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景平傳道
諸位看到題目,可能會說:「我『真理』也還懂一點,『倫理』就......,」又或是:「又是艱深的題目,可不關我事了!」 談「倫理」,可能大家都敬而遠之,但信仰卻和我們息息相關吧! 近日傳媒報導,某國內「知名」的科學家申請移居香港,被港府「秒殺」拒絕申請。須知道,凡有某種專才的人士申請移居香港,港府也曾「秒速」批准他/她的申請。君不見郎朗、李雲迪、湯唯、趙薇等演藝人士,都被傳已是「香港居民」嗎?可見懷有專才的人,要移居香港是旦夕之事。這次「科學家專才被拒絕申請」事件,卻令筆者想到一點有關倫理之事。 傳媒普遍報道該名「科學家」因隱瞞國內的犯罪事件,以致被港府否決他的申請。筆者想到,「科學家」既已在國內已被判刑及完成服刑了,理論上已經償還了他的罪責,港府是否應該「重新考慮」他的申請呢?可是從另一角度看,該名「科學家」所犯下的罪,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嬰兒,從科學角度看,這是一項實驗,然而從信仰角度,這卻是冒犯上帝的罪啊!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創一26),經文是述說上帝在創造萬物時創造人,「創造」是上帝的專利,人只是被造物,若說人被人「創造」,就是冒犯了創造者的權柄! 諸位可能認為筆者言重了,然而事實上我們都是被造之物,委實沒資格誇談自己的能力,更應從多方面思想上帝在世界、在人類之間的角色。上帝既然創造了人類族群,人與人之間可以多方面互動,然而這卻引起了不同的思想角力。 人要互相幫助嗎?這是上帝的吩咐 :「你們要彼此相愛」(約十五12),於是人類族群中就有「鄰舍」,這是「倫理」。 人要生活上有進步嗎?俗話說:「生活過得好,要買XX浦! (是指望使用某些牌子的電器用品) 」上帝也沒要我們生活在石器時代,於是,「科學」的出現,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然而,「科學」與「宗教」是否對立呢?這是「基督教倫理」! 人要住在大社群中間嗎?要的!於是,社會逐漸出現,接著就是「政府」的出現,再發展下去,就出現了「國家」。國家之間的互動,就是「政治」。「政治」是甚麼?「政治」與「信仰」是否對立?這也是「基督教倫理」。 再說下去,諸位可能會推算出一個道理:「甚麼都與信仰有關嗎?連滑手機網購也是『基督教倫理』嗎?」筆者不是「道德塔里班」,也不是站在道德高地說空話,只是認為我們無論做甚麼,都應該先多去思想上帝的說話,這也是「基督教倫理」的一部分。 上帝從不是律法主義者,一切命令背後都是出於愛,「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一:2)。 彭潤平傳道
香港是全球數一數二生活壓力大的地方,我們免不了每天為生活而憂柴憂米。同樣,在耶穌時代的人也可能面對相似的處境,為每天的事情、現實生活而籌算,成了他們的思慮、牽掛的壓力。因此,耶穌卻教導我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路12:22)。這好像有點不切實際,難道我們不用生活嗎?但耶穌有兩點叫我們去思想甚麼才是人的優先次序,「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牠。你們比飛鳥是何等地貴重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路12:24、28) 樂在舊約聖經,烏鴉被視為不潔的雀鳥,牠們沒有能力及資源去耕種,但是上帝既看顧一隻不潔的烏鴉,也必然顧念比烏鴉更貴重的上帝子民。另外,當時的草常常被以色列人用作生火的燃料,本身毫不起眼的小草,上帝也毫不吝嗇要把它裝扮一番。故此,在這兩個論証下,上帝既然顧念烏鴉,也照顧微小、毫不起眼的小草,這樣說明上帝必然會更看顧祂的子民。因此,耶穌吩咐我們只要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我們了。(路12:31)耶穌針對我們日用所需的東西來教導門徒生活需要有正確的優先順序,耶穌不是否定我們生活的憂慮或擔心,而是我們要懂得以尋求祂的國和追求屬靈的事情為先,這遠勝過只憂心吃和喝。今天我們會為甚麼事而煩惱?為甚麼事而擔心呢? 當然要做到耶穌的教導並不容易,人總會為不同的事而掛心,此乃人之常情。因此,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去想想,上帝過去怎麼樣供應你呢?正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要懂得回想上帝過去給你的恩典和祝福,仰望上帝的帶領,相信祂在你的生活上總有供應和幫助,唯有我們能換一個角度去想一想時,我們才會懂得放手,不會被思慮愁煩的事纏累。 所以,當下次我們面對憂心的事時,不妨回想昔日的恩典和幫助,好讓我們能放開心中思慮,或許事過境遷後,你會體會、意識到上帝對祢的幫助可能早已超出你所想所求,相信到時必有一番體會。 黃雅麗姑娘
