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也談「職場宣教」

24/4/2022

 
譚景平傳道

      看官們,沒錯,這是一篇「業配文」(套台灣的話,意思是業務配合文章,也是我們香港人說的「鱔稿」)!

     「職場宣教」其實不是新鮮事,保羅在幾次海外巡迴的宣教旅程中,也提及他宣教時同時從事編織帳棚的工作(徒十八3)。一邊從事工作,一邊服事,是歷來都有的事。大抵今天信徒都認為聖職就是指堂會的服事,特別指主日崇拜的崗位,或者堂會中擔任全時間服事的牧者。然而,也有人聽過「聖徒皆祭司」,我不是要討論甚麼神學立場,只是傳福音這命令既是主耶穌升天前親自吩咐的,就或多或少都要在大家身上應驗。

      你可能會說,我只是一介小信徒,傳福音輪不到我。然而,有一件事情是其他人無法取代你的,就是只有你才能接觸到你的親友和同事,即使他們願意跟你來教會聚會,相信都得花上一年半載的相處才能互相建立信任吧,更遑論是領對方歸主!(筆者不排除個別肢體有佈道及領人歸主的恩賜,這是後話。) 筆者想說的是,每人都有一片自己的禾場,只有自己才有機會收割,何時是最適當的收割時候,沒有人知曉,但是我們卻可以早日學懂如何令莊稼成熟。

      「職場宣教」並不是洪水猛獸,當身邊眾人知道你是基督徒後,他們可能會在心裡不斷盤算:這個人的信仰幫到我嗎? (很多人對宗教都有這個看法,你未信之前可能也有,不要感到奇怪) 。所以「做好見證」是第一步!

      能成為「職場宣教士」,不是口說是就是,而是懂得運用你的屬靈感染力,讓人看到「小基督」活在你身上,讓這信仰不同於其他宗教,也讓這信仰成為活的信仰,不要只作個「星期日基督徒」。

     「職場宣教」課程中,將有郭牧師為我們分享「工作與信仰」、「職場與事奉」、「營商與宣教」三個主題;另一方面,我們也邀請到不同行業的肢體,分享他們在職場傳福音的經驗、得失、困難與挑戰……;在彼此交流中,相信我們必看到上帝如何使用不同行業、不同職位的肢體見證基督,最重要的是,我們都能彼此堅立在傳福音上有分的使命。

      文章面世之日,就是「職場宣教」的第一次聚會,已報名的學員,無論你只屬觀望性質的肢體,或是準備分享的肢體,也求主使用。即使你有沒有加入任何團組,我們也歡迎你。二維碼和報名連結早已附在程序表內,就等你的報名啦!

      耶穌要使用你,也可能只有你,才能讓你的朋友有機會聽聞福音,你還等甚麼?
​

空墳墓

17/4/2022

 
彭潤平傳道

      過去兩年多,全世界活在新冠肺炎疫症的爆發下,我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受到影響和限制。過去每逢假期,我們總會安排與親朋好友見面相聚,又或出國旅行;每年的復活節,信徒必定回到教會-神的家, 一同記念這節期。這些我們原以為平常不過的事,原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下,一切都可被打岔,大家被「困住」,平常會做的事全都無法去做。

      這使筆者想起路加福音描述到主耶穌被釘死後第三天,天還未亮的時候,一班跟從耶穌的婦女們來到安放主耶穌的墳墓那裡,看見封著墳墓的石頭被挪開了,但卻不見主耶穌的屍體在墳墓裡。正當疑惑究竟發生甚麼事情之際,天使出現了,向當時在空墳墓尋找主耶穌屍體的婦女們說:「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死亡意味著心思意念都完全停止,再沒有活動的能力,主耶穌死後被安放在墳墓裡,婦女們當然只會傷心、灰心和失望,但天使卻在此時向她們宣告主耶穌已經復活, 這絕對是挑戰人的常理。然而,事實上,主耶穌是真真實實地復活了,後來亦多處向門徒顯現,證明祂曾說過的話已應驗。

