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景平傳道
放心!我保證兩件事:這是最後一篇回應「薯」不簡單;(看官們,你不怕悶我也怕大家嫌棄吧!) 另一件事,我不是回應流行曲! 《人類群星閃耀時》(德語: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褚威格於1927年創作的歷史傳記文集(下稱《人》)。當中記載了十四個容易被人忽略卻意義深遠的「星光時刻」。筆者被其中一篇〈韓德爾的復活〉 (德語:Georg Friedrich Händels Auferstehung) 吸引著。 詩班的肢體一定熟悉韓德爾的作品,尤以《彌賽亞》更膾灸人口,她是德國著名音樂家韓德爾創作的大型神劇,是其筆下最為有名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作。很多人認為,韓德爾的作品高舉上帝,必定是「與上帝最接近的男人」,可是在《人》中,卻是另一幅圖畫。 當年韓德爾深受欣賞他創作的英國女王死訊打擊,同時朝野間對他的作品冷嘲熱諷;加上遇上西班牙戰爭,經濟蕭條,韓德爾面對債台高築,更被突然來襲的中風狠狠擊倒。當他面對人生絕路,只覺如陰魂般飄蕩在冰冷空洞的世間,他只能喃喃自語:「我的主!我的主!為甚麼離棄我?」 經過長時間的休養,創作已荒廢多時的韓,再次收到好友詩人詹尼斯的作品《彌賽亞》,當他看到作品的第一句「你必得安慰!」(Comfort ye, comfort ye my people, saith your God) 時,已令他驚跳不已!這取材自賽四十1-3的句子,彷彿再次打開韓德爾創作之門,就這樣,《彌賽亞》就誕生了!傳說這作品僅用24天的時間便完成了,作品中融入了作曲家成熟的宗教虔誠。聽說當時的國王聽到了第二部分終曲《哈利路亞大合唱》時,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站立起來聽完了全曲,其他人見狀亦一同站立起來,結果成為了現今獻唱《哈利路亞大合唱》時,觀眾便會自動站立起來欣賞的傳統。 人到了絕處,才開始察覺本身只是世間一點微塵!你看,天上的星宿不曾進行修飾,卻一直在天空閃耀。那個掌管天地的主,竟安放人在地上,有享受這個創造的份兒!不禁想起:「人算甚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祢竟眷顧他!」(詩八4) 即使人類有「閃耀的一刻」,那一刻,是上帝將我們擦亮發光! 本文面世之日,應是「將臨期」的開始,教會今年參加了神學院的「爾道將臨」,盼望藉著經文默想、線上課程等,讓我們一同思想基督降生的意義。《彌賽亞》不單是不朽之作,更是在絕望中看到盼望的明證!(不是只有大家的熟悉「哈利路亞」呢!) 曾經如何強大的人,也有曾作「薯仔」的一刻,韓德爾如是,我們也如是,不要看輕自己,你是寶貴的!將臨期,是為我們預備的! 《彌賽亞完整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V_I-xseA 彭潤平傳道
我們閱讀福音書時,大家有沒有發現,每逢記載到有群眾聚集、簇擁著主耶穌時,祂往往選擇轉身離開現場,獨自退到曠野或山上去禱告?奇怪的是,主耶穌為甚麼不把握這些佈道、傳講福音的機會呢?為何主耶穌在此時選擇退到曠野去禱告呢? 主耶穌得力的源頭來自天父,祂生活的焦點都以天父上帝為中心,這種態度很值得我們反思。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工作可說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一般人工餘後還要面對進修、照顧家庭或處理其他瑣碎事情,連休息時間也不夠,遑論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了。面對生活的壓力,疲累與迷茫可說是今天許多人的境況,就連我們作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也不能例外,去教會的動力往往也受到影響,更何況騰出個人獨處、安靜退修的時間呢? 大家有過蛀牙的經驗嗎?蛀牙之前其實沒有明顯的徵狀,所以不易被察覺、被發現,我們可以如常吃喝,但當牙齒出現痛楚時,可能已經是病入膏肓了。我們的靈性其實也有相似的情況,若我們忽略了關注我們靈性的健康,我們的靈性健康最初出現問題時,可能並沒有太明顯的跡象,但當我們習以為常後,我們的信仰價值觀可能已在不知不覺中被世上不同的東西慢慢侵蝕,又或者當我們面對一些信仰衝擊時,我們已不再有掙扎的餘地了! 讀經、祈禱、靈修、退修等都可以幫助檢視自身靈性,但恆常靈修並不代表我們的靈性、靈命就一定會好,因為這些東西沒法量化,也不是靠自身的努力就能提升,我想說的,是到底我們今天應該以怎樣的優先次序來生活?當然,我們不是要簡化地以聖俗二分法來看世界,但是,我們既然作為跟隨主耶穌的門徒時,我們應該計劃好自己的時間管理,每天都應該預留一個安靜的空間給我們的主,與祂有親近的時間。同時,我們在服侍的過程中,應該反思我們到底是以個人的能力服侍,還是停下來在主裡安靜,從祂身上得著力量去服侍? 總言之,我們真的很需要每天有退到曠野的空間,檢視與重整我們的生命跟神的關係。深信天父上帝重視的是我們與祂關係,而不是我們做了甚麼。 黃洛敏姑娘
