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預苦期 -- 禱告警醒

21/2/2021

 
彭潤平傳道

      主耶穌被捉拿之前,曾預言有門徒要出賣自己,也曾預言門徒將四散,彼得更會三次不認主。之後祂帶著門徒在客西馬尼園祈禱,並吩咐門徒要和祂一同儆醒祈禱,可是門徒竟先後三次睡著了!主耶穌當時責備門徒說:「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1)。對於主耶穌的預言,門徒並未放在心上,反竟在園裡睡著了,未有主一同警醒禱告!

      事件反映了我們基督徒好容易失去焦點和警覺性,當最壞的情況未出現時,我們慣性習以為常,照常吃喝,如常安然入睡;我們缺乏危機感,也對主耶穌的說話缺了一份謹慎態度,對主的吩咐無動於中。  
   
      去年因為疫情緣故,我們面對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能正常上班、上學,就連教會的正常聚會也受到影響,崇拜、團契等都被逼在網上進行,大家生活上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是,大家卻因著在家工作及學習,反而多了時間讀經、祈禱;甚至有不同的機構組織趁機提供了許多網上課程讓信徒免費參與,讓信徒在在疫情下反能把握機會追求真理,同心抗「逆」。

      一年過去,此時此刻我們那份追求、渴慕真理的心是否仍一樣熾熱呢?還是已習以為常,警醒的心已經不再呢?按教會傳統的年曆,復活節前的四十日(不計算主日)是預苦期(Lent)的開始。以今年來說,2 月 17 日(三)就是預苦期的首天。預苦期(或大齋期)是讓信徒在這四十日特別思念基督的受苦受死,並安靜自己,省察自己的屬靈光景,反省悔罪,禁食禱告,準備迎接基督復活的節期。當然預苦期不僅要我們反思己過,悔罪回轉,更加要我們清晰聚焦於自己從上而來的召命,重新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耶穌。

      但願我們在預苦期能不斷反思,無論主耶穌給我們甚麼召命,都要立定志向去回應,即或為了實踐祂的召命而受苦,我們也應懷著受苦的心,隨時預備好自己。再者,我們也要時刻警醒禱告,免得失焦、失去方向,還要記著天天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耶穌,隨時預備好迎接主耶穌再來。
​

見證分享網上行

14/2/2021

 
郭惠珍姑娘

      最近偶然聽到一個晚間電台節目,吸引了我的注意,便開始追聽。主持人在分享生活點滴的言談間,透露了自己是個基督徒。我也留意到他所訪問的嘉賓,多是基督徒藝能界人士,在訪問中,受訪者分享他們的成長、人生高低起跌的經歷,尤其談及到信仰對他們的影響,有時耐人尋味,有時風趣幽默,內容甚有鼓勵。

      記得其中有個環節,是主持人與聽眾分享與兩個年幼女兒的生活點滴,其中談到孩童天真可愛的說話和思維,叫人聽得津津有味,感受到這家庭的溫馨。主持人每周都會訪問一些專 家,彼此分享為人父母應如何與子女溝通,內容主要是個人的經歷帶出的真實體會,沒有說教的味道,所以節目內容很適合全家收聽。在節目結束前,大多會播一首現代流行的詩歌來回應當晚的節目內容。整個節目雖長達兩小時,但內容輕鬆,都是針對一般人的興趣和需要,因此令人聽得舒暢,又能為聽眾加增正能量,相信有不少人喜歡聽這節目。

      這節目的主持人刻意用一種軟性手法,透過大氣電波廣泛而自然地傳揚福音,我認為很值得讚賞。我們教會向來重視推動宣教,包括本土福音事工,以往我們每年都舉辦福音主日,弟兄姊妹都踴躍邀請親友出席聚會,現時崇拜轉換了在網上進行直播的方式,邀請人加入崇拜就方便得多。無論疫情未來進展如何,相信網民人數會不斷增加,連「老友記」們都在學用手機上網,相信回復實體聚會時,教會也要繼續發展網上網下雙線同時進行的模式。

      此外,在疫情下,不少會眾因限聚令已久未相見、相聚。因應目前的種種情況,如果我們可以隔周或每月一次在崇拜中邀請弟兄姊妹分享生活見證,錄製成 3-5 分鐘的短片,這樣,上網參與崇拜的人,都有機會同時聽到信息和見證,會眾之間也可藉此加強彼此的認識和連繫。 見證內容不必是石破天驚的神蹟奇事,就是平凡生活中與神相遇的經歷也來得自然親切,讓人看到偉大的神就是那樣向平凡人彰顯祂自己。分享者可自行拍攝或請教會派人協助處理,短片播放形式可因應分享者的意願設定是否公開,或保留多少天才下架等。

