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看見神的恩惠

15/1/2023

 
​彭潤平傳道

        創世記16章開始,記載了撒拉因為不能生育,所以提議丈夫亞伯拉罕跟她的一個使女夏甲同房,好讓撒拉可以因她得兒子(創16:2)。這樣就能讓亞伯拉罕在社會上有個正當的繼承人繼承他的產業,也成就了耶和華的應許。然而,夏甲懷了孕後,竟無視她主母撒拉的身份與地位(創16:4),她的愚昧激怒了主母撒拉,因而換來撒拉的苦待(創16:5-6),最終,夏甲就逃走了。

        當夏甲逃至曠野書珥的時候,耶和華的使者向她顯現,祂沒有責備她,只提醒她認清自己的身份,不應對主人不敬。耶和華的使者更吩咐夏甲要回到主母撒拉身邊繼續侍候,並應許賜福給她和她的後裔。因此,夏甲就稱耶和華為「看顧人的神」,意思就是「你是看見的上帝」。夏甲感受到耶和華對自己的看顧,於是把那個她與神相遇的地方的那口井,稱為庇耳拉海萊,意思就是「那看見我的永活者的井」,以紀念自己親身經歷了上帝的看顧(創16:14),這是她第一次與神相遇的經歷。

        讀到創世記21章的時候,我們知道撒拉終於成功懷孕,亞伯拉罕在一百歲的時候終於生了兒子以撒(21:1-3)。這件事為夏甲帶來了挑戰與危機。聖經記載撒拉看見夏甲所生的兒子以實瑪利時露出戲笑,「戲笑」這詞其實沒有太大意思,重點就是撒拉所說的「這使女的兒子不可與我的兒子以撒一同承受產業」(21:10),相信撒拉是擔心兒子以撒的地位受到威脅,所以趁早要求丈夫亞伯拉罕把這個不是上帝應許給的兒子以實瑪利趕出去。

        當夏甲與以實瑪利走到別是巴曠野的時候,他們迷了路,水也用盡。夏甲身處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面對著缺水缺糧,無人可施予援手的光景。然而,人的盡頭往往就是上帝的起頭。上帝再次向夏甲顯現,祂再次保證賜福給她,應許她的後裔要成為大國(21:18),並且使夏甲的眼睛明亮,讓她看見一口水井(21:19)。十年前夏甲在逃離主母撒拉的苦待時,曾經歷神的保守與恩惠;十年後上帝再次向她顯現,繼續施予憐憫與恩惠。

        夏甲兩次與神相遇的經歷提醒我們,好多時候我們容易因眼前的困難和阻撓而忘記神昔日對我們的保守與恩惠。人總是看見眼前的問題,卻忽略了神過去曾在我們身上的保守與帶領,以致我們遇到困難時,往往只有焦慮、擔心,忘記那位賜人平安的神一直與我們同在。盼望在新的一年,我們都能時刻銘記神的恩惠,數算祂的恩典,更懂得感恩。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懂得回想過去神與我們同在的經歷,把種種經歷轉化成信念,讓我們更有信心面對眼前的困難。讓我們都不懼怕,也不驚惶,因上帝必與我們同在,祂必不撇下我們,也不丟棄我們!
​

當祂甘願被掛在木頭上

20/11/2022

 
 彭潤平傳道

        當耶穌被捕後,祂先後經歷公會與彼拉多審訊,最後被釘十字架。其中有一幕,耶穌面對彼拉多的審訊,但彼拉多查不出耶穌有該死的罪狀。所以,彼拉多有意釋放耶穌,但他知道祭司長等宗教領袖控告耶穌是出於對祂的嫉妒(可15:9-10),也知道民眾是被祭司長挑唆。但彼拉多不想在猶太人的節期有任何對自己不利的事情發生,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因民眾的騷動而影響到他個人的管治地位。

