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誰伴我前行

25/8/2019

 
黃雅麗姑娘   
                                                    

     今個主日是青少年主日,如果上網搜尋青少年的資料,首先出現的除了對青少年的定義,其餘大多是支援青少年的社福機構及關注青少年人精神健康的資訊。對於離開了青少年期的成年人,能否明白今日的青少年的處境?

     看過中學駐校社工的分享報導,指出香港社會瀰漫競爭氣氛,教育似乎僅剩一條路可走——在考試中取得高分,遺憾的是學生對「知識可改變命運」卻是存疑。

     另一方面,曾經有人形容現在的青少年是:雙職父母超時工作下的一代。如果與父母親的關係疏離,容易增強了朋輩影響力。加上使用電子產品的沉溺問題,網上世界又危機四伏,而近日社會因為《逃犯條例》修訂惹起社會爭議,不但加強青少年對政府的不滿,亦有可能影響青少年與身邊人的關係。

     青少年是預備進入成熟期的一個階段,心理特徵渴望獨立、自主,追求別人的認同。他們做事情充滿了熱情,但意見不合,容易「一言九頂」,相信家長也領教不少。
​
     教會的年青人也面對同樣的處境,不過他們是較為幸福的一群,有父母的關心,亦有導師、弟兄姊妹的同行。這段時間,他們聚集在不同地方預備不同的事奉,有預習敬拜,有製造刊物,樂此不疲,透過服侍教會,他們凝聚在一起,並且喜見作組長的年青人陪伴他們,這種陪伴、認同感在青少年的成長尤為重要。筆者的青少年期在導師的關愛下成長,從他們身上學習愛教會、服侍教會。盼望教會的年青人有堅定的信心,整個群體繼續有活力地健康成長,參與的、事奉的繼續蒙神的賜福。
 

我還可以做甚麼?

18/8/2019

 
   張美薇牧師    
                                                    

     香港在動亂中。

     我並不是掌大權的高官,我亦不是在前線的勇武之士,我可以為病患中的香港做甚麼?

     有人說,信徒要禱告。「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
     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 比書4:6-7)

    「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提摩太前書2:2a)

     主啊!求祢叫特首…
     主啊!求祢讓三司十三局…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出埃及記17:11)

     主啊!求祢讓一眾警察們…
     主啊!求祢幫助在前線的示威者…
   
     讓我們懂得神的心意,站在神的一方。(約書亞記5:13-14)

     在全城都心力疲憊時,可按照在面書見到的「李根興創業之友」的建議,日行三件事以助己助人:

    1.  親筆打個Whatsapp或親口多謝一個人;
    2.  記錄一樣發生在自己身上值得感恩的事,「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a);
    3.  做一件日常生活以外、正確的「份外事」,例如當發現有朋友或鄰居心情低落、掛慮重重,雖然沒有訴諸於口,但觀其表情
         便已估計出他們心中定是有苦自己知、有冤無路訴,就為他們送上一句鼓勵的話或一杯暖茶,讓他們知道,這些冰冷的場面
         只是過眼雲煙的試煉,這些日子是會過去的。「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25:11

     在這時候,信徒們要堅心仰望神,彼此守望,靠著主恩等待黑夜過去,黎明來臨。

人與神,人與人的結連

11/8/2019

 
彭潤平傳道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翰福音15:5)

     在約翰福音13章31節至16章33節,記載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成就救贖前,祂對門徒有一段發人深省的教導,或者稱為臨別講論。當中主要記載到耶穌命令門徒要彼此相愛、耶穌談論聖靈與聖靈的工作、耶穌預言門徒將要受逼迫,和耶穌為門徒祈禱等。而約翰福音15章卻是一段我們好熟悉的經文,當中特別之處在於主耶穌以「葡萄樹與枝子」來比喻我們與主的關係,在這裏我們可以以兩個層面作省思。

一、人與神的結連:

