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被主所用及被主所棄

28/3/2021

 
黃雅麗姑娘

      上星期提到今天是教會年曆的「棕枝主日」,記念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展開了祂將受苦被害的序幕。馬可在《馬可福音》十一章仔細記載了當時耶穌吩咐門徒去取驢駒的經過。

      這驢駒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能由於牠剛成長,體型比其他驢駒較小,感覺不能負重,又或許未被訓練。但主耶穌要用牠,於是這驢駒便從捆綁中被解開,身上鋪上衣服,讓耶穌騎上去,並行走在被衣服、樹枝鋪滿的道路上,進入耶路撒冷,與耶穌一起接受眾人的歡呼。這讓我想到,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卑微,比不上別人,覺得自己不能承擔甚麼,但當主說「主要用他」(馬可福音十一:3)時,只要我們願意被神使用,耶穌便會讓我們同享祂的榮耀。

      接著《馬可福音》十一章記載到耶穌從伯大尼出來時感到餓了,看見無花果樹,便想「享用」,卻找不著果子。耶穌當時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馬可福音十一:14)可能我們會以為耶穌因為飢餓不得果腹而生氣詛咒無花果樹,但根據馬可福音十一:14記載「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入了聖殿,周圍看了各樣物件。」(聖經《思高譯本》根據原文譯作「察看了一切」) 便可以明白主耶穌在馬可福音十一12~14節對無花果樹所說的比喻說話並非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前一天的觀察之後的行動。我們可以試從歷史處境和經文結構理解耶穌詛咒無花果樹的意義:
​
      無花果樹長出葉子,就是有果子的徵兆。接近逾越節的時候,收成雖然不能與秋天相比,但正常情況下,舊枝也應該結出果子。但經文記載,當時除了葉子,耶穌找不著甚麼,這才是問題的癥結。相比麥子(可作麵包)、橄欖(提煉成油)、葡萄(可製酒),無花果並不符合經濟利益,因此無人打理。馬可福音將詛咒無花果樹(十一章12~14)和無花果樹的最後結局(十一章20~21)分開記載,中間加插了耶穌潔淨聖殿的一段記載,其實就是以無花果樹隱喻聖殿,一棵葉子茂盛的樹卻沒有果實,人近前來卻得不到飽足,這就是虛有其表,無花果樹受咒詛的真正意思再明顯不過。不結果的無花果樹象徵聖殿的屬靈光景,耶穌的詛咒代表神的宣告和審判,我們知道這座由大希律用了46年建造的宏偉聖殿最終被拆毀,耶穌死時,聖殿中分隔聖所和至聖所的幔子斷裂,象徵了基督的死,拆毀了神和人之間的障礙,我們現在便能夠坦然無懼地進到神面前。

      在預苦期,我們當思想主耶穌的救恩,也當省察我們內裏的屬靈光景如何?我們願意被主所用,還是被主所棄?盼望我們能為主多結果子,同享主的榮耀。

服侍人並捨命作贖價

21/3/2021

 
彭潤平傳道

      按教會傳統計算,下星期的主日就是「棕枝主日」,是紀念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的日子。福音書記載,當天耶穌進城的時候,猶太百姓在城門口高呼「和散那」,並揮舞棕樹枝來歡迎祂,然而這些曾擁戴耶穌的百姓,日後竟因錯誤理解耶穌的身分與使命,把原本對耶穌的擁戴,變為把祂釘死的勢力。

      事件反映猶太人對耶穌的身分與使命有誤解,以致他們有這種極大的反差。不過,這種誤解,也完完全全可以在門徒身上找到。馬可福音10章35-45節記載,門徒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雅各和約翰來到主面前,期望當耶穌得著「榮耀」時,他們二人可以作耶穌的左右手。但耶穌卻反問他們:「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v.38)

      雅各和約翰其實與其他猶太百姓一樣,還不明白耶穌先後三次談及受死及復活的預言;他們同樣以為耶穌滿有能力地醫病、趕鬼……,行各樣的神蹟後,接著上耶路撒冷,就是帶領民眾推翻羅馬的統治,重建以色列的輝煌歷史,成就他們心中的彌賽亞使命。所以雅各和約翰就期望耶穌在日後使以色列復國得王位時,會給予他們權力、尊貴和榮耀。然而,耶穌所說的「杯」和「洗」,其實喻意祂將要承受十字架的苦難,為世人帶來救贖之路,這些事都不是他們所能想像的。
 
      耶穌清楚看見雅各和約翰因誤解而追求的是更高的地位、權力和名聲,所以祂就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v.43-44),在這裡,耶穌提出一個顛覆性的教導,神國的價值觀跟這世界截然不同,誰想要為大的,反而要成為服事人的僕人。僕人本是平凡的,不浪漫,也毫不起眼,作為跟從耶穌的信仰群體,就是要學習這種僕人心態去服侍人,否則將失去服侍的本質,無法作真正的門徒。然後,耶穌在45節闡述自己來到世上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捨命死在十字架,為世人的罪付上贖價,完成贖罪祭;另一方面,也是要為門徒立下服侍的榜樣:真正的服侍不是權力鬥爭,不是不斷為自己爭取更高的地位、名聲,使自我感覺良好,乃是像耶穌那樣甘心降卑,默默地服侍人。

