婦、貧窮人和寄居者的需要時,基督徒應該如何回應呢?當我們說要學像神的時候,我們如何實踐呢?盼望今天,我們能按利未記中神對以色列人的吩咐,讓神的恩惠臨在地上,把神的美善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黃洛敏姑娘
去年因新冠肺炎的疫情嚴峻,教會暫停了實體崇拜,青少年主日因此暫停了一年。今年宣德家的青少年主日,對比以往參與的中學生人數,明顯有了增長,參與服侍的青少年也增加了不少,青少年在崇拜的投入程度也明顯大大增加,相信大家都會為此感恩。 Sunday Teen地的導師及組長們在籌備今年的青少年主日的過程中,參考了七月初青成主日的崇拜,作出了新嘗試,並得到何牧師的認同,就是青少年主日大部分的崇拜事奉人員,都由各個青少年人擔任,擺脫了以往只限於導師或成人在台上服侍,青少年只能被安排在台下擔任招待及參與敬拜讚美。今年的青少年主日就特別安排了兩位少年人擔任司琴及讀經員,他們的表現相當出色,可說是今年的一大突破。 其他事奉崗位的分工上,亦讓不少青少年人能夠參與服侍,除了司琴及讀經外,歡迎接待、帶領敬拜等事奉崗位都全部由青少年擔任。Sunday Teen地的青少年不只是在禮堂與成年人一起崇拜,更能在這個屬於青少年的崇拜中參與事奉,大大增加了大家的投入程度和歸屬感。透過青少年的服侍,也讓家長及成年弟兄姊妹看見青少年們的成長及恩賜。平常每週的少年崇拜於一樓活動室舉行,其他弟兄姊妹未必有機會接觸Sunday Teen地的青少年,感恩能夠藉著一年一度的青少年主日,透過互相合作服侍的機會,拉近彼此的關係。 今年炎羽光敬拜隊的服侍,都讓大家有意外的驚喜,隊員們帶領著會眾全情投入,一同以歌曲敬拜讚美神。為了今年的青少年主日,敬拜隊付出了不少的辛勞及時間,由八月初開始,每個星期日下午都進行集體練習及綵排。在歌曲的編排上,年青人更貢獻了他們創意及恩賜,嘗試以不同的樂器及表達方法去演繹,效果令人非常鼓舞。因著這次密集的練習及相處,見到敬拜隊員們更團結,透過青少年主日的服侍,也讓他們更體驗到神的同在及帶領。盼望炎羽光敬拜隊不斷成長,而且能繼續培訓更多的敬拜讚美者。 青少年主日火熱了Sunday Teen地的一班青少年的心,盼望以後透過崇拜的服侍,讓大家與宣德堂的青少年人繼續同行,透過不同的方式將福音傳承,讓更多青少年成為接棒人,一代一代永不間斷地為神作工,發光發熱! 何智雄牧師
耶穌叫了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太福音20:25-28) 主耶穌的教導,就是親自示範了僕人服侍的樣式。「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是透過服侍達成帶領目的,就是「僕人領導學」的核心思想。服侍是手段,影響別人走向神的道路就是屬靈領袖要達成的目的。 「僕人式領導」一詞是美國管理學者格林里夫(Robert K. Greenleaf)在197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裏提出,格林里夫從事企業管理和管理教育研究多年,對美國企業中常見的權威或駕馭式領導的成效抱着很大的疑惑,甚至認爲美國正面對一個領導危機。他引用了主耶穌的教導,提出了可算是顛倒當時對領袖的認知與期望的「僕人領導學」,這領導思維和方法化解了當時的危機。 「僕人領導學」與其他談領導的教訓不同之處,首先是反操控。領導不是操控跟隨者以達個人的目的,相反,主的教導是成全神對人的目的,而不是滿足一己之私。以權力為核心的領導就是由上而下的領導、由外而內的領導;僕人領導是以愛與服侍為核心,由下而上、由內而外。 第二個重要分別,就是以行動及榜樣作領導。主耶穌親自示範所教導的一切已是明顯的例子,祂為門徒洗腳,又以自己的生命作為最大的禮物與代價,把不可愛的人挽回過來。 僕人領袖不但樂見跟隨者在個人的品格、能力和成就等各方面都有成長,亦希望造福所屬機構和整體社會,令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他們帶來的是「改變」(change),而不是傳統權威領袖帶來的「交易」(exchange)。從這角度看,領導是在後面而不是在前面,在前頭的帶領是榜樣,在後面領導的則是推動與鼓勵。 我們的主耶穌不單是一位出色的僕人領袖,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師!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十二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