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 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趁著有光的時候,信從光行走

15/5/2022

 
彭潤平傳道                                                                                                                                                                                                                                           
      根據約翰福音十二章記載,當主耶穌的時候到了,祂與門徒上耶路撒冷守節,並對眾人作最後一次教導。當中主耶穌不但預言自己的死,並以麥子落在地裡死去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的比喻,來教導願意跟從祂的人這條服侍的路應該如何走。然而,眾人仍然未能領悟、明白祂的教導。於是,主耶穌對眾人說:「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那在黑暗裡行走的,不知道往何處去。你們應當趁著有光,信從這光,使你們成為光明之子。」(約12:35-36)

      主耶穌這番話就是要眾人與門徒作迫切的回應,並勸勉他們要趁著有光的時候行走。主耶穌就是世界的光,祂已經為世人的罪作了贖價,戰勝了黑暗權勢和死亡,讓我們行在光明之中,我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祂面前尋求祂的幫助。然而,在主耶穌第二次再來前,因人的軟弱,世人仍會不斷受到世上各式各樣的誘惑和黑暗勢力的試探,這些誘惑和試探不斷挑戰信從光的人,企圖使人遠離真光,不信從光。

      今天,我們的生活總有時候會面對信仰與現實之間的張力,陷入僵局,苦無對策,對神的信心或多或少會受到動搖。主耶穌要求凡信從祂的人都要信從祂的勸勉;我們面對今天世界的大環境,發現無論戰爭、疫症、饑荒等現象,都越來越接近經上所記主再來的日子。所以,我們務要信從光行走,使我們成為光明之子,並讓身邊的人都能從你身上認識、找到那真光。我們都應該時刻緊記,主耶穌曾說:「我到世上來,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裡。」(約12:46)
​

空墳墓

17/4/2022

 
彭潤平傳道

      過去兩年多,全世界活在新冠肺炎疫症的爆發下,我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受到影響和限制。過去每逢假期,我們總會安排與親朋好友見面相聚,又或出國旅行;每年的復活節,信徒必定回到教會-神的家, 一同記念這節期。這些我們原以為平常不過的事,原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下,一切都可被打岔,大家被「困住」,平常會做的事全都無法去做。

      這使筆者想起路加福音描述到主耶穌被釘死後第三天,天還未亮的時候,一班跟從耶穌的婦女們來到安放主耶穌的墳墓那裡,看見封著墳墓的石頭被挪開了,但卻不見主耶穌的屍體在墳墓裡。正當疑惑究竟發生甚麼事情之際,天使出現了,向當時在空墳墓尋找主耶穌屍體的婦女們說:「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死亡意味著心思意念都完全停止,再沒有活動的能力,主耶穌死後被安放在墳墓裡,婦女們當然只會傷心、灰心和失望,但天使卻在此時向她們宣告主耶穌已經復活, 這絕對是挑戰人的常理。然而,事實上,主耶穌是真真實實地復活了,後來亦多處向門徒顯現,證明祂曾說過的話已應驗。

      今天,我們可能會受環境、病毒,或各樣事情所「困住」,但是我們的心靈卻可不受困,正如保羅所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林 4:7-9)

      今天是復活節,我們需要特別思想主耶穌的復活為我們帶來甚麼意義:若果主耶穌沒有復活的話, 我們所傳所信的其實也是枉然。但感謝神!主耶穌不僅在十架上為我們捨身,更勝過死亡;凡信祂的, 都必與祂一同復活,叫我們戰勝死亡的恐懼。當我們面對死亡陰霾也不懼怕時,地上一切的苦難和挑戰,在主裡其實也算不得甚麼了! 
​

要抓緊時間,盡力作該作的事

20/3/2022

 
 彭潤平傳道

      俄烏戰事至今已進入第三週,目前已有超過300 萬人逃離烏克蘭,大部分是婦孺:留在烏克蘭當地
的居民則面對無情的砲火,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情況令人憂慮。我們身處的香港正面對著嚴峻的第五波
疫情,醫療系統嚴重超出負荷,各行各業都受到重創,市民受焦慮、憤怒、無力感困擾,壓力「爆煲」,
有些人可能在長期的社交距離措施下,開始出現「抗疫疲勞」。

      面對戰爭和全球疫症大流行等困難,我們真的深感無奈、無力,這是很真實的,然而這一切困境對
我們帶來怎樣的信仰反思與提醒呢?就基督徒而言,我們知道聖經所言,地上根本就沒有真正或長久的
太平,人生都是短暫和沒法掌握的,我們在地上只是寄居和客旅(彼前2:11)。就傳道書所言,在日光
之下凡事都有定期,天下各樣事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愛有時,恨有時;爭戰有時,和好也有
時(傳3:1-8)。

      在日光之下,凡事都有它們出現與消失的期限,就算人怎麼努力去保持一切,也沒法控制它們在甚
麼時候發生或結束。人其實活在「虛空」之下,相對世界,人本就渺小,人生也很短暫,人根本沒法掌
握世事;即使你在他人的眼中看似擁有很多、很豐盛,但都無法逃離死亡的臨到。對傳道者來說,一切
都是毫無意義的。既然人生有限,我們活在有期限的人生中,就應該思想生命中最需看重的是甚麼,既
然一切皆有期限,有生命氣息的日子不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就應該珍惜、感恩,在當下盡力活好自己,
盡力按神的心意去過好每一天。

      傳道書指出,神容讓亨通與患難的日子同時出現在地上,叫我們體會世事難料,人生無法掌握:這
並非表示神沒有看見地上世人的苦情,而是顯明受造物智慧有限,要完全明白神掌管背後的法則,根本
是沒可能的。在日光之下,苦難就是人生的一部份,就如約伯所言「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
至於我,我必仰望神,把我的事情託付祂。」(伯5:7-8)

