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雄牧師
三年了,整整三年全球都被「新冠病毒」纏繞著,人與人之間彷彿有了一道圍牆,把人阻隔著。全球己有6.6億人確診,6.6百萬人死亡。各國社會、經濟、民生大大受到影響。香港樓巿已創14年來最大跌幅,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新紀錄。今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中表示過去兩年流失約14萬流動人口,當中流失最多的年齡組別為25至39歲。教會在移民潮下直接影響奉獻收入與事奉人手,一些教會的事工已經縮減規模,例如減少崇拜堂數、小組導師等活動。 再加上2月開始的「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和糧食價格大漲。以全球來看,2022年因戰爭、暴力、迫害和受虐而流離失所的人數,首次突破1億大關。全球暖化加劇歐洲創下最熱10月記錄。根據聯合國(UN)說法,全球人口在2022年11月突破80億,比起1950年的25億人翻了2倍多。 現今世代,人心好像己經被這世界擄去了一樣,生命迷失了方向。作為牧者,我們都掛心弟兄姊妹與神的關係會否因著生活上大混亂,令到會眾的屬靈生命出現亂子呢? 在2022年迎臨受苦節期間,筆者以《與神拉近距離》為題目,寫了多篇系列短文,與弟兄姊妹作分享,盼望大家能在危機中尋找到與神相遇的契機。 12月28日政府宣布取消一系列防疫政策,包括密切接觸者毋須隔離、取消「疫苗通行證」、「限聚令」等,但「口罩令」繼續維持。面對2023年,是福還是禍呢? 作為神的選民,我們應當回歸《聖經》。教會明年年題是「同心回歸聖經,重建合一關係」,並以舊約《以斯拉記》作為成人崇拜的講題參考,與肢體回歸《聖經》。《以斯拉記》主題是,以色列人因犯罪遠離耶和華神被擄到巴比倫,但耶和華的愛並藉先知耶利米的口說,應許他們70年後會被釋放歸回耶路撒冷,重建神的殿。復興神的選民,為著神在地上作見證。耶路撒冷會再次聽到耶和華真正敬拜者的歡聲和讚美。 盼望宣德家眾家員,今年藉著神的道重建自己與主耶穌的關係,重建信徒與信徒之間關係,重建人與人之間關係。繼續見證基督,榮神益人 ! 譚景平傳道
諸位,世界盃曲終人散,很多事情可堪回味! 亞洲球隊登場,挑戰傳統列強,頻頻爆出驚喜賽果。日本舉國歡騰,慶祝球隊勝利之餘,還表現國民紀律素質,收拾場地垃圾,連球員更衣室也用心打掃整理,更送上祝福紙鶴。沙特在本屆是唯一擊敗阿根廷的國家,元首更為此事全國放假一天。當然還有很多場內的精采片段,種種都足以令球迷及非球迷,甚至只是一般觀賽的男女老幼詳談一番。 筆者也是一名球迷,心儀的愛隊雖然不爭氣,在淘汰階段已被擊倒,然而總結今屆的世界盃,筆者也有話要說。 是屆世界盃有幾項新創舉:首次在冬天(當然指舉辦國家)舉辦,避開了酷熱天氣;首次在穆斯林國家舉辦,所以開幕禮有宣讀《古蘭經》的部分;也有女球證出現在男子國家隊比賽中擔任裁判(筆者未有正式查證,但也是一個新轉變)。另外,場外的花絮如禁酒令、嚴禁暴露衣著、不提供豬類食物等,都反映了應屆的世界盃不「世界」。 然而,世界盃的「世界」,也同時出現在賽場中。賽事進行期間,正值伊朗發生了「頭巾革命」,伊朗22歲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因未佩戴好頭巾而遭宗教警察逮捕,並於9月16日死亡,導致伊朗各地爆發多場抗議活動。伊朗國家球隊出場時,球員為了表示支持當地抗議活動,在國歌播放環節時都閉口不唱國歌,此舉遭國內足總施壓,之後的幾場球賽,球隊已恢復唱國歌。觀賽的球迷也同時就此事在場內外抗議,向世界表達訴求;西方國家為表示支持群眾的和平抗議,在球隊合照時也一同掩咀表態,引起國際輿論。 說到底,世界盃是各國公平競賽的場地,可說是表現人性的真善美的國際盛事,若然滲入強權威壓,便失卻世界共融的意味。筆者不是在談政治,而是想到在一個人類互愛互助的世界裡,若然出現了「唯我獨尊」的勢力,「世界盃」便不「世界」了。 最近,筆者與肢體談起,約三16的「神愛世人」,實際是「神愛世界」。祂的愛,不單是基督徒,也包括屬祂所創造的一切,不單是人,也包括動物與植物。神所愛的,是祂所創造的世界。世界盃所帶來的,不單是一個世界冠軍,也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慶賀的時刻。全球觀眾都定睛觀賞各國球員如何在一個公平競技的平台上,展現寶貴的體育精神:勝方的守門員,安慰敗方的射手;定點球決勝後,雙方擁抱鼓勵;球賽完結後,雙方球迷在場邊拍掌歡呼……,這不是「愛」的表現嗎? 「愛」,是世界盃要體現的精神。一座「大力神盃」,勝方最多只能保留四年,四年後還看誰比誰優勝,然而,「愛」卻在比賽落幕時漫過每隊參賽隊伍,哪管各方是何種政治體制、何種膚色、何種語言、何種宗教……! 為今屆參與世界盃的各球隊禱告,為穆斯林國家禱告,為東西方國家禱告,也為各國球迷們禱告,求主讓人人都能在過程中經歷「愛」。 祝願諸位聖誕快樂!耶穌愛你! 黃雅麗姑娘
