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麗姑娘
上星期提到今天是教會年曆的「棕枝主日」,記念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展開了祂將受苦被害的序幕。馬可在《馬可福音》十一章仔細記載了當時耶穌吩咐門徒去取驢駒的經過。 這驢駒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能由於牠剛成長,體型比其他驢駒較小,感覺不能負重,又或許未被訓練。但主耶穌要用牠,於是這驢駒便從捆綁中被解開,身上鋪上衣服,讓耶穌騎上去,並行走在被衣服、樹枝鋪滿的道路上,進入耶路撒冷,與耶穌一起接受眾人的歡呼。這讓我想到,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卑微,比不上別人,覺得自己不能承擔甚麼,但當主說「主要用他」(馬可福音十一:3)時,只要我們願意被神使用,耶穌便會讓我們同享祂的榮耀。 接著《馬可福音》十一章記載到耶穌從伯大尼出來時感到餓了,看見無花果樹,便想「享用」,卻找不著果子。耶穌當時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馬可福音十一:14)可能我們會以為耶穌因為飢餓不得果腹而生氣詛咒無花果樹,但根據馬可福音十一:14記載「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入了聖殿,周圍看了各樣物件。」(聖經《思高譯本》根據原文譯作「察看了一切」) 便可以明白主耶穌在馬可福音十一12~14節對無花果樹所說的比喻說話並非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前一天的觀察之後的行動。我們可以試從歷史處境和經文結構理解耶穌詛咒無花果樹的意義: 無花果樹長出葉子,就是有果子的徵兆。接近逾越節的時候,收成雖然不能與秋天相比,但正常情況下,舊枝也應該結出果子。但經文記載,當時除了葉子,耶穌找不著甚麼,這才是問題的癥結。相比麥子(可作麵包)、橄欖(提煉成油)、葡萄(可製酒),無花果並不符合經濟利益,因此無人打理。馬可福音將詛咒無花果樹(十一章12~14)和無花果樹的最後結局(十一章20~21)分開記載,中間加插了耶穌潔淨聖殿的一段記載,其實就是以無花果樹隱喻聖殿,一棵葉子茂盛的樹卻沒有果實,人近前來卻得不到飽足,這就是虛有其表,無花果樹受咒詛的真正意思再明顯不過。不結果的無花果樹象徵聖殿的屬靈光景,耶穌的詛咒代表神的宣告和審判,我們知道這座由大希律用了46年建造的宏偉聖殿最終被拆毀,耶穌死時,聖殿中分隔聖所和至聖所的幔子斷裂,象徵了基督的死,拆毀了神和人之間的障礙,我們現在便能夠坦然無懼地進到神面前。 在預苦期,我們當思想主耶穌的救恩,也當省察我們內裏的屬靈光景如何?我們願意被主所用,還是被主所棄?盼望我們能為主多結果子,同享主的榮耀。 彭潤平傳道
按教會傳統計算,下星期的主日就是「棕枝主日」,是紀念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的日子。福音書記載,當天耶穌進城的時候,猶太百姓在城門口高呼「和散那」,並揮舞棕樹枝來歡迎祂,然而這些曾擁戴耶穌的百姓,日後竟因錯誤理解耶穌的身分與使命,把原本對耶穌的擁戴,變為把祂釘死的勢力。 事件反映猶太人對耶穌的身分與使命有誤解,以致他們有這種極大的反差。不過,這種誤解,也完完全全可以在門徒身上找到。馬可福音10章35-45節記載,門徒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雅各和約翰來到主面前,期望當耶穌得著「榮耀」時,他們二人可以作耶穌的左右手。但耶穌卻反問他們:「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v.38) 雅各和約翰其實與其他猶太百姓一樣,還不明白耶穌先後三次談及受死及復活的預言;他們同樣以為耶穌滿有能力地醫病、趕鬼……,行各樣的神蹟後,接著上耶路撒冷,就是帶領民眾推翻羅馬的統治,重建以色列的輝煌歷史,成就他們心中的彌賽亞使命。所以雅各和約翰就期望耶穌在日後使以色列復國得王位時,會給予他們權力、尊貴和榮耀。然而,耶穌所說的「杯」和「洗」,其實喻意祂將要承受十字架的苦難,為世人帶來救贖之路,這些事都不是他們所能想像的。 耶穌清楚看見雅各和約翰因誤解而追求的是更高的地位、權力和名聲,所以祂就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v.43-44),在這裡,耶穌提出一個顛覆性的教導,神國的價值觀跟這世界截然不同,誰想要為大的,反而要成為服事人的僕人。僕人本是平凡的,不浪漫,也毫不起眼,作為跟從耶穌的信仰群體,就是要學習這種僕人心態去服侍人,否則將失去服侍的本質,無法作真正的門徒。然後,耶穌在45節闡述自己來到世上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捨命死在十字架,為世人的罪付上贖價,完成贖罪祭;另一方面,也是要為門徒立下服侍的榜樣:真正的服侍不是權力鬥爭,不是不斷為自己爭取更高的地位、名聲,使自我感覺良好,乃是像耶穌那樣甘心降卑,默默地服侍人。 讓我們在預苦期中反覆思量,我們今日到底以哪種心態來服侍?昔日耶穌「本有神的形像……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腓2:6-8)。但願我們能以耶穌的心為心,凡事為主而作,以謙卑的心態來服侍,立定志向來實踐天國倫理的價值觀。 黃洛敏姑娘