      然而,我們不要忘記在日光之上,神仍然坐著為王,鑒察地上一切,時候到了,祂自然在其所定的
時間裡作出審判(傳3:16-17)。人生無常,我們要做的是要抓緊時間,珍惜身邊愛你的人,盡力作該作的
事,做個敬畏神的人,把神的愛與平安的福音與你身邊的人分享,為他們在動盪不安的環境中,帶來真
正的平安。
​

祈禱反映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

20/2/2022

 
彭潤平傳道

      我們常有不知如何祈禱的經驗,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大可以從主耶穌身上學習祂的生命榜樣。

1. 需要獨自安靜朝見上帝
​
      福音書每記載耶穌的禱告,不難發現禱告的內容都是呼應著「尊主為大」,並特別強調聖父與聖子的緊密關係,這都是門徒追求與學習的目標。當翻查福音書的時候,我們看見耶穌的禱告時間和地點都很特別。馬可福音 1 章 35 節記載,耶穌經過一連串的忙碌服侍後,祂不但沒有爭取時間停下來休息,反在天未亮的時間,就起來獨自去到曠野祈禱!在我們要上班、上課的日子, 我們大都總會在被窩裏苦苦掙扎一番才不情願地起床!當然,不是說我們選擇清晨時祈禱,或去到曠野或山上祈禱,就代表我們特別屬靈,或神會特別應允這種形式的禱告。主耶穌選擇清晨與曠野,目的只想在一個寧靜的時刻、一個不會被人打擾的空間,獨自與天父會面,這種禱告的方式更能顯示祂與天父極密切的關係。

      因此,當我們祈禱的時候,無論我們在何時何地,都不會影響上帝垂聽我們的祈求,然而重要的是,祈禱可反映出我們作為祈求者的心態,與對祈求對象的重視。

2. 需要真誠地面對上帝

      在馬太福音 6 章記載了祈求者朝見上帝時應有的態度:在 6 章 1、5 和 16 節說到:「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和修譯本翻譯成「不可故意在人面前表現虔誠」和「不 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主耶穌勸勉門徒在祈禱中,不要刻意要人看出我們的敬虔,不要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意思是指祈禱是我們對天父發自內心深處的說話。馬太福音也提醒我們,禱告時不可像外邦人那樣重複一些空話,以為話多就必蒙神應允。主耶穌要門徒知道祈禱不是一種儀式, 不是「琅琅上口」地背誦一大片禱文就很屬靈。大家在祈禱會或在團契祈禱分享的時候,會不會有時不敢為別人祈禱呢?原因是怕自己說話沒有別人那麼流暢嗎?怕自己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句禱詞嗎?主耶穌提醒我們,祈禱不是像戲劇般背誦台詞,而是要以真誠來表達你向天父的訴求。 無論任何的聚會,當我們祈禱時,其實只需在心靈和思想上作好準備(林前 14:15),這樣的禱告必蒙神悅納。

      總的來說,禱告是神賜給我們的權柄。聖經清楚地表達禱告的重要性,教導我們要在生活上, 凡事尋求神的引導和幫助,遵行祂的旨意。因此,我們對祈禱的心態與實踐,可完全反映到我們 與天父上帝的關係。

相信神的看顧

16/1/2022

 
彭潤平傳道

      在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下,全球爆發新一輪疫情,至今累積錄得超過3億宗新冠確診個案。香港的情況也逐步嚴峻;甚至本港有專家指出市民要有疫情將如海嘯式爆發的心理準備,情況令人憂慮。面對新一波疫情衝擊,本來開始逐步回穩的日常生活、社交活動和教會聚會等,又再一次面臨挑戰和影響,實在令人沮喪。

      面對目前的境況,我們除了要保持警覺,做好個人防疫措施外,作為信徒的我們還有甚麼可以做的呢?我們應該仍然堅信神的愛與看顧不會變,不要因眼前的困難而灰心喪志、失去盼望,反倒應該讓神的話再一次叫我們定睛仰望祂。詩篇121篇,詩人提到我們無論身處任何的處境,或者面對任何挑戰,我們都應以正確的態度去應對:我們可以學效詩人,認定有一位創造天地的主,祂一直與我們同在!不但與我們同在,更是我們隨時的幫助與保護。

      面對疫情持續不間斷的出現,或許我們身心靈也會覺得疲累。「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詩46:2),但面對這些變化,我們不用害怕,要知道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121篇2節說:「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沒錯,神從過去直到如今,一直幫助那些願意尋求祂的人,就如詩人相信只有創造天地的耶和華才是我們的唯一倚靠。

      聖經講得好,神總是看顧與保護著我們每一個,像父親待兒女一樣。詩篇121篇5-7節說:「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祂要保護你的性命。」短短幾節經文已出現了四次「保護」這個詞,說明神對我們的幫助與保護是不分晝夜、從不間斷的;那些來自外面的禍害、危險,以及惡勢力的攪擾,甚至罪惡的試探都不能傷害到依靠神的子民。詩人認定神透過對人的全方位、不分晝夜的保護和看顧成為了我們的幫助。到第8節「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說明了神從今時直到永遠對我們的看顧和保護!也說明了神對人的愛是何等的長闊高深!

      今天我們可能因眼前的境況而感到沮喪和乏力,甚至對神產生懷疑時,只要我們緊靠著神,尋求祂的引導和幫助;祂必定回應我們的需要,叫我們有能力面對眼前的一切,信心不致動搖。
​
<<上一步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