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潤平傳道
按「將臨期」第四主日的福音經課,今天應該是路加福音 1:26-38。當中記載到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預言耶穌基督的降生,經文提到當時的馬利亞仍是「童女」的身分,而「童女」的意思是指未婚的年青女子。當時天使向馬利亞顯現,並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上帝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要給他起名叫耶穌。他將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 」(v.30-32)。 馬利亞大概是第一次見到天使,這事來得突然,當然吃驚。不過,使她最為吃驚的,是天使說她會未婚懷孕生子!她還沒有出嫁,從未有和男人同房,怎可能懷孕生子?在當時的社會,一個未婚女子怎可能接受懷孕生子?若此事成真,不但自己難以向未婚夫約瑟及家人作出解釋,更怕被人誤會自己犯了奸淫罪,這個誤會可是非常嚴重,難以辯解的,怎可能如天使所說的,自己已在上帝面前蒙恩呢? 天使再向馬利亞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蔭你……那要出生的聖者要稱為上帝的兒子。」(v.35)意思就是馬利亞將懷的胎並非一般的嬰孩,乃是至高上帝的兒子,聖靈要臨到她身上,她是蒙上帝的揀選去懷這個胎,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這孩子就是猶太人期望已久的彌賽亞,是人類的救贖主。天使可能知道馬利亞的憂慮和驚慌,所以同時引用那素來不能生育的,卻在年老的時候懷了男胎的伊利莎白作例子,希望可以藉此安慰和鼓勵馬利亞。出於上帝的恩典與能力,一個不能生育的老婦人可以懷孕,同樣馬利亞即使未出嫁,亦可從聖靈懷孕。 天使更強調,出於上帝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v.37)。因此,馬利亞最後就選擇了順服。 這事對於馬利亞來說,是何等大的順服!即使自己可能會因未婚懷孕帶來羞辱和誤解,但馬利亞卻輕看一切,認為不足為慮,她一心只想成就上帝在自己身上的旨意。所以,她才能有信心說出:「我是主的使女,願意照你的話實現在我身上。」(v.38)當時的社會,女性地位不及男 性,能夠服侍上帝的機會不多,馬利亞眼見自己能夠被上帝所使用,即使會為她帶來種種羞辱, 也寧可選擇順服,遵行上帝的旨意,成就上帝拯救世人的計劃。 在將臨期的日子,我們除了記念主耶穌的降生,也要反省我們的信仰:只要我們願意順服 上帝的旨意,能被上帝使用,即使可能帶來別人的不明白、不理解,甚至可能讓人誤會,也終能成為宣揚基督大愛的流通管子,成為多人的祝福。就讓我們趁著聖誕節快到,想想我們如何在這世代以行動與回應去順服、遵行上帝的吩咐,成為為多人帶來祝福的流通管子。願上帝幫助! 彭潤平傳道
患難是人生必然會經歷的,人對未來模糊不清的事情總會感到恐懼和焦慮。不過,基督的信仰從來都不是教我們趨吉避凶,也沒有一套逢凶化吉的方法。那麼我們面對人生種種的困境時,我們要有哪種心態來應對呢?保羅的人生的確並不平坦,雖然他出身自猶太人的便雅憫支派,並受教於在猶太百姓中地位顯赫的律法師迦瑪列,在他門下學習猶太律法和傳統,可謂有良好的背景和令人羡慕的地位。然而,自從大馬色的異象,保羅的人生就改變了。他認識基督耶穌後,甘願為主走窄路,視地上所有如糞土(加6:14)。以後的日子,保羅將生命為主全然擺上,一生事奉主;他為了傳揚這福音蒙受許多苦難,甚至坐牢也在所不惜。無論遭遇何事,保羅仍然滿懷信心,深信主能夠保守他到底,直到主再來的日子。 保羅在福音路上能夠忍受各種苦難,他在羅馬書5章3-5節說:「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信仰不是叫我們信主後就可一帆風順、無風無浪,但是可以叫我藉著主和祂的福音,叫我們在患難中仍然有喜樂,仍然有盼望。保羅在昔日傳福音的路上困難重重,面對逼迫和別人的冷嘲熱諷,身心疲憊,但他仍然豁然開朗,就是靠著「忍耐」,這是他面對患難時的心態,也成為他得力的秘訣。