今日是預苦期的第四主日,經過了四星期的時間,相信大家在這期間已曾透過不同的方式去經驗預苦期。宣德家今年推行了<感動之旅>的靈修旅程,而聖樂部也製作了受苦節默想純音樂詩歌 <主在十架> 與大家分享,以鼓勵和推動大家在預苦期當中去經歷反省、禱告、實踐,準備迎接基督復活。 青少年部就鼓勵Sunday Teen地的青少年於四十日大齋期內,嘗試對自己作出挑戰,例如禁食操練、減少使用手機時間、戒掉一個壞習慣等等,希望青少年能透過這些短期操練,可以學習悔改自省及思念耶穌基督的受苦。 除了自我挑戰的操練,我自己亦透過每日省察去禱告: 一、回味感恩 以感謝天父作為開始,為當天所有心懷感謝的事感恩。讓心思任意漫遊,回顧天父如何具體地在當天的某個時刻、某件事情上祝福自己。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讓它們浮現出來,什麼事情都可以,例如:信仰生活中的恩惠,婚姻生活中的禮物,或是當天上班路程的順暢等。 二、懇求聖靈光照 回顧當日表現得不太好的時刻。但要謹記在回顧之前,先求天父以祂的聖靈充滿自己,好使自己能在聖靈的帶領下走過這段艱難的內省歷程,否則可能會試圖以否認來隱藏過失,或陷入自憐的狀態裡,又或變得厭惡自己,憤恨難平。 三、回顧與承認缺失 回顧過去的一天,祈求天父讓自己看到當天大小失誤的時刻,並以一種莊重的態度來看這些失誤。 四、祈求寬恕與治癒 如果犯了罪,祈求天父原諒、寬恕自己的罪愆,走回正路。如果沒有犯罪,而是有失誤,祈求天父治癒可能已造成的傷害,並幫助克服困難,繼續往前走。也求天父賜予智慧,讓自己在未來懂得應對這些容易走岔的時刻。 五、為翌日祈禱 祈求天父顯示翌日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想像翌日要處理的事情、要面對的人、要深思熟慮作的決定。若預見翌日可能會遭遇困難,就祈求祂的幫助,尤其是當預見翌日將會面臨曾使自己跌倒的相同誘惑時,便應特別為此祈求天父的幫助。 大齋期中的靈性操練 ,不論是以何種方式,都對信仰生命尤其重要,盼望大家在今年仍然處於疫情的陰霾下,更能體驗出預苦期記念基督受苦的意義。 何智雄牧師
相信有不少弟兄姊妹已開始了<感動之旅> 四十天的旅程,未知大家的進程如何? 但,我們可以問為何是四十天嗎? 數字「四十」經常出現在聖經中。由於「四十」經常出現在涉及審判或試探的語境中,許多學者認為它是「試煉」或「審判」的字。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四十」完全是象徵性的;它在聖經中仍然有字面意義,「四十天」的意思就是「四十天」,但看起來似乎上帝選擇這個數字是為了強調患難困苦的時代,但是筆者又再必須指出,聖經並沒有一處特別賦予數字四十特殊的意義。 <感動之旅>的第三天,這兩天環繞著兩節對於以色列人,非常重要的兩節經文。申命記 6: 4-5節,「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所以,神吩咐以色列人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他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他們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直到今天,以色列人還是樂於實踐。 原文的「聽」(SHEMA),除了解作聽之外,還有「要回應」的意思。所以譯作「聽從」會更貼近原文。而「愛」原文除了有情感之外,還有「決心」的意思,所以譯作「委身」會更佳。若我們現在用這兩個意思,讀入經文時,相信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 有些人太重視數字命理學,試圖在聖經的每個數字後面找到一個特殊的意義。聖經中的數字通常只是一個數字,包括數字「四十」。另外,聖經也沒有明顯地指示今天的信徒,我們非要守四十天預苦期不可,不過,這卻是一個教會的優良傳統,操練我們要聽(從) ! ...... 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主為我們的死。使我們邁向盡心、盡性、盡力愛 (委身) 耶和華我們的神 ! 鼓勵大家分別為聖,努力完成這「四十」天,享受與神同行的日子 ! 重點是盼望大家都願意「聽從」、「委身」基督。願主賜福給大家!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十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