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標牧師
感恩!筆者有機會參加了新一屆執事分享會,聽到執事們的心聲。當筆者參加執事們主持的弟兄姊妹交流會,看見約50位弟兄姊妹分享心底的期望,很多執事甚至製作了PowerPoint,詳細說明觀點,覺得很感動。執事們收集大家意見後,全面檢視宣德家的狀況,並提出對各部門改善及發展的建議,我已看見上帝正在宣德家工作。感恩執事們非常積極,除了提出來年事工計劃外,亦抽出時間與一些同道交流。其中一位是將軍澳一間小學的教會領袖,有豐富的堂校發展經驗;第二位是在元朗某教會推動門徒訓練的L牧師,第三位是在崇拜與聖樂有豐富經驗的牧者。 筆者認為教會是屬於每一位會友的,教會健康發展需要牧者、執事和每位弟兄姊妹都盡上責任。教會需要保持傳統與創新的平衡、牧養與宣教的平衡、本地傳道與海外差傳的平衡。教會除了需要保持各方面的平衡外;亦需要展現屬靈生命的活力。教會要展現屬靈生命的活力,首先由牧者及執事開始,請大家為他們禱告,幫助他們有智慧和能力承擔責任。經過十年的觀察及綜合弟兄姊妹的意見,筆者覺得上帝給了宣德家三個任務: (1)牧養與門徒訓練 第一個任務是當我們看見「青成群體」的成熟、「青少群體」的成長,這是上帝賜給宣德家的機會。牧養不一定是內向的,同時可以推動門徒訓練。耶穌基督呼召門徒,訓練他們的事奉,在耶穌基督升天前吩咐他們往普天下去宣教。所以,我們應該在不同年齡群組加強團契、牧養與關顧。在成人群組,除了目前參與家庭團及其它團契的弟兄姊妹外,還有多少人是沒有團契或小組生活呢?我們需要培訓帶領團契的組長,才能夠有人力增加團契的數目。若果我們要加強堂校工作或家長班,小組組長及團契團長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帶著門徒訓練成份的牧養對宣德家非常重要。 (2)教導 第二個任務是重整教導系統,若果全職牧者已經被分派到其它崗位,沒有可能教主日學的話,我們需要邀請合適的人選幫助。目前生命成長小組發展得好;不過其它課程需要重新規劃,切合弟兄姊妹的屬靈需要。我們應該有勇氣查找不足,究竟參加主日學的人數下跌原因是甚麼?我們需要針對問題作適切的對應。 (3)崇拜更新 第三個任務是崇拜更新,八年前左右,時任元朗浸信會主任牧師分享新堂落成前約有200多人崇拜,後來人數不斷增加,他認為主要原因是:(a)崇拜及講道感動人心、(b)有質素的聖經班、(c)有質素的兒童事工。 宣德家要推動崇拜更新,需要眾弟兄姊妹同心,大家一起學習聖經的崇拜觀,尊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取向。大家一起尋求崇拜更新的模式、過程、及求主賜下更廣闊的心容納自己不習慣的做法。 筆者曾經講過財政問題不是宣德家最嚴重的問題,原因是財政問題反映教會更深層的問題。若果我們能夠找出教會真正的問題根源,下定決心面對、勇敢地作出改變,我相信這種處理手法,才能以實際行動說服弟兄姊妹奉獻支持宣德家的發展,才可以挽回弟兄姊妹對教會領導層的信心。若果領袖們展示出一種復興教會的決心,我相信上帝會感動眾弟兄姊妹加倍愛護宣德家,願意奉獻金錢支持宣德家。 願上帝在宣德家行奇事、興起祂的僕人、榮耀祂的聖名,阿們。 譚景平傳道
2023年將近告終,各界都對本年一些觸目的人和事作出總結。時代雜誌也選出本年的「風雲人物」(Person of the Year)。本年度的風雲人物由泰勒絲(Taylor Swift)獲選,讀者或許對這位藝人認識不多,但她卻是筆者其中一位欣賞的人。筆者認為若說她是藝人,似乎忽略了她的其他成就。 這位33歲的女士,出道已有16年(17歲已經發表作品),《love story》成為她其中一首著名樂曲。她這次獲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是九十六年來首位單獨獲選的藝人;她的的對手殊不簡單,包括每位女孩夢寐以求的「芭比娃娃」,甚至新任英國君主查理斯三世,也敵不過這位小妮子,可想而知,這位女子是如何厲害! 