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神是輕慢不得的!

21/5/2023

 
彭潤平傳道

        自掃羅敗亡、大衛平定掃羅餘黨後,大衛正式成為猶大和以色列王,定都耶路撒冷。此時,大衛準備舉國上下同心合力迎接象徵神同在的約櫃安放在耶路撒冷,目的讓以色列人回歸昔日在約櫃前尋求神的帶領和同在的境況。

        本來這是一件美事,以色列全國舉國歡騰。可惜事與願違,當時放在新車上的約櫃因拖拉車子前進的牲口,牛失前蹄,結果約櫃幾乎要掉下來;此時負責趕車的烏撒在情急之下,便伸手扶住神的約櫃,誰不知此舉惹得上帝發怒,換來上帝無情的擊殺,烏撒當場斃命。大衛王更被嚇到不敢把約櫃運進城裡。(撒下 第6章) 

        《聖經》記載因這錯誤令上帝擊殺烏撒,究竟是甚麼錯誤 ? 聖經卻沒交代。從〈民數記〉4:15的記載中,可以清楚看到神對於約櫃運送的規定,約櫃是必須由利末人抬送的,大衛卻命人以新車運送約櫃,這種模式其實是仿效了昔日非利士人運神明的方式,是上帝不所喜悅的。《聖經》也曾說明約櫃是不能被觸摸,否則會招致死亡。雖然烏撒伸手扶穩約櫃是出於好意,動機原是好的,但是神是絕對輕慢不得的!本來大衛要把約櫃運回以色列人中間是表示尋求神的帶領,可是,他作為以色列的君王,卻沒有重視耶和華的律法的要求,結果讓烏撒承受了惡果。

        由此可見,即使人的動機如何純正、所作的事本意是如何美好,但若不是按神的心意,沒有遵照神的吩咐,在神眼中也必不蒙喜悅。我們常常側重述說神的愛、神的恩典,卻往往忽視了神的威嚴、神的聖潔。我們必須要緊記,神是輕慢不得的,神所囑咐的一切,我們都需要重視和遵守,因為神要的是我們表裡一致的生命。盼望烏撒被耶和華擊殺的事件,可以成為我們的鑑戒!
​

巴拿巴造就別人的心

16/4/2023

 
彭潤平傳道

        提起巴拿巴這位新約人物,我們第一時間就會想起他和保羅曾因是否帶同馬可一起工作的事而意見不合,分道揚鑣(徒15:35-39)。然而,當我們細心閱讀關於巴拿巴的經文後,會發現他的生命真的很美麗,難怪他被譽為勸慰別人的人。到底這人具備了甚麼樣的素養?

        相信巴拿巴在初期教會中是一位著名的教會領袖,他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竭力尋找並幫助他人,所以聖經形容他為「勸慰子」(徒4:36),引申的意思就是對他人作勸勉、安慰、造就和鼓勵。

        在初期教會,信徒願意「凡物公用」,願意把自己的東西奉獻出來,與別人共同享用,讓有需要的人受惠。巴拿巴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賣了一塊田地,把錢放在使徒的腳下,讓使徒可按教會需要而運用,可說是一位慷慨無私的人,他願意為了教會和他人的需要而把自己的田地、財產奉獻出來,絕不吝嗇。這與亞拿尼亞和撒非喇(徒5:1-11)的貪心和謊話形成鮮明對比。

        從前保羅迫害教會,殘暴對待基督徒,相信那時的信徒對他的名字早已聞風喪膽。當保羅悔改信主後,耶路撒冷的門徒都害怕地避開他,不相信他是真的基督徒(徒9:26)。保羅作主門徒後熱心傳福音,使得猶太人要密謀殺害他,唯獨巴拿巴願意去尋找保羅,不懷敵意去把他帶到耶路撒冷的使徒那裡,全然相信這是神的作為;並讓他的信主和領受異象的經歷可以得到其他使徒的引證,更得到一群教會領袖的認同。可見巴拿巴另一個特質就是願意接納人,若不是巴拿巴接納保羅,並相信保羅的悔改經歷,使他有機會在眾使徒和教會領袖面前自述,可能大家會一直把保羅拒諸於門外。

