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君漫傳道
福音書於我們的印象:「它是由多個片段所組成的」,當我們閱讀福音書的時候,很多時會無意中被這個印象帶著走,造成「重組福音書的意圖」。我們會嘗試「重塑耶穌事件的時間線」、重整當中不相同的部分;我們會把符類福音互引、互補,嘗試「重塑個別段落的意義和解釋」。而這個印象,會被不同譯本的小標題加深影響,變得更為刻板。這種刻板的印象會容易讓我們忽略聖經福音書作者原有的意圖和信息,而這個忽略可能會讓我們的文化、傳統、前設等,主導甚或扭曲了經文的意思。以下,我嘗試以馬可福音九章38-50節作為一個例子,以作者文學上的安排,嘗試重塑這個段落的信息。(以下經文的譯本為和合本) 馬可福音九章38-50節有著十分公整的結構,38節帶出事件的起因,然後39節耶穌回應約翰。當中39和40節原文都以連接詞「因為」開始,41和42節以連接詞「凡」開始,43、45、47節都是連接詞「倘若」開始的雙句結構,49是「因為」開始有關鹽的段落。 事件的起因是「約翰看見一個人奉耶穌的名趕鬼,約翰一眾人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跟從『我們』」,而耶穌的回應是「不要禁止他;不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從耶穌的回應當中,我們了解到當時存在「敵擋『我們』」的群體,那麼福音書作者心中所想「敵擋『我們』」的群體是誰? 馬可福音安排這個段落在「治好被污鬼附身的孩子」(門徒不能趕鬼)的段落和門徒爭「誰最偉大」的段落之後,而耶穌的回應當中特別提到「小的(小子)」。這個安排突出了兩個對比:「門徒不能趕鬼」對比「奉耶穌名趕鬼」;「爭論誰為大」對比「小的(小子)」。從這兩個對比可見福音書作者有意指向門徒群體,福音書作者心中所想「敵擋『我們』」的群體是「門徒」。 當我們把耶穌這個回應指向門徒群體,我們理解後段部分的身體切割就更為熟悉,因為以身體、肢體作為群體借代是新約常有的講論,身體切割有意指向群體切割,經文有意指出群體切割比群體進地獄好。這也顛覆了當時「聖潔需要完整」的看法。 耶穌時代的食鹽並不純淨,往往攙混了許多雜質和其他結晶體,「鹽若失了味」就是當中的氯化鈉變化了或分解,也就是眼前認為是「鹽」的粉末其實不曾是、不再是「鹽」。相比於門徒群體的完整,馬可福音更強調門徒群體的本質。假若門徒群體只關注位份、架構、誰為大,而忽略對上帝心意、對上帝認識的尋求、追求,那還算屬基督的嗎? 求主幫助我們、檢視我們、鑒察我們、提醒我們,讓我們成為真的鹽、成為真實屬於基督群體。 麥君漫傳道
約翰福音五章關於畢士大池的記述當中,對於那個被醫好的人,不同的聖經版本用了兩個不同的譯法:和合本兩次譯作「那醫好的人」,新漢語譯本刻意分成「那被治好的人(10節)」和「那被醫好的人(13節)」。我們嘗試了解一下這兩者之間的分別。 「那被治好的人(10節)」中的「治好」一詞有著「服事、作僕人、照顧、醫好」的意思,這說法約翰福音只出現過一次;而「那被醫好的人(13節)」中的「醫好」一詞則是較普遍的「醫治」的意思,約翰福音用了三次這個說法,這種說法與前者有著分別:前者除了「醫治」本來的意思外,也視醫治為「服事」的行動。為何聖經作者要刻意改變他的描述,仿佛那人並不是那被服事的人?以下我們試試分析這三節經文所敘述的事。(以下經文全取自和合本) 「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13節)」,聖經作者第二次描述這人時,強調他的「不知道」,這個「不知道」影響甚大,這人究竟「不知道」什麼? 從10-12節的記述當中,我們知道耶穌當時「安息日治病」的舉動引起了猶太人的爭議,猶太人認為那人「拿褥子」的行為是違反了安息日的規條,那人就自辯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然後猶太人就關注地問:「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甚麼人?」。 我們細心留意,便發現那人自辯時所複述的說話並不是耶穌所說的全部,經文記載:「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約翰福音 五:8)那人看得見自己的「痊癒」,聽得到「拿起」和「行走」,卻忽略了最關鍵的「起來」。