        他為了取悅祭司長等猶太人,也適逢逾越節,巡撫會按照猶太人所求釋放一個囚犯,他就是「巴拉巴」。這個人是誰?馬太福音說他是一位「出名的囚犯」,而馬可福音描述這「出名的囚犯」是「和作亂的人一同捆綁」。這很可能意味著巴拉巴就是一位反羅馬統治的激進派猶太人。這位激進派的「巴拉巴」,名字原意有「父親的兒子」的意思,而在馬太福音有些古抄本作「耶穌巴拉巴」。

        彼拉多雖然知道查不出耶穌犯了甚麼的罪行,但是他為了保障自己的仕途。因此,彼拉多是問猶太民眾說:「你們要我釋放哪一位耶穌?」結果他們選擇的「耶穌巴拉巴」。彼拉多順從民眾的要求釋放「巴拉巴」,民眾寧可選擇釋放「父親的兒子」,而把「真正上帝的兒子」釘十字架;寧可選擇釋放「耶穌巴拉巴」,卻把「耶穌」這位要「把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的神兒子(太1:21)殺害,其實這是相當的諷刺。

        因此,無辜的耶穌給判死刑釘十字架。耶穌即使被門徒出賣、被羅馬兵丁和文士祭司長等人所捆、被無理的審問、被猶太民棄絕,然而,祂甘願作受苦的義僕,為的是要成就天父的旨意,並要把自己的子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
​
        「將臨期」的日子快到,我們除了預備自己的心靈迎接聖誕,也同時為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作準備。我們在當中怎樣反思耶穌降生、受苦和復活對我們有何關係呢?與此同時,我們怎樣在生活中預備自己去迎接主第二次再臨呢?
​

成為「聽命」的好土

16/10/2022

 
彭潤平傳道
       
        提起「撒種比喻」相信大家也不會陌生,耶穌向眾人說到「神國的奧祕」時要用比喻,只叫門徒明白,對其他人就好像隱藏。耶穌說:「叫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明。」(路8:10)為甚麼耶穌要這樣做?耶穌不是要把福音真理傳給世人知道嗎?耶穌這樣做豈不是與祂所說的背道而馳?

        其實這比喻的背景來自以賽亞書六章,昔日以色列民敬拜那些有眼卻看不見,有耳卻聽不到的偶像,他們面對上帝救恩的臨到卻「看不見」,聽到福音的宣告卻「聽不明白」,所以他們自己也彷彿成了偶像的模樣。但實際上這些百姓的心本就遲鈍,耳朵也發沉,他們不能夠明白神的話,是因為他們的傲慢和悖逆,刻意掩耳不聽,抵擋神的福音,就好似那些法利賽人。雖然經文字面上好像神故意使以色列民眼瞎、耳聾、心硬,不能明白祂的說話,但神卻同時渴望祂的子民回轉、重新緊緊跟隨祂。

        耶穌雖然以比喻的形式來宣講真理,但其實是把深奧、難明的真理透過生活化的事物去表明出來,讓人更容易明白,好預備自己的心去接受真理。只要人願意去聆聽,就能夠明白。耶穌以撒種的比喻來解釋四種不同的人對神的道的四種心態和回應。第一類屬「撒在路旁的種子」,這類心態的人,就是聽了神的道,但卻「左耳入右耳出」。第二類是「撒在石頭上的種子」,這類心態的人對神的道好像好有領受,但卻只是表面的,當遇上困難,如失業、失戀、失敗等挫折時,人就灰心喪志、對神的信心立時受到考驗。第三類是「撒在荊棘上的種子」,這類心態的人好想按真理而行,可惜在交友、金錢、事業等各樣事情的掙扎下,卻把人生優先次序弄錯了,沒法結出果子。第四類是「撒在好土裡的種子」,這類心態的人聽了神的道又行道,生命不斷成長,縱然遭遇挫折,但仍然堅持愛神,聽道又行道。
​
        但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再細心去看這比喻時,會發現這比喻的本身其實焦點在於「聽」,四種不同的土壤只是可能發生的情況;所以這解釋了為何耶穌會呼籲以色列民:「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路8:8下)。耶穌給我們的選擇其實只有「聽」與「不聽」的兩種態度作回應,如果我們從經文的上下文脈絡去看的時候,會讀到耶穌所說的「誰是我的母親和弟兄」的重點(路8:19-21),耶穌指出只有那些「聽了道又行道的人」,就是祂的母親和弟兄。這也是「對觀福音」的重要主題,真正的「聽」就是明白並跟從。因此,耶穌的比喻不是拒絕人明白真理,反而更挑戰人去接受、認識和明白神的道,並緊緊地跟從神。你願意去明白神的道並緊緊地跟從神嗎?
註:「對觀福音」— 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合稱「對觀福音」或「符類福音」。