        當保羅打算開始籌組第二次宣教旅程時,巴拿巴有意要帶馬可同去,但保羅就不同意,甚至二人更起了爭論。原因在於馬可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中,擅自離他們而去,可能是馬可吃不了苦,或是有其他顧慮。無論如何,這不是道德問題,只是大家的處理方式不一樣。從此巴拿巴與保羅彼此分開,各自前往不同的地方繼續積極傳福音。由此可見,保羅看重的是事,而巴拿巴看重的是人。巴拿巴願意接納別人的軟弱,也願意等待別人的成長。後來,馬可最終在巴拿巴循循善誘的栽培帶領下茁壯成長。保羅即將殉道的時候,也特別要求提摩太帶馬可來見他,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他有益處(提後4:11)。

        只要能成就神的事工,巴拿巴都毫不吝嗇,甘願放下自己去成就別人,這種心志真是值得我們學習,但願巴拿巴的生命素質能成為我們學效的對象。
​

防備傳別的福音的人

19/3/2023

 
彭潤平傳道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過一輯講述異端邪教的記錄片?記錄片之所以成為社會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和信徒關注的焦點,可能是因為涉及一名香港人,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套記錄片揭露了人性的醜惡和黑暗。片中的那些組織打著基督教的旗幟曲解聖經,組織的領導者把自己神格化,塑造成敬拜的對象,假借神的名性侵女性,扭曲人的價值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使人大為震怒。

        事實上,這些假借神的名來傳別的福音的人,不只是今天才有的事。主耶穌一早已警誡我們,世界末日前的其中一個徵兆就是異端邪說橫行,有好多假教師假冒基督的名來迷惑世人,使人偏離真道(太24章)。初期教會也曾受過不同的異端邪說的衝擊和挑戰,如「諾斯底主義」、「幻影說」、「馬吉安主義」等,它們曲解救恩觀,發表貶低基督地位的謬論。因此,保羅、彼得等新約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在書信中,提醒讀者要格外小心,防備那些傳別的福音的人。

        今天我們應該如何提防異端邪說的迷惑呢?以下作簡單的分享:首先,我們要追求信仰成長,這樣我們就可減少被迷惑和走錯方向的機會(弗4:13-14)。我們更要認真學習何謂正統的福音信仰,無論對聖經(提後3:16)或基督教教義,都需有所了解,若對真理基礎缺乏認識,面對異端邪說的迷惑時,就無法分辨真偽,這是相當危險的。基督教一貫以聖經作為我們信仰權威的依據,相信新舊約聖經都是由神默示而來,顯明神對人一切的旨意。所以,我們必須警醒提防一切以個人的教導或著作等作為信仰與行為的最高標準的意識形態。

        一般宗派或教會都會有其信仰的宣言告示,這有助我們了解他們的信仰核心,弟兄姊妹可參閱宣道會區聯會的信仰宣言。異端邪說能夠迷惑人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來自人心靈的需要,異端的成功往往是利用受害人的孤單無助感,然後向他們付出熱情的關懷和支持,及至受害人日後有所醒覺時,已然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因此,作為信仰群體,我們必須要彼此相愛,實踐肢體間應互相關懷的教導。若我們願意實踐互愛和關懷,異端邪說對我們的迷惑和影響的風險便必然相對降低。
​

你憂慮甚麼呢?

19/2/2023

 
彭潤平傳道

        香港是全球數一數二生活壓力大的地方,我們免不了每天為生活而憂柴憂米。同樣,在耶穌時代的人也可能面對相似的處境,為每天的事情、現實生活而籌算,成了他們的思慮、牽掛的壓力。因此,耶穌卻教導我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路12:22)。這好像有點不切實際,難道我們不用生活嗎?但耶穌有兩點叫我們去思想甚麼才是人的優先次序,「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牠。你們比飛鳥是何等地貴重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路12:24、28)

        樂在舊約聖經,烏鴉被視為不潔的雀鳥,牠們沒有能力及資源去耕種,但是上帝既看顧一隻不潔的烏鴉,也必然顧念比烏鴉更貴重的上帝子民。另外,當時的草常常被以色列人用作生火的燃料,本身毫不起眼的小草,上帝也毫不吝嗇要把它裝扮一番。故此,在這兩個論証下,上帝既然顧念烏鴉,也照顧微小、毫不起眼的小草,這樣說明上帝必然會更看顧祂的子民。因此,耶穌吩咐我們只要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我們了。(路12:31)耶穌針對我們日用所需的東西來教導門徒生活需要有正確的優先順序,耶穌不是否定我們生活的憂慮或擔心,而是我們要懂得以尋求祂的國和追求屬靈的事情為先,這遠勝過只憂心吃和喝。今天我們會為甚麼事而煩惱?為甚麼事而擔心呢?

