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標牧師
I.引言 最近很多人談論「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有一次聽講道,講員講「事奉的GPT」,我將所領受的與大家分享。 II.Goal目標 「事奉的G」是目標,我們的事奉目標是甚麼?是一個兒童導師?一位詩班員?一位影音控制人員?個人事奉目標是隨著事奉參與的程度、經驗發生變化。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個人事奉目標,更貼近上帝的心意。個人事奉是會成長的,見聞增加,對所事奉的群體認識更深入,對所事奉的群體的文化更了解。筆者認識很多牧者,他們都遇到工場現實不理想的問題,事奉目標與期望有落差。其實,信徒領袖、弟兄姊妹都會遇到這些問題。 III. Prepare準備 「事奉的P」是準備,牧者加入教會,需要了解教會的背景、宗派、教制。個人需有心理準備會遇到困難,並要時刻保持心靈的健康及持守初心。最近一位資深信徒領袖分享,在事奉上必定遇到屬靈的攻擊,有時攻擊不是來自非基督徒,而是基督徒。當我們講這些困難的時候,是否會令有心事奉的人卻步呢?如果卻步的話,表示還未預備好,選擇暫時不行動可能是好事,以避免未預備好而受傷。若果知道困難仍然願意投入的,是迎難而上,準備好面對挑戰與困難。 IV. Time時間 「事奉的T」是時間,耶穌基督的教會有兩千多年歷史,我們只是在教會歷史長河之中的一個片段。我們盡力回應上主的呼召,成就上主為這間教會的吩咐。不過,我們只是人,不是上帝,只有上帝能在教會發生「改變」的動力,我們是配合上帝工作。當教會形成某種風氣與文化,我們要改變它並不容易。在參與教會更新的服侍中,我們要緊記上帝有祂的時間。 改變並非基於權力,改變基於上帝改變人心。我們一直做的,可能產生微少的作用。我們要更深認識教會、認識自己,與有心人建立互信,一起禱告上帝燃亮教會的燈臺。我們要學習不要讓自我意識主導事奉,不要個人主義,要有同伴。我們切戒短視和心急,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不要因小失大,總要甘心從小做起。我們要祈禱求問上帝,祈求教會面對「改變」的接受能力,以致我們不會過於急進或緩慢,而是跟著上帝的步伐前進。 V.靠主的力量前進 腓立比書2:13-16:「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 在被眾多問題困擾的時候,我們要看重上帝的呼召,不要把問題放大。這樣說並非漠視問題,而是要客觀評估,解決問題需要付上代價,這個代價不是個人的代價,而是整個教會的代價。教會屬於上帝;一定有很多人一直禱告支持。上帝有祂的契機和時機,我們需要先放下人的情緒,讓上帝的愛充滿我們的心,讓我們不要發怨言,不引起不必要的爭論。不引起爭論並非不提出問題,而是不必要在不同意見上反目。作為牧者,求上帝讓我們心中對人有愛,我們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讓弟兄姊妹喜歡凝聚在一起。願主賜福大家,阿們。 評論已關閉。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一月 2025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