     第一個層面就是「葡萄樹與枝子」呈現出一種生命結連的關係,枝子需要連繫於樹,且不斷從它身上吸收營養,才能長出綠葉、繼而結出果子,「枝子與樹」展現出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一旦枝子脫離了樹,它便會逐漸枯萎。如約翰福音15章5節所言,我們與主耶穌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需要時常與主結連,在祂裡面成長,經歷祂更多;否則我們只是靠自己而活,根本與主沒有關係,最終我們的生命只會枯乾。

     作為跟隨主的門徒,我們的生命必須結出果子;套用今天的話來說,結果子的意思就是,我們要活出一個讓人可辨認出我們就是主門徒的生命。想要結果子除了常常與主結連之外,還要修剪枝子;而修剪的方法,就是藉著神的道,即是讀經、祈禱、靈修等,使我們不夠好的地方能得以被提醒、修剪,並結出好果子,活出一個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命。

二、人與人的結連:

     第二個層面就是「人與人」的結連,葡萄樹與枝子的比喻就如人與主的關係,但當中我們不能忽略「枝子與枝子」之間的關係,亦即是我們與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因為經文當中主耶穌的教導對象是一班門徒,並以眾數的第二人稱「你們」作為其指向,顯然我們每個跟隨主的人都是祂的「枝子」,所以我們不能忽略「枝子與枝子」的結連。再者,上文13章34節的確提到,主耶穌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而「彼此相愛」的實踐方法,就是以主為榜樣,祂怎樣為門徒洗腳,我們也要怎樣彼此洗腳(約13:14-15)。這是一種願意捨己、放下自己的喜惡,去謙卑服侍人的心態。同樣道理,因著大家的喜好、性格和興趣不同;我們也願意謙卑自己,學習彼此尊重,彼此聆聽對方的聲音,更不單注重自己的需要,也會注重別人的需要,這樣我們才能體會甚麼叫「彼此相愛」。

     今天作為跟從主腳蹤的我們,不但要時刻與主結連,更需要與弟兄姊妹團契相交、同心事奉和彼此相愛,這樣我們才能展現出一個與世人不同的生命。
​

「近處的神」

4/8/2019

 
何智雄牧師

​耶 23:23  耶和華說:「我豈為近處的神呢?不也為遠處的神嗎?」 
耶 23:24  耶和華說:「人豈能在隱密處藏身,使我看不見他呢?」耶和華說:「我豈不充滿天地嗎?」

     「近處的神」這句話歸納了以色列人所經歷的神的慈悲。神看顧祂的子民,「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 」(申32:10)。但神的子民經歷過「遠處的神」,耶利米就此投訴: 「你為何在這地像寄居的……?」(耶14:8) 就好像神不再介入人類的事情那樣,人們再也無法感受到神的存在。神任由耶路撒冷和其中的聖殿淪陷毀壞。「我白日呼求,你不應允」(詩22:2),即使是相信神的人,也得好像沒有神那樣生活。

     當時,有些先知為了支持著民族士氣而繼續以神的名去作應許。但實際上這些應許都是先知虛構出來的。他們覺得自己有義務去塡補那沒有確實經歷神的空白。耶利米也忍受神的沉默,但他不想假裝。他願意帶著自己的疑問去生活。有一天他終於得到了答案;神不單是「近處的神」,祂還是「遠處的神」。在豐盛的時候,神在那裡;在匱乏、渴求的時候,神也在那裡。不入去塡補因為感到神似乎遠離而導致的空白,因為神無時無刻都「充滿天地」。

     「遠處的神」的經歷,使耶利米更深入了解神的愛;「古時(或作:從遠方)耶和華向以色列(原文作我)顯現,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31:3)。如果神似乎在掩面,那是為了讓我們發現一種完全超乎我們想像的愛。[1]

     弟兄姊妹,身處現今香港的你,你的神是「近處的神」或是「遠處的神」呢?若祂似乎遠離,甚至是不在時,你會如何反應呢?祂還愛你嗎? 


[1] 節錄自 : 泰澤,靜修靈旅-在靜默和歌聲中默想聖經,( 泰澤:基道,2009).p24.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