<媽媽的神奇小子> 是今年香港話題電影之一,這齣電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情片,主要講述香港殘奧(又稱帕奧)田徑賽金牌得主蘇樺偉的事蹟;電影放映時正值今年東京奧運中,香港運動健兒取得驕人的佳績,引起了一股運動熱潮,不少運動員成為香港市民關注的焦點,因此極具吸引力;加上這部電影將會代表香港角逐今年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所以雖然在新冠疫情下,這部電影的票房仍然非常理想,截至現時為止是本年度港產片票房之冠。 觀看這電影後,筆者有了以下的反思 : 1.母親的堅持及不離不棄– 主角生來便是弱聽與四肢痙攣的殘疾人士,往後的人生只能依靠別人去照顧。蘇媽在危急關頭堅持搶救兒子,決定即使兒子到八十歲還是不能走路時,都要背起兒子一起走下去。而奇蹟就在蘇媽的堅持下發生,主角逐漸長大,竟在蘇媽的訓練下學會了走路,還被發掘出跑步的天賦。蘇媽在任何情況下對兒子都是不離不棄,無怨無悔,更不斷支持鼓勵,甚至因為太重視主角而忽略了對小兒子的照顧和感受。透過蘇媽對兒子的愛和表現,我們知道我們天上的父親亦一樣非常深愛我們,祂願意犧牲耶穌基督為我們釘十字架受死,為我們的罪受苦,也願意在我們的生命裡一直與我們同行,不離不棄。 2.正面看待自己的缺陷和不足– 主角身為殘疾人士,因為自己的與別不同而不敢向心儀的女生表白。在拍廣告時,被導演要求要表現得更像殘疾人士的模樣而感到不開心。這都反映出人的不完美,不可能像神一樣完美無瑕,我們應該要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正面看待自己,積極面對自己的缺點,讓神彌補我們生命中的不足,也希望透過自己的不足,看見上帝的恩典及榮耀。 3.獲獎後不驕傲不自滿– 主角在很多國際賽事中贏取過很多獎項,甚至贏得殘奧金牌,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些殊榮而自滿,或因為成名後被邀拍廣告而沾沾自喜。因為他從來沒有忘記比賽的精神和他一直對跑步的熱愛。我們在人生中有很多誘惑,就好比獎牌及成名,但我們要常常記著我們作為基督徒的使命及行為表現,聖經也常教導我們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4.重返賽場的決心和毅力– 主角為了幫補家計,減輕家庭負擔曾轉任職速遞員,放棄了練習跑步一年。當他決心重返賽場時,身體狀況及心態上明顯有退步,但因著他對跑步的熱愛,最後終能靠著他的決心和毅力,在08年北京殘奧中,攀上運動員生涯中的最高峰。可見主角的目標一直都是比賽的終點,比賽時,他的眼睛一直沒離開過看台上那位永遠支持著他的母親。我們在人生的跑道上,也要學習主角的毅力,向著終點的標杆直跑,縱使有困難或挫折都要勇敢克服,為了最終贏得從上帝而來的獎賞。 因為篇幅所限,所以筆者未能分享更多。鼓勵大家去欣賞這齣電影,盼望大家透過電影故事中的情節和當中人物的不同的遭遇,有更多不同的反思和領受。 何智雄牧師
「那十二塊石頭,約書亞就立在吉甲,對以色列人說:「日後你們的子孫問他們的父親說:『這些石頭是甚麼意思?』你們就告訴他們說:『以色列人曾走乾地過這約旦河;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前面使約旦河的水乾了⋯⋯要使地上萬民都知道,耶和華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們永遠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書四20至24) 立石為記的目的是叫外邦人認識神,並提醒我們敬畏神。這位神是我們生命最終極的主,祂擁有最終的主權。這個立石,同時也是一個行動的記號,立石作為記號的重要意義就是讓歷世歷代萬民永遠記得上帝的帶領與同在,記著上帝如何實現了祂的應許,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也代表著上帝彰顯能力將以色列人平安帶領到河的對岸。 耶穌從2002年11月建立宣德家後,一直悉心看顧、保守著我們,每天都供應我們的需要。2007年宣德家建堂五周年,我們就開始自立,並一起編寫了第一本見證集《片片雲彩》。靠著祂的慈愛,我們不斷茁壯成長:2012年,我們匯聚了大家生命成長的經歷,讓人從《同行十架路》中看見祂出人意外的平安和豐盛的恩典。2017年,我們同心合奏《家.十五載情》,每首生命的樂章都繞樑三日,至今仍縈繞不去。今天是宣德家十九周年的堂慶主日,當我們細心數算主的恩典時,不禁更驚訝祂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 今天正值我們一起邁向廿周年之際,就讓我們一同「立石為記」,以G08的啓用為開始,一起邁進宣德家廿周年。我們把G08室打造成一處全新的聚會點,一處與人與神親近的好地方,無論個人、小組和團契都可以善用這新的地方來安靜默禱、同心祈求,又或可利用它來接待新來賓,更是小組查經和團契聚會的好地方。讓我們全心等候,相信主耶穌會引導我們進入更廣寬的領域、更遼闊的稻田,為祂收取莊稼!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十二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