曾聽過有家長慨嘆孩子到了青春期,自身已長大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對父母的管教越發抵制和抗拒,並且往往在這時將心中積壓許久的不滿和憤怒爆發出來。 為人父母,總希望可以妥善管教好子女,有資深社工認為父母在管教子女前要確立好管教目標,就是先做好「關係建立」,若沒有以「關係建立」為本,只重視行為的糾正,子女就會覺得父母忽視他們需要,容易觸發其情緒及行為問題,久而久之,父母就會因管教無方而自責! 「愛」是建立關係的基石,父母每天為子女操勞,為何子女未感受到父母的愛?以下是心理學家歸納的「五種愛的言語」: 1. 肯定的語言: 包括稱讚、鼓勵或向人表示感謝的說話,這都是人深處的渴望。《聖經》說:「一句良言,使 心歡樂。」(箴言十二章25節) 例:多謝你幫媽媽洗碗,你真是我的好幫手! 2. 服務的行動:真誠地為對方服務 例:書包太重,我幫你拿功課袋。 3. 真心的禮物:不一定要挑選昂貴的,關鍵在於看到對方的需要,表示心意。例如送上心意卡。 4. 精心安排的時刻:彼此陪伴,把專注力放在對方身上,一起從事喜歡的活動。 5. 身體的接觸:例如按著孩子的肩膀作鼓勵,當孩子傷心的時候擁抱他。 每個人都有喜歡被愛的方式,用對了,便事半功倍,否則就彷彿雙方說著不同的語言,不能夠有 效表達自己的心意;這些技巧也可用於夫婦及人際關係上。網上可找到一些相關的資料幫助我們 了解這方面的技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上述的五種愛語。當然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偏好。創造我們的神,也同樣用這五種愛的言語來愛我們!祂的話語,充滿對屬靈兒女的肯定和鼓勵。親近祂、與祂交通、向祂禱告,是祂給我們精心安排的時刻。聖靈和主耶穌,是神給我們的最好禮物。主耶穌道成肉身,在世上治病、趕鬼,最後替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就是祂的服務行動。我們在祂光照中的每一次感動,都是聖靈輕柔的觸摸。讓我們效法神,用五種愛語向身邊人傳達愛。 何智雄牧師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祂。(馬太福音四章18-20節) 那些加利利的漁夫可以不理會一個陌生路人的說話: 「來跟從我....」但由於他們認真看待這陌生路人的說話,他們的人生經歷徹底的改變。他們從內心深處回應這呼召,他們接受這個慎重的邀請,就表示了耶穌就是值得他們冒險擺上自己的期望和信任的那位。信靠天父是耶穌人生的全部,祂為世人開啓了一條獨一無二、不可取替的自由的道路,並邀請別人與祂一同委身,冒險走上這條通往豐盛生命的道路。 接受基督的邀請就是表示願意離開安穩。如果我們在禱告中向神開放自己,擺上時間和空間與神一起時,就會在心靈的寧靜中聽見那邀請。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會聽見這邀請;耶穌可能一次又一次地透過身邊的人邀請我們,卻從不勉強我們。基督說:「你願意從一開始就擺上信心嗎?我希望透過我所交給你的東西,使你的人生變得充實,你願意接受我、跟從我嗎? 」弟兄姊妹們,你會接受這個邀請嗎?還是選擇拒絕並離去?你會否自以為活得自由自在,但實質上卻是孤立了自己,成就不了甚麼?若我們能認真地看待耶穌的邀請,也意味著我們願意預備自己去負擔與基督一同委身的責任,祂必叫我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求主耶穌基督憐憫我們,打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接受祂的邀請。當主呼召我們:「來跟從我,在我裡面可得安息」時,讓我們都願意接受。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九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