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新的開始

29/10/2017

 
郭鴻標牧師 
​                             
   今年是宣德家15年紀念,我們組織了5年計劃小組,討論教會發展的方向,報告書經執事會接納,準備與弟兄姊妹分享,諮詢意見,具體計劃將待新一屆執事會有序地推行。因為目前傳道牧者團隊增加了2人,期待新一屆執事會中信徒比例也相應增加,我們的原則是執事會中信徒與傳道牧者比例應該各佔一半,在討論問題的時候,能夠兼顧牧者與信徒的角度。當代社會重視男女平等,因此我們應該朝向男女執事數目相約的目標。此外,筆者希望有年青執事,讓年青人參與執事會服侍,了解執事會如何運作、如何處理教會的事、如何構思發展等。

       由於筆者不是在宣德家作前線牧養服侍,對每一個部門不是太熟悉,主要從每次執事會各部門報告知道最新情況。筆者自2013年擔任顧問牧師起,一直沒有甚麼大動作,開始時曾辦基督教倫理講座,然後支持堂校福音工作,後來為了開展家長福音工作,將講座重點轉為牧養宣德家的家庭。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是筆者的安息年,從德國回來後,發現堂校福音工作已有進步,現在更有家長班。感謝神,感謝牧者與弟兄姊妹的努力。我知道面前的需要是如何讓這些家長進入團契中。我們的家庭團契有屬靈的需要,有經驗的弟兄姊妹需要被挑戰,承擔更多的事奉。有些追求長進的弟兄姊妹,往往行事低調,不願意在眾人中當屬靈領導,卻希望牧者在團契中帶領。我的觀察是家庭團契需要屬靈支援,同時我們需要開發家長團契,我們需要團長、團牧。我們還有很多弟兄姊妹沒有參加家庭團契或者主日學,我們需要考慮安排一些「大團契式」聚會,牧養這些弟兄姊妹。

       至於我們的青成區發展不錯,我們有當年的執事們投身前線牧養,與凱玲傳道配合,產生團隊作用。我們對這批青年有期望,希望他們能夠靈命成長,承擔服侍的責任。至於少年區,也喜見人數增長,少年人的歸屬感增強,但是,我們卻乏執事們投身前線牧養,與傳道人配搭,我們需要更有效支持少年區的發展,同時,我們需要一個少年與青成區的發展藍圖,指導往後的發展。感謝神,我們在少年與青成區有年青有為的傳道人,如果日後少年與青成區的執事、傳道人能夠多溝通,整理出整體發展方案,對長遠發展會很有幫助。

       筆者常強調不刻意追求人數增長,卻期待自然健康增長。感謝神,我們崇拜人數穩定增長,我們幾年前已經提出開辦第二堂崇拜,我們應該與弟兄姊妹同心前進。

       談到宣教方面,我們應該繼續努力,牧者有宣教異象是好事,只要安排得好,不影響堂會事務,我們應該盡量支持。
       
​       雖然筆者沒有提及所有部門,但是負責的傳道人、執事和弟兄姊妹們的忠心,神是知道的。最後,筆者分享一點領受,我們的包容能力是有限,求主幫助我們學習主耶穌基督的榜樣,在十字架上仍然求父赦免釘祂的人,因為他們無知。主阿,我實在做不到,我只能說耶穌基督真的偉大,求您幫助我這個無用的僕人,阿們!

那些年,我們一起成長的空間

22/10/2017

 
朱映潮傳道  
                                           
   早前,本人有幸在機場送別一位小弟兄,看着他徐徐步入離境閘口的身影,再看到家人依依不捨的神情,當下頓時回憶起昔日的自己。

    十二年前,我隻身飛往英國留學,踏上完全陌生的旅程。當時我自覺已學會獨立,卻又是百般的不成熟,甚麼羽絨外衣、電腦等等,都是父母提醒方知道需要預備。正如在信仰上,我只是因為懼怕地獄和審判而「屈服」於基督信仰之中,然而論及甚麼信仰上的熱誠和反思,卻都並非是我考慮的事情。然而上帝的工作是奇妙的,祂並沒有通過各種的信仰課程或佈道隊使我回轉,甚至我讀A-level的小鎮中也沒有一所的華人教會,但在某些時間、某些經歷之中,上帝再次找着這樣的一個我。上帝為我預備了空間,讓我經歷失敗、掙扎、尋求和交托,加上母親的禱告支持,我與上帝的關係一步步的重新確認和建立。昔日在教會中所學習到的信仰認知,為我預備了良好的土壤,而上帝在我身上所作的,更叫我經歷祂說話的真實,見證祂的實在。

