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雄牧師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某次森林發生了大火,所有森林中的動物,不論是空中的飛鳥或是陸地的走獸,都爭相逃命離去。可是,有一隻鴿子從裡面飛出來,牠不是逃走自保,而是飛到很遠,但卻是最近可以找得到的溪流,用口含了一點點的水,拼命盡快飛回火場,吐到火燄之上,然後又馬上飛到溪流,再含水返回森林救火。牠飛得筋疲力竭,往來無數次,火還是毫無半點減退,因為牠帶來的水實在太少太少,不可能產生實際作用。不過,這頭傻鴿子的忘我行為,終於感動了天上的神。於是神問牠:「為什麼你要含水來回吐到火上?」鴿子說:「我知道一已之力不可能救熄這場大火,但是我不忍心有更多動物被火燒死,我總算為了牠們,盡了自己的能力。」天上之神聽了,被牠的慈悲心感動,於是吹了一口氣,大火就熄滅了,林中數以億計的大小生命倖免葬身火海,千千萬萬的動物可以再次回去森林快快樂樂生活。 我想,這隻善良的鴿子從來沒有奢望過這場大火會熄滅,牠這樣做,無非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因而感到平安與喜悅。當筆者看罷這個寓言故事後,聖經有一句說話就出現在腦海之中。傳道書9:10中提醒我們:「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 傳道書作者讓我們了解到,我們是活在一個虛空的世代!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他又說:「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他總結他的觀察,說:「我見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這個好像是一個很悲觀的見解,但傳道書中作者並沒有因此就停下來。他的目光再不是停留在於這個虛空的世界,他卻轉目觀看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最後他作出一個很有智慧,很實際的一個建議: 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祂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12:13) 祝願弟兄姊妹,每天以敬畏神的心,完成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旨意,榮耀神的名。並以感謝的心,享受神每天為我們擺設的筵席! 黃雅麗姑娘
我們都很高興看見朋友們在社交網站上分享大飽口福美食,或到外地旅行的所見所聞,但最近所見的竟大多是令人擔憂、失望的新聞,縱然如此,我們卻從中見到團結、高質素的香港人。 猶記得2014 年,香港人為爭取真普選發動的雨傘運動,當年教會內外,對於是否必須透過「佔中」來爭取真普選意見分歧。筆者第一次「見證」這種撕裂,父母子女間的對立、弟兄姊妹在群組的對罵、教會被指責不關心政治……也有一對當警務人員的夫婦因此離開教會。 想到教會的角色,再一次思想耶穌被釘十字架,所要成就的是甚麼?就是我們被拯救,並且以生命榮耀上帝。因著祂的憐憫,我們該怎麼工作、怎麼對待家人、如何養育兒女、……,原來在生活的每個方面,我們都是要榮耀上帝。 基督徒的歌聲「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連日響徹金鐘。建道神學院聖經系助理教授高銘謙亦在其社交專頁指出「Hallelujah讚美」一字可解作「誇耀」,並以《詩篇》105篇講述「Hallelujah」的意義:該詩篇是記載以色列民如何在困難中被上帝拯救的故事。詩人歌頌神在歷史中拯救的作為,並以Hallelujah作結,強調「你們要讚美耶和華」。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神所重視的,甚至重視到值得以十架與流血來換取。 如何見證?有留意新聞的都應該知道在遊行的現場,「有人叫嚷:「叫你們的耶穌來見我!」不知道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會如何回答。筆者參加的一個祈禱會,當中牧師的回應很觸動人心:「耶穌就在這裡。若不是我們的耶穌來了,一個未悔改的人可能會以暴制暴。因為耶穌在這裡,今日面對暴力,我們也毫無懼怕,也沒有仇恨,只希望執法者心裡有良善,合法合理去行事。」 求主更新我們,讓我們在神的愛裡,按著真理彼此相愛,仰望主耶穌!為香港禱告!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郭鴻標牧師