      讓我們在預苦期中反覆思量,我們今日到底以哪種心態來服侍?昔日耶穌「本有神的形像……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腓2:6-8)。但願我們能以耶穌的心為心,凡事為主而作,以謙卑的心態來服侍,立定志向來實踐天國倫理的價值觀。

預苦期的自我挑戰及省察

14/3/2021

 
黃洛敏姑娘

      今日是預苦期的第四主日,經過了四星期的時間,相信大家在這期間已曾透過不同的方式去經驗預苦期。宣德家今年推行了<感動之旅>的靈修旅程,而聖樂部也製作了受苦節默想純音樂詩歌 <主在十架> 與大家分享,以鼓勵和推動大家在預苦期當中去經歷反省、禱告、實踐,準備迎接基督復活。

      青少年部就鼓勵Sunday Teen地的青少年於四十日大齋期內,嘗試對自己作出挑戰,例如禁食操練、減少使用手機時間、戒掉一個壞習慣等等,希望青少年能透過這些短期操練,可以學習悔改自省及思念耶穌基督的受苦。

      除了自我挑戰的操練,我自己亦透過每日省察去禱告:

一、回味感恩
      以感謝天父作為開始,為當天所有心懷感謝的事感恩。讓心思任意漫遊,回顧天父如何具體地在當天的某個時刻、某件事情上祝福自己。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讓它們浮現出來,什麼事情都可以,例如:信仰生活中的恩惠,婚姻生活中的禮物,或是當天上班路程的順暢等。

二、懇求聖靈光照
      回顧當日表現得不太好的時刻。但要謹記在回顧之前,先求天父以祂的聖靈充滿自己,好使自己能在聖靈的帶領下走過這段艱難的內省歷程,否則可能會試圖以否認來隱藏過失,或陷入自憐的狀態裡,又或變得厭惡自己,憤恨難平。

三、回顧與承認缺失
      回顧過去的一天,祈求天父讓自己看到當天大小失誤的時刻,並以一種莊重的態度來看這些失誤。

四、祈求寬恕與治癒
      如果犯了罪,祈求天父原諒、寬恕自己的罪愆,走回正路。如果沒有犯罪,而是有失誤,祈求天父治癒可能已造成的傷害,並幫助克服困難,繼續往前走。也求天父賜予智慧,讓自己在未來懂得應對這些容易走岔的時刻。

五、為翌日祈禱
      祈求天父顯示翌日可能會遇到的情況,想像翌日要處理的事情、要面對的人、要深思熟慮作的決定。若預見翌日可能會遭遇困難,就祈求祂的幫助,尤其是當預見翌日將會面臨曾使自己跌倒的相同誘惑時,便應特別為此祈求天父的幫助。  
​      
大齋期中的靈性操練 ,不論是以何種方式,都對信仰生命尤其重要,盼望大家在今年仍然處於疫情的陰霾下,更能體驗出預苦期記念基督受苦的意義。
​

可以問,為何四十嗎?

7/3/2021

 
何智雄牧師
 
      相信有不少弟兄姊妹已開始了<感動之旅> 四十天的旅程,未知大家的進程如何? 但,我們可以問為何是四十天嗎?
數字「四十」經常出現在聖經中。由於「四十」經常出現在涉及審判或試探的語境中,許多學者認為它是「試煉」或「審判」的字。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四十」完全是象徵性的;它在聖經中仍然有字面意義,「四十天」的意思就是「四十天」,但看起來似乎上帝選擇這個數字是為了強調患難困苦的時代,但是筆者又再必須指出,聖經並沒有一處特別賦予數字四十特殊的意義。

       <感動之旅>的第三天,這兩天環繞著兩節對於以色列人,非常重要的兩節經文。申命記 6: 4-5節,「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所以,神吩咐以色列人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他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他們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直到今天,以色列人還是樂於實踐。

      原文的「聽」(SHEMA),除了解作聽之外,還有「要回應」的意思。所以譯作「聽從」會更貼近原文。而「愛」原文除了有情感之外,還有「決心」的意思,所以譯作「委身」會更佳。若我們現在用這兩個意思,讀入經文時,相信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

      有些人太重視數字命理學,試圖在聖經的每個數字後面找到一個特殊的意義。聖經中的數字通常只是一個數字,包括數字「四十」。另外,聖經也沒有明顯地指示今天的信徒,我們非要守四十天預苦期不可,不過,這卻是一個教會的優良傳統,操練我們要聽(從) ! ...... 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主為我們的死。使我們邁向盡心、盡性、盡力愛 (委身) 耶和華我們的神 ! 鼓勵大家分別為聖,努力完成這「四十」天,享受與神同行的日子 ! 重點是盼望大家都願意「聽從」、「委身」基督。願主賜福給大家!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