      今天,我們可能會受環境、病毒,或各樣事情所「困住」,但是我們的心靈卻可不受困,正如保羅所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林 4:7-9)

      今天是復活節,我們需要特別思想主耶穌的復活為我們帶來甚麼意義:若果主耶穌沒有復活的話, 我們所傳所信的其實也是枉然。但感謝神!主耶穌不僅在十架上為我們捨身,更勝過死亡;凡信祂的, 都必與祂一同復活,叫我們戰勝死亡的恐懼。當我們面對死亡陰霾也不懼怕時,地上一切的苦難和挑戰,在主裡其實也算不得甚麼了! 
​

從動畫《熊抱青春記》看青少年成長

10/4/2022

 
黃洛敏姑娘

      因為第五波疫情肆虐,學生今年迎來了一個特別的暑假。Sunday Teen 地在這樣嚴重的疫情下,透過 Zoom 舉行了數星期的電影分享會,讓青少年透過不同電影,有更多學習及反思。第一週筆者就揀選了迪士尼和彼思合作的動畫電影《熊抱青春記》,故事講述在多倫多生活的 13 歲華裔少女美美,她本是一個自信又帶點傻氣的女孩,在做母親的乖乖女和青春期的叛逆之間進退兩難,偶然發現自己擁有變身成小熊貓的能力後,在生活、人際關係和自我價值觀中產生的變化。電影的內容帶出了以下讓青少年人父母正視的問題:

1. 青少年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小朋友
      美美一直以來都孝順父母,聽從父母的說話,深受父母的愛護及疼惜。自小媽媽就教導她,要努力成為一個完美的女孩,讀書考試要拿 100 分,放學要馬上到家族打理的祠堂打掃。但其實美美心底裡認為自己已經 13 歲,應該可以「話曬事」,任何事都可以自己作主,她更因為自己已可以使用成人車票, 而認定自己不再是小朋友,而是一個獨立的小大人。加上美美家族的女性一直以來都能夠變身成小熊貓, 但她們都會選擇封印變身能力,不過美美決定保留能力時,母親只看到女兒叛逆的一面,不允許女兒做出違背自己說話的事,因此大發雷霆。
      
青少年升上中學後接觸的人和事都會有所轉變,青春期令他們蛻變,思想也慢慢變得比以往成熟。 父母在管教上需要學習慢慢放手,讓青少年有空間去學習逐漸獨立及成長。電影主角的媽媽一直都以 「虎媽」的方式教導女兒,但當女兒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時,就完全不能接受女兒的轉變,只繼續用自己固有方法去管教女兒,禁止女兒做她認為不好的行為(如追星),因此做成女兒選擇啞忍只做父母心目中的角色,不敢再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有機會造成以後只依賴父母的決定去生活,不能獨立自主。

2. 青少年重視朋輩關係
      美美有三位好朋友,在她們面前美美可以完全做自己,不用扮乖乖女。與朋友有共同話題,可以一 起談異性、追星等等,更可以活潑地模仿偶像跳舞唱歌。而家族的變身能力是因為情緒起伏才會發生, 美美在父母及親戚面前訛稱自己能控制變身,是因為想起父母的愛才能控制情緒。但其實美美是因為想起朋友們的關心才能夠平伏心情,不再一直變身,可見美美非常重視這幾位好朋友。美美亦決定在學校公開自己能夠變身的能力,而小熊猫的身份得到同學們的愛戴,讓美美與朋友能藉此賺取四張偶像演唱會門票的金錢,就算籌不夠錢也認為大家一定要一起去,一個都不能少。雖然美美中途因不想忤逆母親而對朋友說謊,令朋友失望,但最終美美也選擇向朋友道歉及得到原諒。

      記得筆者自己在青少年時期時,看重朋友關係更甚於與父母的關係,總覺得自己與朋友相處見面時間更多,他們更了解自己。而且往往覺得在同學及朋友圈子中,大家平起平坐,沒有壓迫感,更能得到認同感,縱使會有爭拗及吵架,但亦是人與人之間學習和成長的必經階段。

      青少年成長的過程有很多不同變化,這套電影將女孩子成長的心路歷程加入其中,筆者觀看時都有熟悉的感覺,個人認為是很適合家長和子女一同觀看,及事後及一起討論的好電影。 

大齋期默想:「中庸之道」就等於各打五十大板嗎?