6月13日早上與太太禱告,竟然大家都感動到滴淚。當時太太提到,若果母親遇到孩子不合理要求,也必會用愛心與忍耐勸告,而絕不會用殘忍的方法對待他們,她道出的正是全天下母親的心聲。在未開始禱告前,我們說到「天安門母親」,她突然想到:「天安門父親去了那裡?」 我太太是師母,也是「師奶」,我不會期望她提出甚麼神學概念;不過這一次我被她所說的觸動了。師母特別為特首的「慈母論」作出回應禱告,提到既然她說是上帝感召她做特首,就求上帝感動她的心,叫她有愛心、有公義、有智慧地行事。到我開口禱告的時候,就忍不住滴淚了,當我提到我感到上帝呼召我從事神學教育時,我就更說不下去,我說到我是戰兢地面對上帝,因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我不可以妄稱上帝的名。若果我尊重上帝,我就不會狂傲。我為特首禱告,求神讓她每天遇見上帝,知道上帝鑑察人心,上帝是每一個人的上帝。 我太太的禱告讓我想起特首的「呼召論」,當我將「呼召論」與「慈母論」放在一起思考的時候,覺得兩者很難配合在一起。一個重視上帝呼召的人,應該重視每一個人都有上帝的形象、有人的尊嚴。人的尊嚴不是由父母賜予,也不是政府賜予;而是上帝賜予。 對於修訂〈逃犯條例〉一事,筆者反覆思考正反方意見:A認為每件事都有規矩、有程式,不可能不合你心意就反對;議會有議事程式,如果人人不跟規矩,社會就亂。B認為有權者應該自制,不能濫用權力。A認為不管那個政黨都會犯這種錯誤,不合自己意思的就拖拉彼此的時間。從這些對話中,我發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A認為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人沒有讓議員正常開會,B覺得開會在票數不足下,修訂〈逃犯條例〉仍將會被通過……。筆者繼續反思,究竟修訂〈逃犯條例〉是否錯誤呢?不一定,它總有它的理由。至於反對修訂〈逃犯條例〉是否錯誤呢?不一定,它總有它的理由。 筆者覺得政府描述6月9日遊行的事,只集中指責晚上激烈的行為,沒有提到日間在29度高溫底下和平有秩序的最少幾十萬人。政府於當天11時零7分公佈,6月12日會照樣把條例推上立法會二讀辯論,政府堅持反對者沒有理由,人數多沒有代表性,不需要理會。這樣的處理手法是否更刺激起反對者的情緒,把中立的人也推往反對那邊去呢?當越來越多不同的團體發聲要求暫緩處理時,政府依然不予理會。6月12日大批人士聚集在政府總部外,大部份是年青人,他們大部份是和平的表達意見;只有小部分是帶著口罩、眼罩…等所謂裝備。後來有人將路面的磚塊拆出來,但他們並沒有用磚頭攻擊警員;也有人搬鐵馬作為路障……。筆者反對使用暴力,也不同意衝擊政府總部的行為,不過,事情要說得公道一點,警方定性這次示威為「暴動」,與我理解「暴動」的定義不同,記得1967年的「暴動」,有很多更嚴重的暴力。當警方定性這次示威為「暴動」,發射催淚彈、橡膠子彈就變得「合法」,只是,筆者不明白為甚麼那麼多人和平示威是「暴動」呢?受傷的72人當時手持甚麼武器呢? 筆者從來不鼓勵年青人到危險的地方,筆者呼籲年青人冷靜,不要衝動,不要斷送自己的前途。筆者覺得成年人應該發聲,守護香港。經過一天沉澱思緒,整理了心中的感受,寫了一篇〈父親節感想〉,以「為父的心」看這一代的年青人。我覺得很多參與示威的年青人只是單純的守護一些屬於香港的價值;我覺得他們是香港的未來,我們不應把他們推往極端的路上去,我們更不願意年青人的激情不被接納而變成極端份子,激進的年青人們都有父母,他們不是「恐怖份子」。不管我們是否接受現實,這一代的年青人不是在「獅子山下」文化成長,奮鬥成功、出人頭地不是他們的價值。相反,他們要守護他們喜愛的東西,不容別人奪去。那怕你覺得他們幼稚,他們都仍堅持。 我是三個兒女的父親,覺得自己人生經驗比兒女豐富,自己的觀點比他們正確,不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必須有聆聽。在兩個女兒選大學、選學科的事上,我是完全被動的。我只是聆聽後提供意見。我尊重兒女的選擇。我選擇以同行、支持的角色,原因是讓兒女為他們的人生負責任。我不介意兒女是否有成就,最重要是他們願意讓神管理他們的人生。 我知道自己性格的缺點,但是我肯定在父親節一定收到兒女的祝賀。其實,我已經預嘗二女兒親手造的蛋糕,雖然她們仍然不滿意這次的嘗試;但是我已經很滿足。各位堅持修訂〈逃犯條例〉的政府官員、議員、執行法紀的警務人員,我為您們禱告,希望您的兒女認同您的立場和處理手法;我為您們禱告,希望社會的撕裂不會蔓延到您的家庭;我為您們禱告,希望在充滿壓力的生活中,你們能夠在每年的父親節,得到兒女的尊重和肯定。若果只在外面十分「風光」,在家庭裡面卻沒有「尊嚴」,兒女不會與您談政治,彼此講兩句就大力關門、不再對話,那麼您的成功有甚麼意義呢?您有沒有想過將來會成為孤獨老人呢?願上帝祝福各位尊貴的政府官員、議員、執行法紀的警務人員,有一個快樂的父親節,阿們。 葉翠筠姑娘
