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神聖之後 --- 路九:28-33

26/11/2017

 
朱映潮傳道   
                                                             

   說了這些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和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祂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發光。忽然有兩個人和他談話,就是摩西和以利亞。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祂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將要完成的。彼得和同伴都在打盹。醒過來之後,就看見祂的榮光,並與祂站在一起的那兩個人。二人正要離開祂的時候,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我們可以搭三個帳棚,一個為祢,一個為摩西,一個為以利亞。」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

    我很喜歡泰澤式的祈禱會,這類的祈禱會時常能叫我藉着簡單的頌唱向上帝禱告,在繁瑣的世界中遇見神聖,在世間的壓迫中得着主基督的同在,叫我時常在過程中飽得安慰和平安。尚記得有一次,我帶着沉重、掙扎的心情參與這類的祈禱會,上帝藉着歌聲和經文的朗誦聲,容讓我知道自己的固執、信心的不足和視野的狹窄。當下整個人得着平安和釋放,彷彿上帝就在我面前說話。當時,內心猶不得真誠地呼喊了一句「要是生命能永遠的停留在這個時刻真的好啊!」然而,另有一把聲音向我明言:「我們基督徒從上帝經歷神聖的時刻,領受光輝,原是要我們再次面對世界的朽壞,回應更深沉的黑暗。」

    渴慕神聖,期盼與上帝時刻的親近,經歷上帝的同在,這些事情確實是信主之人看為至佳至美的福份。可是,現代基督徒常有一種通病,在經驗過安慰和神聖後,很多時候這種的經驗只是短暫的停留在情感、或是「自我感覺良好」的階段,未有將經驗和感受真實而長遠地轉化,成為我們為主而活的動力、方向和異像。誠然,在生命當中飽嘗恩典、滿有經歷的信徒實在不少,然而屬靈生命長期的裹足不前、甚至是倒退的卻也是不勝其數。

    經文告訴我們,上帝容讓我們經歷「神聖的時刻」是有一個長遠而實在的目的的。聖經作者論到彼得時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甚麼』並非指他受驚過度胡言亂語,乃是指他在經歷「神聖」之後,他的目光只停留在「這裡真好」的個體感受和「搭三個帳棚」的個體期望之中,他的提議完全不體貼,甚至是扭曲了耶穌基督真實的使命和心意。耶穌基督登山變像的目的,原是為了「祂去世的事,就是祂在耶路撒冷將要完成的」那事作預備的。而基督的跟隨者經歷「神聖的時刻」,最大的原因並非單純地在羅馬政權或宗教領袖的壓迫中得着一點的快慰和憐憫,乃是要因着基督的身分和榜樣,進入缺乏神聖的世界,效法基督,回應使命,甚至為真道捨己。
​
    我們禱告、靈修、退修、甚至是作我們看以為美的服侍的同時,我們是期盼藉屬靈的領受和經驗,生命得以被上帝建立和轉化,幫助我們領受異象,進入世界、實踐使命?還是純粹的成為了我們心靈的安慰劑?甚至是我們屬靈生命向前奔走、回應世界真實需要的一個阻礙? 我如此的說,並非反對我們藉着一些屬靈的方式呼求、親近和交託上帝,得着上帝的安慰、帶領和幫助,而是要提醒我們切勿讓美好的屬靈傳統成為我們停留在安舒區的藉口,甚至淪為「宗教鴉片」,自我滿足、膨脹和幻想的工具。盼望我們能時刻銘記上帝在我們生命當中所賜的恩典,更叫我們得着智慧和熱切的心,以生命承繼祂所交咐的使命,回應祂的愛。共勉之。

建立基督教家庭

19/11/2017

 
葉翠筠姑娘                                             
    
      懷孕至今踏入最後階段,我將在十二月初放產假至農曆新年,感謝主讓我在迎接新生命的來臨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由去年籌備婚禮、建立家庭,直至今年懷孕的過程中,我學習到凡事交託、仰望主的供應與恩典。我和丈夫都是很重視家庭的人,也深信「家齊、國治、天下平」的道理,因此,婚後建立基督教家庭是我倆一直持守的事。
  
       我們應如何去建立基督教家庭呢?這並非指在家中擺放十字架或一些聖經金句字畫或耶穌畫像,而是要讓整個家庭能彰顯基督的精神,令家中每一位成員都在行為上、思想上、生命中都有耶穌基督的樣式,正如申命記六章四至七節所記:「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你的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基督教家庭就是以共同遵行上帝的誡命、律例、典章作為全家人生活的指標。

  要實踐家庭基督化必須要持之以恆,夫婦一起與兒女每天飯前禱告,每星期訂立適當時間作家庭崇拜、讀經、祈禱,一家人每個主日一同前往教會參與主日崇拜及聚會,甚至參與事奉。若兒女自小養成上教會的習慣,幼年參加兒童聖經班、主日學,長大後參加少年部、青成部,他們便會從小認識到一班教會的弟兄姊妹,建立朋友、同行的關係,教會便能成為他們的第二家,他們便會一生愛主事主,成為教會的未來。
​
  願主祝福我們每一個家庭都以基督為中心,家庭每一位成員都以基督的心為心,凡事尋求上帝的旨意,作上帝所喜悅的事。也請弟兄姊妹為我能順利生產,母子平安而代禱。