    及至大學時期的教會生活,礙於有神學訓練的同工實在稀少,我也未曾在事奉上得着甚麼正規課程或門徒訓練,然而,每一個參與團契的人都願意彼此的鼓勵,一方面積極嘗試不同的事奉,發掘恩賜;另一方面,較為資深的肢體又會幫助較為幼嫩的弟兄姊妹,協助他們在事奉中學習,堅固他們的信心。雖然我們的服侍並不能稱得上專業,但卻為我們提供了空間,讓弟兄姊妹將自己僅有的與他人分享,在「摸着石頭過河」中同舟共濟,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在教會體現到「家」的感覺。

    在國外留學其中一樣好處,就是各種生活圈的拉扯很小。大學的「上莊」(成為學生組織委員)、兼職、「砌履歷表」的文化不強,留學生大多時間只徘徊於朋友圈和學業之間,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空間自發地相約,一起的去遊湖、餵鴨、在風光明媚的環境中查考聖經,空閒時就相約一班人一起包餃子、搓薄餅,一同分享愛筵。這些的自發和互動正令信仰剛萌芽的我,感受到教會愛和溫暖的元素,讓我明白到教會在我生命中並非心靈的填充物,而是不可或決的要素。

    至於我個人的信仰成長,因着這充分的空間,在課餘的時間我常能夠獨處,一邊騎着單車,一邊一遍又一遍地聆聽着聖經,隨時隨地反思着自己的生命、上帝的本質、並祂與我之間的關係。在反思中被上帝觸摸,感動得涕淚俱下的日子不少。這就是我留學的日子。

    我分享自身的經歷,並不是為了誇讚外國的生活有多美滿,亦不是要以堂會比較堂會。不同的堂會,在不同的文化處境、社會氣氛、自身機遇和異像中,各會有不同因應性的牧養策略、系統和架構,別人的營運模式在其他的堂會中強行推動亦未必有良好的果效。然而,我只盼望我們這置身於這繁榮都市的基督徒,都能思考「空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於青少年牧養的層面。對於青少年,活在香港這個資訊發達、急速、充滿爭競的社會實在不容易,在生命規劃上總需要為自己的前途和出路多番的謀算,人生價值與時間表的密度彷如正比,休閒、安靜、獨處和反思卻淪為百般的奢侈和罪惡。然而,青少年人需要明白,有些事情並非不斷去奔跑、堆砌,就能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先莫論有多少精神和空間留給上帝,在奔跑和堆砌下我們有多少空間留給自己,容讓自己面對自我,聆聽一下自身的感受,關顧到自己實在的需要,容讓自身經歷得着沉澱,以充實我們的生命,而非讓多而又多的項目「充塞」我們的生活。曾經有朋友帶着「熊貓眼」詢問神學院的老師,他究竟可以做甚麼才能復興自身的靈命,老師的回應是他唯一應該做的是休息,健康均衡的生命是影響屬靈生命發展的一大要素。生命中有很多的機遇或事情,對我們彷彿是「有益」的、「必須」的,然而各樣東西在我們生命中都是有優次的。年青人在把握機會裝備自己的同時,亦需要帶着辨析和篩選。當生命的各個方面得着良好的平衡時,我們的靈命方能得着飛躍的空間。