泰勒絲厲害之處,在於她的作品雖然充滿鄉村風味,卻能以簡單的旋律、貼近生活的歌詞,牽起聽眾心底的悸動,她創作的輕快的流行曲調常成為人快樂的來源,讓人翩翩起舞。泰勒絲的音樂天賦在她的作品中表露無遺,甚至引發起人們研究她的作品中的歌詞背後存在的教育及文化意義,美國甚至有幾所大學開設「泰勒絲研究」,去探究泰勒絲的影響力如何擴展成一種文化現象。 我們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年青小女孩竟可以引發出一種文化現象,影響到現實世界中的人!但原來我們卻早已認識一位,比泰勒絲厲害很多倍的人物。這個人用自己33年的人生,去闡述一個關乎每個人生命的信息,又行使出一個個叫人意想不到、令人驚訝的作為。祂所做的平凡卻獨特,但不被這世界接受,接受祂的人一般只是凡夫俗子,君王領袖卻對祂所作的視而不見,甚至為了祂對世界的影響竟想把祂置之死地。祂的作為扭轉了世界,祂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世間如何高等的學府,智慧怎樣過人的學者,都想不出所以然來,只能說是「恩典」。 「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二11) 這位我們早已認識的人物,「許多人因祂驚奇;祂的面貌比別人憔悴;祂的形容比世人枯槁。」(賽五十二14) 但是卻帶來驚天動地的改變。 今天就是了!你準備迎接祂了嗎? 麥君漫傳道
將臨期第三主日,是「喜樂」的主日,讓我們一談使徒行傳的「歡喜」。 使徒行傳八章記敍了兩次「歡喜」,一次發生在撒馬利亞城,一次發生在衣索匹亞的太監身上。假如我們是當時的信徒,相信歡喜並不容易,因為使徒行傳第六章記載了剛被選出的司提反,不久就殉道了。司提反的殉道更成了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的爆發點,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在這患難受逼迫的日子,「歡喜」絕對不是容易的事,使徒行傳作者卻在此時記敍了兩件「歡喜」的事: 第一件是「福音傳到撒馬利亞」。當時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腓利下到撒馬利亞城,在那裏宣講基督,民眾聽見、同時看見腓利所行的神蹟,就聽從他的話。當中有人被污鬼附著,腓利使污鬼從他們身上被趕出來;還有許多癱瘓的、瘸腿的,都得了醫治;於是在那城裏大有歡喜。 第二件是「腓利給衣索匹亞的太監施洗」。腓利聽從主的使者往曠野去,遇上了一個衣索匹亞的太監,太監當時正在念先知以賽亞的書。腓利對太監講解聖經,隨後太監更請腓利給自己施洗。他們剛從水裏上來,主的靈就把腓利提了去,太監就歡歡喜喜地上路了。 這兩件事的對象很特別,撒馬利亞人是猶太人的世仇,是一直比外邦人更不被猶太人接納的群體;後者是太監,根據申命記廿三章1節所言,他們是明文不可進入耶和華的會的人。使徒行傳八章記載的「歡喜」,竟就是福音信息臨到這兩種對象身上;這正好吻合了以賽亞書中記載的「被擄後,重塑敬拜群體」的景象。 使徒行傳的作者為何能夠在領袖殉道、教會被逼迫,以至要分散的日子中依然「歡喜」?因為他看見不但福音被傳開,甚至傳至以往一向被排斥的群體當中;因為他看見上帝的旨意未有因為患難而中斷、被停下;因為他看見上帝大能的手改變了被擄的意義,上帝本來公義的懲罰竟變成了救恩的臨到! 但願我們的眼光亦能像使徒行傳作者一樣,與上帝同步,以至我們能與主同樂。 黃雅麗姑娘
聖誕節前四週被稱為「將臨期」,提醒信徒記念基督的降生,並以警醒的心等候主再次降臨。今年宣德家使用建道神學院將臨期的靈修資源「爾道將臨」,盼望弟兄姊妹利用當中靈修分享、小組查經材料及聖經講座等,學習警醒等待,並察看自己的心,預備好迎接耶穌基督來到。教會鼓勵弟兄姊妹在這段期間彼此有更多屬靈上的分享,與神與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今年的「爾道將臨」的主題是「救恩歷史」,這四個星期我們會環繞「創造」、「道成肉身」、「拯救」及「終末與盼望」四個主題來思考救恩。