當我們聽到「忍耐」,難免有人會覺得負面,但是「忍耐」這詞在新約一共出現了32次,保羅書信、雅各書與啟示錄等多次用上了這詞,可見「忍耐」這詞在新約的作者心中有一定的重要性。保羅勉勵我們,上帝會按應許救我們脫離苦難,所以我們無論環境如何,總不要灰心氣餒,並學習以「忍耐」的心去面對。我們的忍耐是有目標和方向的,「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來10:36),所以我們的忍耐是為了基督的緣故,主所應許的也成了我們的盼望。「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神誡命和耶穌真道的。」(啟14:12)。 故此,我們在現今的患難中要堅持信仰,忍耐到底,堅持耶穌基督的真道,等候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並上帝永恆的國度降臨。我們都應緊記以此作為我們在困境中極重要的提醒。 彭潤平傳道
聖經所說的教會(Ekklesia)不是指教堂(Church),乃是一群屬神子民聚集的群體。它教導我們每位屬乎神的子民都是有祭司的身份與職份。在舊約神先拯救以色列人,後與他們立約。在出埃及記19:1-6 記載神透過摩西向以色列人發出一個重要的宣告:「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子民。」這裡所指的「你們」不僅是摩西、阿倫,更是以色列全會眾。經文的重點是交代這群屬神子民的職份,神揀選這群以色列會眾不但成為神的子民,更要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活出祭司該有的功能,作神與人之間的橋樑,好將全地的人帶到神面前,使人與神和好,兌現亞伯拉罕之約,使萬國因亞伯拉罕得福。這表明了這群得蒙救贖的以色列民有其職責,就是要活出神子民應有的表現,以分別為聖的態度,彰顯他們與各國、各方、各族不一樣的生命。 事實上,不僅舊約指出以色列人有尊貴的身份與職分,在新約時代神也透過使徒彼得對當時在小亞細亞一帶的信徒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可見新約時代開始,祭司不再是泛指以色列人或利未人,而是指每位跟隨主的門徒都是「君尊的祭司」。在神面前,所有跟隨主的都是平等,共享祭司職份。人人可以擁有聖經,研讀神的話。除了耶穌基督,我們不需任何中保,藉耶穌基督與天父上帝相交。因此,門徒能夠運用神所賜不同的恩賜(彼前 4:10),彼此服事,建立基督的身體—教會,這就是基督召我們的使命。換句話說,我們被神呼召去從事的職業,也都是聖職,我們只要憑信心與愛心去做,都是聖工了,活現神子民的表現。 因此,信徒皆祭司就是按祭司的生命,就是見證基督、傳揚主愛;成就使人歸入神名下的使命。 彭潤平傳道
昔日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基督徒遭受逼害,特別對歸信基督教的猶太裔信徒來說,可謂苦不堪言。當時的基督徒在宗教上被猶太人視為猶太教一神信仰的分裂者,因而遭到猶太人的敵視;在政治上他們也被羅馬帝國視為破壞社會安寧與和諧的滋事分子。歸信基督教的猶太裔信徒,眼見無論在政治上或宗教上,做猶太人都比做基督徒都更安全,他們就信心動搖,傾向重返猶太教,以免受逼迫。 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針對這種環境寫成希伯來書,用以鼓勵有意回歸猶太教的改教者,要他們知道耶穌基督就是舊約的預表,比舊約更超越,更值得信靠。所以,作者告訴他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份了」(來3:14);意思要他們在信仰上堅持到底,也就是要他們重拾起初對耶穌的愛和對神應許的信心,切勿在困難、壓力之下放棄跟從主,簡單來說就是「勿忘初心」。每一個願意跟從主的人,過去都是被耶穌的愛和無條件救贖的行動所感動而真誠悔改,接受耶穌為救主。作者就是要這些回歸猶太教的改教者想起昔日對耶穌基督的感動,並重拾這份感動而所產生的信,要他們在基督裡憑信心去支取天父給他們一切的應許。 