經營智慧的人生歲月

18/9/2022

 
彭潤平傳道
 
      不經不覺原來已踏入2022年最後的三個多月,今年的時間好像過得特別快!今年你的日子過得怎樣?你今年所訂的目標又是否達到?筆者想起詩人說:「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90:9-10)詩人道出人一生的短暫、有限;的確,現今的人總好像營營役役,不知為誰而忙?為何而活?往往轉眼發現自己來到了生命的終點,一切成空。

      詩人要我們思想人生的意義是甚麼,既然生命是短暫的,如何活才有意義?如何活出神造我的目的?詩人教導我們向神祈禱說:「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這叫我們思想到,我們的生活需要聚焦在從神而來的智慧和聰明,才能避免種種愚昧的決定,免得讓自己陷入困境。正如箴言中的智慧之言:「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9:10)簡單來說,就是人的一生總不可離開神,並以認識神為至要,好讓祂引導我們一生。

      今天我們又會怎樣為自己規劃人生?我們以甚麼準則來規劃人生?人生閱歷?知識?他人的經驗?為自己規劃人生,必需要花時間去尋求和等待神的心意,當中包括了不斷的聆聽、觀察、修正和更新;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勇氣和決心離開安舒區(Comfort zone)。故此,我們更需要認識神,和祂建立更親密的關係,要得著從神而來的智慧來經營人生的歲月,回應神的旨意。「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盼望在一年將盡之際,我們能在主裡靜候、尋覓祂對我們的心意,並祈求祂賜下智慧叫我們能以祂的心意來為未來作規劃,並有勇氣和決心來回應祂的心意。
​

在這世代作光明的人

21/8/2022

 
彭潤平傳道

      最近不約而同有弟兄姊妹提到,每當看到天災不斷、人禍連連的資訊時,心裡總會有些負面的感受與情緒,甚至帶來信心危機。

      今天人們活在自由放縱、歪曲事實、愛心冷淡、專顧自己,也厭煩純正道理的世界之中,要知道,這些狀況正是主耶穌所預言的末代景象,是平常不過的事情。雖然,每一個世代總會有其要面對的艱難和考驗,但是對我們基督徒而言,我們總要警醒禱告,預備主再來,免被時代的潮流、地上的邪惡所淹沒。

      保羅曾提醒我們「要把握時機,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和修-弗5:16),保羅意思不是說,因為人生短暫,我們要把握時機,而是明知道末後的日子會有邪惡,我們必須把握時機。這不完全是因為主再來的日子近了,更是因為末後的日子必然會有歪曲真理、敵擋福音的黑暗勢力出現,信徒更要在此時活出「光明之子」的特質,照亮周遭的黑暗,把暗昧的事顯明出來,使它變為光明。我們要作智慧人,被聖靈充滿,定焦在主身上,並以身體力行來實踐主的旨意,就是神的救贖計劃;要緊記絕不能作糊塗人,抗拒真理、不依靠神,只依靠自己。

      因此,今天我們更要竭力追求真理、裝備自己,也要趕快傳福音,要在邪惡的勢力敗壞這個世界之前,為主的旨意奮鬥,叫世人能在動盪不安下,得著平安的福音與盼望。
​
<<上一步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