我們再一次回顧神的創造,人如何犯罪遠離神,神預備耶穌基督帶來拯救,讓信祂的人得著盼望,今天我們仍憑著信心等待主的再來,這就是整個救恩的歷史。 這個星期,我們一起用心默想創世記,筆者在當中反思「神看一切所造的,都非常好。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六日。」(創世記 1:31和修版) 神看祂所造的「非常好」,但經文沒有說這個世界是完美的。神讓人在當中作管理,能想像人在當中需要付出勞力努力,需要面對困難。神要我們熟悉、關心祂所創造的世界,肩負責任;神要人生養眾多,讓人有機會參與神的創造計劃。人不可自高自大,神為人在伊甸園定了「界限」,我們要謹記自己是被神所造的,我們原本只是塵土,神卻把生氣吹在亞當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生命氣息是人基本所需,但必須仰賴賜予者。受造之物需時刻倚賴神來維持生命,若然神收回這口氣,我們便得歸回塵土。 未來三星期,盼望大家繼續在神的話語裏進深,一同走一遍這個救恩歷史旅程。求神光照我們,與我們每一個人說話,讓我們與神更加靠近。「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各書4:8) 何智雄牧師
將臨期 Advent 取自拉丁文 Adventus,意思是「來到」或「駕臨」,乃教會慶祝基督降臨的「準備期」與期待基督再臨的「等待期」。今年的將臨期是由3/12 之主日算起直到聖誕節平安夜24/12的主日。在這段期間,我們作為基督門徒的都會帶着期待和喜悅的心情作準備,迎接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在西方教會傳統裏,將臨期正是教會年曆中的第一個節期,預備人的心敬候主耶穌的降誕。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都相信人的一切希望,只有在基督裏才得到滿全;我們的存在、我們的生活和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使「主的國成就在地,如同成就在天」。 將臨期是教會對基督降臨世間的期盼,而教會作為崇拜上帝的中心,故此將臨節又被形容為「以崇拜為主導的教會敬拜之旅」。今年教會會從將臨期第一主日,到聖誕節前的主日共四個主日,以四福音的內容,包括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綜合描繪出我們堅信的主耶穌,讓我們重溫祂到世上來把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從黑暗中走向光明的大愛和奇恩。「祂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 以賽亞書 9:6) 。 今年的將臨期可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將臨期第一主日至16/12。這段時期具有強烈的末世觀,就是基督隨時駕着榮耀再臨。因此,信徒應當時刻抱着信、望和愛,事主愛人,為天國的降臨警醒禱告,謹慎言行,為救主隨時要來施行公義的審判做好準備。第二階段是由17/12到24/12。這時期教會一方面展望基督的再來,另一方面紀念救主降生。 教會在將臨期時會擺設一個花環,稱為將臨花環(又稱將臨環或將臨圈),裏面共擺放四支蠟燭,依照傳統應該是三枝紫色蠟燭,一枝粉紅色或白色蠟燭,每一主日燃點一枝蠟燭: 第一個主日3/12使用紫色蠟燭:寓意醒悟 第二個主日10/12使用紫色蠟燭:寓意悔改 第三個主日17/12使用粉紅色蠟燭:寓意喜樂 第四個主日24/12使用紫色蠟燭:寓意希望 作為基督門徒,盼望我們都以將臨期作為準備期,預備自己的心靈迎接聖誕,也同時為基督的再臨作準備,願祂得著最高的榮耀。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一月 2025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