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珍姑娘
自疫情開始,教會聚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雖然透過網上視像形式可維持聚會,但不是人人都懂得掌握資訊科技的運用,因此仍有不少團友在疫情期間幾乎沒有團契聚會,未能享受肢體相交之恩典! 然而,在我們中間有一個小組,沒有進行過視像聚會或任何實體相交活動,連在曾經恢復的實體崇拜中也沒有聚集過,卻在疫情下仍能保持穩定連繫,互相分享和記念,且對神的話語有更深理解,實在非常感恩! 這本是個查經小組,停止聚會後,成員一同參與了今年宣道會北角堂安排的「預苦期悔罪自省、與主同行四十天」的默想之旅,每星期六天,大家透過默想經文作個人省思,再透過whatsapp彼此分享領受,深感主一針見血的教誨可貴,彼此分享更添得著。因著大家的默契,縱使有多忙都堅持彼此分享,使得分享內容變成大家每天期待的禮物。 經過了預苦期,大家都回味那樣分享的滋味,決定再次以同樣的方式作讀經分享:成員們持續每日讀一章詩篇,主日暫停。由於詩篇內容充滿作者們的喜、怒、哀、樂情感,文筆、結構、用詞等特別細膩優美,且每篇背後都有故事,所以讀來感到特別豐富,不時觸動讀者當下情緒,感同身受,分享就更加率性深刻。與此同時,筆者發現組員對於經文寫作手法的觸覺越來越敏銳,不單能從詩句表面意思作回應,更能分析和理解作者在用詞及內容結構上凸顯的喻意,更見領受有深度。相信這些讀經上的長進,都是每天操練所得的成效。 曾聽過有人表示羡慕別人能聽見神的聲音,或能心藏主話。自己信主多年,每星期參加崇拜,也參與主日學,甚至常從網絡聽道和靈修,可惜對吸收神的話卻似「水過鴨背」,難以入心,甚至對信仰仍似懂非懂。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呢? 如果只是單向式接收,例如被動式的聽道,參加不用做功課的主日學,不用回應或欠缺彼此分享的查經班,以及只閱讀聆聽人家的靈修心得,相信無論當時有多感動,大多只會轉瞬即逝,去不留痕。只有經過自己嘴嚼而消化的靈食,是動過腦筋、用過心思熬出來的,才更滋味難忘。豐富的自助餐,一下子真會吃不消,而營養多高、味道多美的碎餐或糊餐,亦始終不及自己細啜慢啃餐碟上的骨頭那麼滋味! 有時在實體聚會的面談中,有些人未有好好傾聽人家的感受,便急著表達熱衷關心,反止住了彼此的真誠分享。這個小組在疫情下透過交流讀經領受,大家更能覺察到組員的心景,明白別人的心思意念,從而建立起彼此尊重信任的關係,時有表達支持鼓勵,時有默默代禱記念,或許在實體聚會中也未必能收到這樣的溝通果效。 感恩在疫情中,我們透過這樣的操練,在肢體相交上得到了更大的收穫。 評論已關閉。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十二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