      若有這樣的計劃,教會自然要加強培訓會眾,使會眾都願意與人分享神在自己身上的種種 作為,務求人人都勇於講見證,樂於講見證。每個見證都是一種祝福,既能傳揚主愛主恩,又能培訓信徒,加強教會與信徒的連繫及堅固信徒的信心。若能如此,無論對宣教或牧養信徒都大有裨益。就讓我們同心擺上自己,求主使用,榮神益人!

新的一年,新的恩典

7/2/2021

 
何智雄牧師

      許多人歡喜閱讀約伯記,很可能是因為約伯記直接正視那使人們困惑,也使很多人不相信神的這個問題;「為甚麼神會容許無辜的人受苦? 好人也會遭到不幸?」約伯是一位真誠的人,縱使似乎沒有出路的情況下,他仍盡全力堅持下去,且他拒絶接受朋友為了安慰他而輕率提出的解釋。約伯甚為憂傷,甚至下結論說人類根本無法明白一個如此令人困窘的神。生命最終似是個謎:「智慧有何處可尋?......智慧的價值無人能知,在活人之地也無處可尋。......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隠藏」(伯二十八 2-13、21)。

      當所有希望一次過消失後,神親自進來了。約伯遇見祂後,說了這些話:「我從前風聞有祢,現在親眼看見祢。」原來常困擾約伯的問題的答案不是可以用理智找到的,也沒有任何聰明的論據可以「解釋」他的苦澀情況。但是,就在最痛苦的時候,約伯經歷到神,使他的想法大大改變。他所忍受的試練叫他與這位永活的神更接近;祂是超出我們既有概念的神,「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二十九11)。約伯痛苦的經歷使他更能清晰看見,發現雖然這位神與他所想像的完全不一樣,祂的道也是難以理解的,但神不是他的敵人。神反而經常叫我們放下人世間的憑恃,好使到人在與祂的相交之中得到平安。1

      就在約伯最痛若的時候,他經歷到神,使他的想法大大改變。原來苦難中能遇見神是生命的灼見,雖然環境仍舊,但心思意念卻得到更新!「預苦期」是幫助信徒預備自己迎接復活節的節期。第四世紀,教會參考耶穌四十晝夜在曠野禁食、受試探的事蹟,將 「預苦期」定為復活主日之前四十天的時期,不計算主日,「聖灰日」是「預苦期」的第一天,今年是 2 月 17 日。農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雖疫情仍在,筆者盼望弟兄姊妹能在今年預苦期間,再一次遇見我們的神,得著新的恩典,且體會得到哈巴該先知所領受的:

​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 ;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巴該書3:17-19)

1 節錄自 : 泰澤,陳翠婷譯:<靜修靈旅-在靜默和歌聲中默想聖經>(香港:基道,2009),頁 66。 

反思青少年的牧養

31/1/2021

 
黃洛敏姑娘

      去年初爆發新冠肺炎後,教會因應政府的限聚措施而暫停了所有的實體聚會。宣德堂的青少年以往一直喜歡每星期在教會裡見面傾談,參與崇拜及小組團契,之後一起吃午餐、玩遊戲及各種球類活動,每個主日都過得非常充實。如今這些習以為常的每週活動被停止了將近一 年,青少年與教會之間的互動也減少了,在疫情下,青少年部只好繼續以另類方式牧養一班青少年:Sunday Teen 地於去年 2 月開始,以 Zoom 網絡平台實行網上牧養的工作,只是學生們平日已經要在網上上課,對於連週末也需要上 Zoom 實在感到厭倦,所以參與人數由開始的二十 多人,到現時只有大約十人左右。