    年青人不懂篩選和分配空間,而成年人卻是有意無意地扼殺了他們的空間。青少年一方面彷彿已經長大成人,自覺有獨立能力,不需要在再在長輩的「權能蔭庇」下受保護或約束;然而,另一方面卻又尚在尋找着自我身份和角色,人生方向尚未定位,故常會亂碰亂撞的在多方位嘗試或摸索,縱然很多時會令自己焦頭爛額、令父母擔憂,但亦期望在探索中仍闖出一片天。故從青少年守望者的角度看來,這樣的想法是有多麼的冒險、輕率和不成熟,但在青少年的角度而言,卻是一種突破「裙腳仔」、尋找獨立、自我身份的過程,同時亦期望在家人眼中尋求一份被認同、接納和尊重。青少年人需要的首要,有時未必是多而又多的「保護」,或是由上而下的「規劃」,青少年需要的是「空間」--- 一個可給予嘗試、摸索、面對失敗的空間。誠然,那些年我們所經過的挫折,我們見到年輕一代再次「重蹈覆轍」,實在好不甘心。然而,若我們沒有那些好不滋味的經歷,一直經驗着上帝在我們不足中的教導和修正,我們又會如何成為今天漸趨成熟的成年人呢?作為青少年導師,我和青少年人相處的期望並非要他們按照我相信為好的方式行事,而是嘗試從他們的角度中體察他們的實際需要和感受,在某些事情上作出適宜的鼓勵、勸勉或警告,在青少年學習為自己的抉擇負擔後果的過程上,常作成為他們救生圈的準備,帶着信任和交托的心與他們同行。故我相信,雙方都有彼此學習的地方,年青人需要學習辨析、內省和智慧,成年人需要學習聆聽、忍耐和同行。
​
    青少年的牧養有如放風箏般,風箏本身需要選擇合適的用料構造,方能飛得輕盈和結實;而放風箏的人也要懂得收放自如,不能拉太緊,適當的時候又懂得放手,風箏才能有適度牽引地在疾風中高飛。共勉之。

神是輕慢不得的

8/10/2017

 
吳開甜傳道

    與弟兄姊妹一起靈修,讀完撒母耳記上下後,思想往後會讀那一卷書,有肢體建議再繼續讀列王紀上下,也有肢體建議讀詩篇。在反復思量過程中,想到撒母耳記的主線是大衛的生平,相信有讀過這兩卷經書的肢體都會因大衛曾犯了大罪,卻仍被神稱他為合神心意的人而感到疑惑,既然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為什麼他在犯了奸淫罪後,神不保守他不再犯其他罪呢?先知拿單指出大衛的詭詐時,大衛不單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得罪神,還寫下詩篇51篇公告全國百姓,讓百姓知道自己所犯的大罪。

    試代入大衛的角色思考,他當時是一國之君,國勢正如日方中,但他居然作如此大惡的事!作為君王的大衛,當被神藉先知指責時,就得要做一個抉擇:要承認自己的罪?還是要殺人滅口?大衛知道現今神親自指出這隱惡,必然不能再掩蓋,但又想到當公開承認自己的罪惡時,會出現兩個局面:一就是自己作為一國之君,一位引導百姓敬畏神的領袖竟犯下大罪,百姓往後是否仍願意順服和跟隨自己的帶領呢?當時的元帥約押也知道這件惡行的底蘊,他會否因此趁機起來反叛呢?眾王妃和王子又會怎樣看這位形象屬靈的丈夫和父親呢?另一局面是,百姓會因國君肯承認過錯,對君王敬畏神的心給予支持和體諒,他若承認自己的罪,更能讓百姓認識到,人不能向神隱瞞罪惡,更因此知道神是輕慢不得的,因而使百姓更認識不能憑肉眼看見的神。

    從撒母耳記下和列王紀上可以看到大衛抉擇的結局:王子污辱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父親不能按家規國法認真執行懲罰,導致弟殺兄以報耻辱;父親不能以身作則地管教,導致兒子謀反,身為一國之君都只能退讓,被百姓的領袖指罵都要忍著氣;還有另一兒子因爭王權,與某些大祭司、元帥和部份將領們密謀作反。表面看來,公開承認自己的罪過得到的就是人的鄙視、不支持和反叛。可是,今天我們看見大衛的抉擇是正確的,他明白神是輕慢不得的,雖然大衛面對家庭慘變,臣僕背叛,妻妾被污辱,但神卻保守引導大衛跨過重重難關,詩篇23篇讓我們更明白大衛的心情:「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桿都安慰我。」還有,雖然大衛在某些臣民間留下不良的印象,但卻看見就是元帥約押,當大衛堅持數點民數,他都以神的主權作理由勸大衛,兵丁們和將領們對神的依靠和敬畏都比從前更認真,就是那位勸諫大衛讓兒子押沙龍回國的婦人,都要承認大衛的屬靈權柄;往後的君王都仿效大衛王那樣,以敬畏神的方針治國,國家都因而興旺。
​
    要認識大衛和了解他如何作抉擇,詩篇是研究的好材料。從他所寫的詩篇裏細味他的心路歷程,相信會找到為何他犯了如此大罪惡;仍在神眼中看為合神心意的人。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