這次關於耶穌治病的記述並不同於聖經中其他治病的記述,我們看到耶穌只有「對他說」,並沒有其他動作,耶穌是以「說有就有」成就了祂的醫治。 創世記一:3 的記載:「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創造世界是「說有就有」,這次耶穌的醫治同樣「說有就有」,讓我們從耶穌聯想到造物主、生命之主,這個聯想亦在五章21節中段同樣被帶出來:「父怎樣叫死人起來,使他們活著,子也照樣隨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父怎樣叫死人起來」這「起來」和第8節耶穌說的「起來」原文正是同一個字,可見聖經作者有意把耶穌在畢士大池治病的過程和第21節講論父、子的權柄聯繫起來。我們也能夠明白為何耶穌要在17節刻意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這個被醫治的人所關注的是自己的痊癒,卻沒有留意到自己的痊癒是如何成就,以至他不知道這個醫治的人物是誰,更不知道祂行動中所揭示的身分。這個被醫治的人也因此由被服事的對象,變成單單被醫治的對象。 或許我們也會像這個病人一樣,只著眼於我們自己的需要,錯失了應有的關注。我們只以功能性看待我們的信仰:世界需要愛、關顧、拯救、群體、合一、和諧......,而忽略了上帝的本質、上帝的關注、上帝的主權、甚至上帝本身。這些我們忽略了的部分,往往是我們信仰的基礎和核心。 這時候,我們該問自己:我們究竟在信什麼?我們在信這些記載在聖經裡美好的歷史,還是信背後主宰歷史的上帝?我們在信上帝美好的賞賜,還是信賞賜背後主宰生命的上帝? 願天父賜福、保守我們,以至能夠看清而且明白祂的工作和祂的心意,讓我們不只停留在「被醫好」的身分,更要知道我們是如何被祂「服事」,以至願意學效祂的樣式去服事祂的群體,成為祂真實的門徒。 麥君漫傳道
預苦期(大齋期)這段時期,大家容易想起禁食,不知大家曾否想過「禁食」和「嗎哪」的關係呢? 馬太福音記載「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祂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祂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 四:1-4) 這裏耶穌引用了申命記八章的經文「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祂的誡命不肯。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申八:2-3) 申命記指出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是上帝的安排,為要苦煉、試煉以色列人。申命記把「任你飢餓」的苦煉和「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接連,帶出耶和華供應的神學理論。 「嗎哪」原文意思是「哪個什麼」,是以色列人以往不認識的食物。正因為這個「你和你列祖」的不認識,以色列人能夠肯定和體會到這是從上帝而來的供應。正正因為糧食的短缺,以色列人學到仰賴上主的供應。 馬太福音藉著耶穌在曠野受魔鬼試探的經歷,提醒我們「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耶穌受試探後,就開始傳道;祂呼召門徒後,就登山傳講屬天的教訓;其中有關禱告的教導,就是我們熟悉的主禱文。 主禱文當中提到「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正是每天賜下嗎哪的意象。為何在出埃及入迦南、已立國數百年、而且沒有饑荒或戰爭的時期要提到嗎哪的供應呢?因為在安定、繁榮、平靜、安穩的日子,食物飽足仿佛理所當然,人們往往就會忘記了供應的主。人們忘記我們需要仰賴上主的供應,忘記我們需要上主的恩典、上主的拯救,忘記我們每天也需要求主「免我們的債、救我們脫離那惡者」。 願我們在預苦期中藉著身體、心靈的禁食,歸回我們仰賴上主供應的本相,經歷主賜嗎哪、出埃及被拯救的恩典,與主連結。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十二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