      近年由於香港局勢的突變,本港的青少年事工在社會運動和嚴峻疫情的影響下,不論是大堂會或是小堂會,都面對著重重困難。最近於網上收看了由辛福台舉辦的「教會青少年事工低谷會」,是次低谷會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葉漢浩、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總幹事蔣文忠、網絡媒體專頁麥田圈成員、作者思路.豐及黃樂祈等,共同探討如何回應青年事工的低谷情況。當中節目主持王礽福指出青少年牧養是今日的重災區,不止是人數流失,甚至出現福音不能傳達的牧養問題。葉漢浩教授指出,在牧養年輕人的過程中, 最重要的基本態度就是要尊重個體,明白每個人的獨特性,教牧應該「先關注生命,再關注數字」,他又指出,現在的牧養策略給予年輕人許多的標籤,而這些只捕捉到部份特質的標籤, 容易令青年牧養失焦。多位講員在問答環節中,都積極回應觀眾提問如何面對年輕信徒欠缺動力的牧養難題,他們都認為,容讓年輕人按自己的成長步伐參與教會生活,比催逼年輕人的屬靈生活更來得重要,青年人不單是教會未來的棟樑,也是現在教會重要的支柱之一,所以不應忽視他們的可塑性及能力。

      對於青少年的牧養,香港部分教會會以「大手佈道」、「埋身牧養」等佈道及牧養方式, 來吸納青少年參與教會,但現時的青少年不論在生活習慣或思考模式上的變化越來越大,教會繼續沿用舊有方式去牧養,成效未必顯著,更有機會適得其反。過去一年,宣德堂青少年的牧養模式由實體牧養轉變為網上牧養,雖可說是處於事工的低谷,但相信經過時間慢慢適應磨合,在過程中定能找出一套合適的牧養模式及方法,能讓青少年人在新的模式下,繼續被牧養及受造就。

註:「辛福台」是由一班基督徒牧者及學者發起的網上平台,於 2019 年 11 月 5 日啟播,每逢週二晚透過 Facebook 平台討論不同社會、倫理及政治等議題。 

我希望受到父母偏愛嗎?

24/1/2021

 
黃雅麗姑娘

      劇集《都挺好》前年在內地播出時就曾掀起討論熱潮;這齣家庭劇環繞著「婆媳糾紛」、 「愛情追逐」、「家產爭奪」等內容,描繪「原生家庭」糾葛帶來的成長創傷,給成年的觀眾帶來共鳴。

      劇情開始,筆者看到強勢的母親重男輕女,父親軟弱無能,直接造成了女兒在成長階段心理上的不平衡,女主角老三因為母親的重男輕女,年輕時便離開家庭,拚命工作,雖然名成利就,卻無法擺脫心中埋藏的傷痛。國外生活的長子在母親離世後一心要挑起家庭重擔, 不惜犧牲妻女的生活品質,來滿足父親不合理的需求,卻因此不堪重負。一直「啃老」的老二在母親去世後,暴露出幼稚而缺乏責任感的一面。整體而言,劇中的每一個主要人物,都反映了現代社會家庭中的種種矛盾。

      我和友人分享對劇中家人間的看法時,都感嘆現實中很多時候,子女確實知道父母對家庭全心全意的付出,明白雙親渴望看見子女和睦相處,互相扶持,只是兄弟姊妹之間的不和或隔閡,好多時是父母在孩子們成長時不知不覺促成的,日積月累之下,要解開心結並不容易。偏愛的成因有很多,俗話說「手有長短,心有偏頗」,這也是人之常情,但在家庭中長期受到偏愛或者受到忽視,對任何成員都必定沒有益處。

      劇集讓我想到聖經中約瑟的故事:《創世記》記載約瑟因受到父親的偏愛,被痛恨他的哥哥們賣到埃及,經過十多年,約瑟在埃及成家立業,仍然不想面對當年哥哥們對他的傷害, 但神藉著飢荒幫助約瑟面對往事。感謝神,當聽到哥哥們承認做過的錯事時,約瑟就哭了。 約瑟一生敬愛神,如果他不明白神有祂的獨特的旨意,約瑟很可能只想到向哥哥們報復。

      上面提及的劇集有兩句寫實的、直戳人心的金句:「我們等了一輩子,都在等父母的一 聲抱歉」,「父母等了一輩子,都在等我們的一聲謝謝」,這會否是我們當中某些人的心聲? 我們可能也曾跟家人關係不好,如果我們只記得他們曾對自己的傷害,內心便永遠無法安靜, 唯有真正的饒恕及放下,把傷害帶到神面前,讓神醫治,內心才可以安靜下來。

      如果下次父母的說話又一次挑動你的情緒,生氣前,不妨問一問自己生氣的原因,自己又有沒有曾經令他們傷心?一家人總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一粒細沙,也能刮出許多傷痕,只 要彼此多付出一點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語,一句以為微不足道的合宜說話,也必能改變一切。 求主幫助我們! 

<<上一步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