同樣,今天的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和苦難,可能來自政治的迫害、疫情的壓力、人生的挫折、身體的軟弱、心靈的傷害等。但是,主耶穌曾經說過:「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10:22)困難和苦難是必然會有的,但對我們基督徒而言,在基督裡所受的苦難和勞苦都不是徒然的,要知耶穌基督必然會再來,這是我們堅持到底的一份盼望;到那時候,我們的身體必然得贖,耶穌基督必會成就在我們身上要成就的一切應許(羅8:18-25)。所以,我們每個信徒都應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12:2),深信祂必賜我們堅持到底的恩典與能力,叫我們能勝過一切的試煉與考驗,並懷抱著耶穌基督必然再來的盼望,存心忍耐,堅持到底,守住我們昔日那份對主的感動,那份跟從主的初心。 願希伯來書對初期教會的鼓勵與勸勉,同樣,今天也成為我們各人的提醒與激勵,好叫我們能與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定睛仰望主,將信心投放在神的應許上,在信仰的路上得美好的終結(finish well)。 彭潤平傳道
在提後3章1-5節,保羅提到一些狀況,大概是:有人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忘恩負義、不念親情、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等等, 這都是保羅所提到的末世特徵,是保羅特別在將要離世前對提摩太作的叮嚀,我不在此贅述,然而我們從中清楚知道末世是彎曲悖謬、道德淪亡、人心扭曲的時代。身處在現今的世代裡,大家對保羅所說的情境,有些甚麼體會呢? 耶穌也曾向門徒預言末世預兆,情況與上述的情境相類似,太24:9-28提到在末世時代特別多假師傅出現,他們迷惑人,敵擋真道;不法、邪惡的事特別多,世界一片混亂;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世界要迫害基督徒,信徒要跌倒,甚至要彼此恨惡;許多人的愛心會漸漸冷淡,許多苦難會攔阻我們跟隨主......。 保羅特別提醒提摩太當面對這些事時,要格外留心,要竭力在主耶穌基督面前敬虔度日,保守自己,避免讓自己成為上述這等人,同時也要時刻警醒,免得被上述末世的情境弄得灰心失望。保羅更提及自己昔日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等地傳道時曾遇到種種苦難,但都蒙主幫助,救他脫離困厄。所以保羅藉此勸勉提摩太不要灰心,不要懼怕苦難與逼迫,因為作惡的只是一個循環,最終必受審判,反當心存盼望,放膽在任何事上見證主。 保羅亦提到提摩太自小就從外祖母及母親身上傳承信仰,學習、明白神的道(參提後1:5、3:15),所以勸勉他務要把神的道存在心裡,從中得著得救的智慧,學習行道。經文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v.16-17)。聖經能教導人學義,明白何謂神的心意;聖經亦有督責的功用,能藉此判別真理,作屬靈分辨。故此,聖經能成為我們在屬靈昏暗的世代中,作終極的指引、真理的判別,這樣就可以在末世充滿邪惡的日子裡,繼續有智慧穩妥地往前走,過討主喜悅的生活。 總的來說,在末世的日子,路特別難走,我們可以藉著主所說的預兆來預備我們的心,迎接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並警醒地做好自己的本份。在彎曲悖謬世代,人容易失去方向,所以我們要立志虛心學習神的說話,讓神的道引導我們,免得我們陷於困惑迷惘。聖經是神給我們信徒在地上生活的信仰指引,能使我們在屬靈上得著飽足,健康地成長。就如聖經所說:「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1:2-3) 願神的道堅固我們!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一月 2021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