教會年曆是以將臨期為一年之始,故將臨期可說是教會的新年。今日是將臨期(Advent)第三個主日,強調我們要「喜樂」,因為主必回來,靠著主的恩典和憐憫,不管環境如何,存感恩的心,就是在患難中也可以經歷喜樂! 將臨期詩歌中,其中一首最著名的就是《以馬內利,懇求降臨》:「以馬內利,懇求降臨,救贖釋放以色列民;淪落異邦,寂寞傷心,引頸渴望神子降臨。歡欣!歡欣!以色列民,以馬內利定要降臨!」沉鬱的曲調,與大多的聖誕詩歌的平靜和歡樂氣氛截然不同,但在這困境中,仍繼續高歌「歡欣!歡欣!以色列民,以馬內利定要降臨!」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1章23節) 「主與我們同在」的信息,在《馬太福音》的開始和結束中都曾出現,首尾呼應。開始時是天使對約瑟講述將要發生在馬利亞身上的事:「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太1章 21-23節) ;而結束就是主耶穌囑咐門徒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章 20節)。《馬太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就是猶太人期待已久,要來拯救他們的彌賽亞,祂要實現神與以色列民所立的約。藉著祂,神實現了在舊約中向自己的子民許下的諾言,這福音不但是給猶太人的,也是給全世界的人,包括你與我。 就讓我們在將臨期一起思考《以馬內利,懇求降臨》這首詩歌的歌詞「以馬內利,懇求降臨,救贖釋放以色列民;淪落異邦,寂寞傷心,引頸渴望神子降臨。歡欣!歡欣!以色列民,以馬內利定要降臨!」默想我是如何經歷救贖,從黑暗進入光明?此刻,我內心充滿歡欣和期待嗎?求主幫助我們。 何智雄牧師
英國傳奇女宣教士、慈善家,被人稱為「小婦人」的她,在中國宣教十八年之久,在山西開設「八福客棧」,收養孤兒,將其一生奉獻給中國人民。 這位「小婦人」艾偉德 (1902 ~ 1970) 出生於英國倫敦以北的埃德蒙頓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郵差,貧窮的她自小便於別人家裏作工人。年輕的時候,當艾偉德聽見耶穌為她的罪釘在十架上,她感到震驚,並為自己的罪深深悔改。在一次閱讀雜誌中一篇有關中國的文章後,她看見中國百姓沒有認識福音的機會,便生出要到中國宣教的念頭,但因她既未讀過神學,也未上過大學,甚至連中學都未讀過,所以實在不具備宣教士的基本素質,不僅僅文化素質不夠,身材也又瘦又小,最終還是被差會拒絶了。 但艾偉德毫不氣餒,她繼續做女傭,一邊攢錢,一邊暗暗為自費去中國做準備。有一次,她聽說中國山西省一位已經年屆73歲的老宣教士要退休了,但一時又難以找到合適的人選接替,一直退不下來。艾偉德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立即寫信給這位老宣教士說:「那人就是我!」 到達山西後,艾偉德雖然沒有傲人的學歷,但有豐富的愛;雖然沒有口才,卻會對小孩講耶穌的故事。又因著她曾作女傭的經驗,就開設了「八福客棧」去接待些路過的商旅,向他們傳福音,且收養孤兒。 好景不常,不久中日戰爭爆發,這位不屈不撓的英國小女子,竟在中國山西邊陲的烽火中,勇救了百餘名孤兒,與他們一起「千里大逃亡」,每天躲避著日軍砲火,翻山越嶺逃往陝西,路程中,無數驚險事件一樁接一樁,就好像一幕一幕迎戰巨人歌利亞的小大衛的故事一般。艾偉德曾在危崖邊的吊橋上與一大群水牛搏鬥,她當時試圖勸說水牛們,又用盡力氣推動牠們,要牠們讓出路來,給她和一百多個孩子過到橋的對岸。奇妙的是,這個弱質纖纖的小女子居然真的令水牛群轉向了!上帝讓她經歷到他們「比一千頭水牛更夠力」的奇跡! 從艾偉德最初萌生往中國宣教的念頭卻遭到拒絕,最後竟能克服萬難,隻身來到中國,到她奮勇帶領一百多個戰火孤雛逃離戰區,這個充滿了神跡的宣教小故事竟真真實實發生在多年前的中國大陸。她的事蹟,牽動普世千萬的人。原來戰爭與苦難,只不過是她跟隨上帝的背景和道具而已。 最終福音因著這位被聖靈感動的小婦人被傳開去了,不少的人也因此蒙恩得救了! 這位小婦人的一生,值嗎 ?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十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