作好準備迎接這一天

12/11/2017

 
 吳開甜傳道  
                                           

   最近重看一篇關於步入老年的文章,內容提到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廚房不再像以前一般:碗筷沒洗淨,父母慣用的鍋子不再雪亮;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父母煮的菜太鹹太難吃,又經常忘記關上電器或煤氣的開關,甚或忘記所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老父母的一些習慣完全改變,例如一向最注重洗澡,現今卻不願天天洗澡,又或不再愛吃往常喜歡的食物,常推説沒胃口,在飯桌前老是咳個不停(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患感冒或著涼,可能是吞嚥神經老化的現象);行動和反應都慢了,不再愛出門……。這些現象都告訴我們,父母已經老了,身體已經退化,需要別人照顧了。

    當我牧養長者群時,那些可愛的長者們常常不是這裏痛,就是那裏痛;又或行動不便,失腳跌倒受傷,甚至骨折需進醫院治療。那些曾跌倒受傷的長者,他們都很擔心再跌倒入院,我們明白他們的心情,可想象若他們待在醫院,看見身旁的病友整夜呻吟叫痛,甚或相繼離世,相信必定感到煩躁不安,擔心自己也可能將要離世。我曾探望過不少留院的長者,他們大都在病痛中求主快把他們接去,或常喊喚著要出院,為的是不想再受痛楚煎熬,也不想面對恐懼,有的更不願拖累兒女們,或怕遭遺棄(當然這是長者個人的感受,並非所有子女的行為表現如他們所想)。

    多次探訪這些長者時,發現原來他們很喜歡我們到訪,很願意和我們談話,他們大都很單純,內心的需要其實很簡單,就是只要有親人在旁,感受到有人關心他們,他們就會開心,求生意志也因而增強;還有與他們一起學習聖經時,他們會坦誠告訴我記不起學過的東西,雖然如此,他們在鼓勵下都會努力學習,只要多次重覆教導,他們就能學會一點點。經過多次牧養和教導長者們,漸漸明白到他們的限制,內心也多了很多體會,藉著與長者們交流,使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和生命的發展進程,也讓我作好準備接受將要來的事實。
​
    別誤會我的心境已踏入老年(當然每一個人都會步入這日子),只是透過服侍長者,讓我了解自己更多,學會從多方面看人和事。現今自己要多些操練記憶(在此也向某些協助我記憶操練的肢體致謝,謝謝你們的包容和體諒,求主報答你們)和分辨能力,又在主裏多檢視自己會否有過於固執的現象;某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或理論往往導引著我們走進一既定的框架內,我亦要學習檢討和取捨,不讓自己過於受這些傳統文化或理論牽制。求主幫助我按著祂看為美的旨意去反省人生,更求主幫助我們當踏進長者階段的時候,不以無奈的心態接受,而是更積極地,把祂賜給我們的各種恩賜和恩典與身邊的長者分享,使他們都能在晚年得享從神而來的種種福氣和救恩。

家.十五載情

5/11/2017

 
何智雄牧師                                              
  
       十五年不是一段長的日子,但也不是一段短的年頭。由2007年我們出版第一本見證集《片片雲彩》,到2012年的《同行十架路》,然後到今天的《家.十五載情》,每一本、每一頁都在述說主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上的奇妙大能。有些會友是初次執筆,寫下主耶穌如何賜給自己豐盛的生命;有些肢體是再次見證主那份無條件、但卻像汪洋大海般的大愛;更有些弟兄姊妹,一直數算主在十五個年頭中那份不離不棄的恩情!當筆者看見每一本見證集時,都深深感到我們所受的恩,就如在聖經以弗所書1:3-6,保羅為眾教會祝願的禱詞所言:「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祂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祂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豐富的恩典。」

      教會,是主耶穌親自呼召出來的一群蒙恩罪人,對宣德家來說,我們更是被主呼召出來,去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美德的一群,所以,當我回顧這十五年,我發現其實並沒有太多事件,也沒什麼豐功偉績是很值得記念的;我們沒有物業(感謝主!是祂把我們安放在徐小校舍內),也沒有什麼資源值得記下來,我們唯一值得記錄下來的,只不過是我們這群罪人的蒙恩經歷,所以,在宣德家十五周年的見證集中,我們再三記錄了我們這群蒙恩罪人生命的改變。從前我們是軟弱的,如今我們已變得剛強;「前所要是祝福,今所要是主;前所憑是感覺,今靠主言語;前所要是恩賜,今要賜恩主;前我尋求醫治,今要主自己。」

​      弟兄姊妹,就讓我們一同起來見證主耶穌的揀選,見證祂的大能和慈愛!

     「永遠高舉耶穌,讚美主不歇;一切在耶穌裡,惟祂是我們的一切。」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