3/4/2022

 
郭鴻標牧師
​
1.絕不能美化暴力
2022年3月5日德國Tgesschau資訊:聯合國估計有1,450,000烏克蘭難民,波蘭有787,300人、摩爾多瓦(Moldau)有228,700人、匈牙利有144,700人、羅馬尼亞有132,600人、斯洛伐克(Slowakei)有100.500人,未來相信將有更多烏克蘭難民出現。現時俄羅斯軍隊攻擊烏克蘭其它城市,都是破壞民居。在關於戰爭的倫理討論,有兩個基本問題:(a)發動戰爭的理據是甚麼?(b) 作戰的手法違反人性嗎?俄羅斯發動戰爭的理據是北約向東擴張,受到威脅。究竟俄羅斯受到甚麼具體威脅?假設有,其實可以進行政治談判。事實是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10多萬軍隊,造成對烏克蘭人民的威脅。所以,俄羅斯受威脅而出兵的講法根本是藉口。至於作戰的手法違反人性的問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直都有攻擊民居,目前烏克蘭南部很多地方落入俄羅斯控制。2022年3月5日德國NTV資訊:過去5日Mariupol沒有電力供應、沒有暖氣,水供應量不足。2022年3月5日德國Tgesschau資訊:原定在Mariupol停火協議結果失效,無法疏散居民、亦沒法設立一條人道救援通道。現在,烏克蘭人活在戰爭的恐懼中,誰人有權奪去他們自由和平的生活呢?縱使俄羅斯覺得受威脅的感受很強烈,但是比較入侵烏克蘭帶給其他人恐懼與災難之鉅,就怎樣也說不過去!
2. 「中庸之道」不等於各打五十大板
「中庸」是甚麼意思?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朱熹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因此,《中庸》的意思應該是「不偏不倚」,守著「道」的原則。《論語》記述子貢問孔子,究竟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德呢?孔子說,子張「過」而子夏「不及」。孔子說「過猶不及」,其實是一個「動態」的說法,意思是在不同情況,「過猶不及」的界線都不同,但是背後的標準卻相同。一般人很容易會誤解「中庸」就是凡事各打五十大板,呼籲雙方克制。其實「中庸」的「中」就是既不「過」也無「不及」,處於和諧、合適的狀態。筆者認為在不同處境,要按實際情況分辨「過猶不及」的界線,絕對不是「一人少句」、「互相克制」、「凡事忍讓」的意思。當然「一人少句」、「互相克制」、「凡事忍讓」這些說法,本身有它的道理。不過,在俄羅斯入侵的事情上,明明是恃強凌弱,呼籲被欺壓者冷靜克制,豈不是在人家傷口撒鹽?

3.改變中的新國際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勢強盛,擔當世界警察角色。在東西方冷戰期間,美國被形容為帝國主義野心家及侵略者。在兩德統一、蘇聯解體、東歐共產政權倒台後,世界舊有秩序不斷改變、權力板塊不斷移動。德國Tagesschau.02.03.2022.資訊:聯合國會員大會上投票通過要求俄羅斯停止入侵烏克蘭決議案,141國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5國反對、35國棄權。反對5國是俄羅斯、白羅斯、北韓、敘利亞、厄立特里亞(Eritrea)。現時世界形成幾個權力中心,不再是「一言堂」時代。恐怖主義從暗處衝擊世界舊有秩序;俄羅斯從明處衝擊世界舊有秩序。究竟推倒世界舊有秩序後,是否新霸權主義、極權主義抬頭呢?希望大家細心思想,阿們。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