        當然要做到耶穌的教導並不容易,人總會為不同的事而掛心,此乃人之常情。因此,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去想想,上帝過去怎麼樣供應你呢?正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我們要懂得回想上帝過去給你的恩典和祝福,仰望上帝的帶領,相信祂在你的生活上總有供應和幫助,唯有我們能換一個角度去想一想時,我們才會懂得放手,不會被思慮愁煩的事纏累。

        所以,當下次我們面對憂心的事時,不妨回想昔日的恩典和幫助,好讓我們能放開心中思慮,或許事過境遷後,你會體會、意識到上帝對祢的幫助可能早已超出你所想所求,相信到時必有一番體會。
​

看見神的恩惠

15/1/2023

 
​彭潤平傳道

        創世記16章開始,記載了撒拉因為不能生育,所以提議丈夫亞伯拉罕跟她的一個使女夏甲同房,好讓撒拉可以因她得兒子(創16:2)。這樣就能讓亞伯拉罕在社會上有個正當的繼承人繼承他的產業,也成就了耶和華的應許。然而,夏甲懷了孕後,竟無視她主母撒拉的身份與地位(創16:4),她的愚昧激怒了主母撒拉,因而換來撒拉的苦待(創16:5-6),最終,夏甲就逃走了。

        當夏甲逃至曠野書珥的時候,耶和華的使者向她顯現,祂沒有責備她,只提醒她認清自己的身份,不應對主人不敬。耶和華的使者更吩咐夏甲要回到主母撒拉身邊繼續侍候,並應許賜福給她和她的後裔。因此,夏甲就稱耶和華為「看顧人的神」,意思就是「你是看見的上帝」。夏甲感受到耶和華對自己的看顧,於是把那個她與神相遇的地方的那口井,稱為庇耳拉海萊,意思就是「那看見我的永活者的井」,以紀念自己親身經歷了上帝的看顧(創16:14),這是她第一次與神相遇的經歷。

        讀到創世記21章的時候,我們知道撒拉終於成功懷孕,亞伯拉罕在一百歲的時候終於生了兒子以撒(21:1-3)。這件事為夏甲帶來了挑戰與危機。聖經記載撒拉看見夏甲所生的兒子以實瑪利時露出戲笑,「戲笑」這詞其實沒有太大意思,重點就是撒拉所說的「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21:10),相信撒拉是擔心兒子以撒的地位受到威脅,所以趁早要求丈夫亞伯拉罕把這個不是上帝應許給的兒子以實瑪利趕出去。

        當夏甲與以實瑪利走到別是巴曠野的時候,他們迷了路,水也用盡。夏甲身處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面對著缺水缺糧,無人可施予援手的光景。然而,人的盡頭往往就是上帝的起頭。上帝再次向夏甲顯現,祂再次保證賜福給她,應許她的後裔要成為大國(21:18),並且使夏甲的眼睛明亮,讓她看見一口水井(21:19)。十年前夏甲在逃離主母撒拉的苦待時,曾經歷神的保守與恩惠;十年後上帝再次向她顯現,繼續施予憐憫與恩惠。

        夏甲兩次與神相遇的經歷提醒我們,好多時候我們容易因眼前的困難和阻撓而忘記神昔日對我們的保守與恩惠。人總是看見眼前的問題,卻忽略了神過去曾在我們身上的保守與帶領,以致我們遇到困難時,往往只有焦慮、擔心,忘記那位賜人平安的神一直與我們同在。盼望在新的一年,我們都能時刻銘記神的恩惠,數算祂的恩典,更懂得感恩。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懂得回想過去神與我們同在的經歷,把種種經歷轉化成信念,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眼前的困難。讓我們都不懼怕,也不驚惶,因上帝必與我們同在,祂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
​
<<上一步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