筆者曾接觸過不少父母,他們都不約而同因為使用手機問題而與子女有衝突,甚至鬧得極不愉快。 相信手機是現時年青人的第一生命,他們最關心的不是人生方向或名利,而是手上可上網、連wifi的手機;他們除了用手機來玩電子遊戲之外,便是想知有沒有人找過自己、多少人讚好自己發出的帖子、哪個朋友看過自己的story(Instagram的限時動態)。他們渴望有人注意及看到自己,很怕被忘記,就如一句名言:「沒看見就不會記在心上,久不見就會忘記。」因此年輕人都努力發帖,增加自己曝光率,因為每一個讚好或留言,都是在提醒自己「我仍存在」,或如網絡潮語所言:「刷存在感」。 事實上,年青人都有一種存在需要(相信不只年青人,任何年紀的人皆是)。他們希望找到自己是誰。這或許是因為他們在家中被忽略、在學校被排斥,又或做甚麼都被罵,因此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這些經歷為他們帶來自卑感及孤單感,因此終日在手機遊戲及社交媒體上過活,希望找回自我。 若問可如何扭轉這局面,最直接的就是幫助年輕人找回自我,提高存在感。首先,應先與年輕人建立關係,同行非常重要,若肯花時間聆聽年輕人的內心,讓他們感到被重視、被愛和被留意,相信這種迷失自我的情況必能改善。然後,在彼此接納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學懂節制,學懂合理運用時間,更常為他們禱告,這才是為年輕人建立自信的最重要法門。 限制子女使用手機,最終只會造成父母子女間的關係惡化,要為年輕人「刷存在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他們帶到全能神的面前,讓他們確認自己在神眼中是何等的寶貴。 何智雄牧師
「成長」不單是一個自然現象,這更是神在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旨意。以弗所書四章13-14節,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要成長」是我們每一位屬神的兒女都要知道和當盡心盡性盡力去做的事,且一生都要追求成長。那麼,甚麼是生命的成長呢? 生命的成長不是行為的改善、不是敬虔的表現、不是熱心的事奉、不是知識的增加、不是恩賜的顯多、也不是能力的加大。真正的生命的成長,是神成分的加多、是基督身量的增長、是聖靈地位的開展、是人成分的減少、是天然生命的破碎,更是靈魂的各部分被征服。成長需要「恩典」,「恩典」就是我們需要而我們所無、又沒有辦法靠自取得的東西,才能成長。神供應我們各種不同的資源和工具來助我們成長,故此,我們成長可不是因為「意志力」或「自己努力」。 宣德家相信生命是不斷成長,由一個階段接續到另一個階段。由嬰兒到小孩、由小孩到少年人、由少年人到青年人(青成)、由青年人到成年人、由成年人到老年人。因每一個階段成長的要素不同;所以,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清晰認定,以至每一個生命都能健康成長。按著我們這個按齡牧養的理念,幼兒至小學階段的孩童會在兒童聖經新地接受牧養,升到中學時會參與SUNDAY TEEN地,完成中學階段後就會進入青成區,並開始參與成人崇拜。教會經商討後,希望在我們的青少年人進入青成區前,為他們舉行一次「成人禮」,使他們的成長能被父母及教會認同。今年,宣德家擬定今天2/6為青成主日,去肯定我們中間的年青成人(包括大專、大學生、職青及年輕的夫婦),並以「成人禮」歡迎一群從SUNDAY TEEN地升 上來的弟兄姊妹。 弟兄姊妹,當我們的身量和年齡一直長大時,我們的屬靈生命有否同時成長呢?或是仍然停留在基督道理的開端,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糧呢?願主賜福給我們!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九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