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AI

25/6/2023

 
 譚景平傳道

         讀者們看到這個題目,可能會想:「現在才說AI 不是太遲了嗎?」一般人都認為教會對時代的回應,無論是時事、政治、民生、經濟等,都屬「轉身慢」(足球術語,意即作為防守一方,面對快速的攻擊招架不來)。誇張一點來說,教會使用的電腦技術,諸如Powerpoint等,早已為外界的種種軟件所取代,疫情期間以Youtube直播崇拜,已經是件了不起的事,殊不知某些教會早已使用更多更優良的軟件(例如OBS Studio等),讓不能踏出家門的會眾有如置身會堂中一同敬拜,專注力也沒降低多少。

        筆者不是鼓吹向科技投誠,畢竟各間教會的資源不同,配套不同,會眾也不同,疫情期間,仍有不少堂會仍堅持實體崇拜。今日一切事過境遷,筆者亦按下不表了。

        最近看到一篇報道,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小鎮福爾特的聖保羅教堂,日前舉行了一個AI佈道會,聊天機械人ChatGPT化身為祭壇上方螢幕上的牧者,向信徒佈道。 AI崇拜歷時約四十分鐘,包括佈道、禱告和音樂,均由ChatGPT擔綱。這個別開生面的活動,吸引大批民眾於教堂外排隊。由於全球都曾經歷世紀疫情,會眾普遍都對AI形式的崇拜及佈道會接受,然而他們所展現的只是強烈的好奇心。有會眾在開始時帶著期望,後來愈覺不安,會眾形容AI牧者「沒有心、也沒有靈魂,AI的化身完全沒有情緒和肢體語言,講話速度快又單調,讓我很難專心聽他們說話。」
       
        會眾參與教會生活,渴求的不單是一篇精彩的講道,也盼望藉堂會生活建立肢體相交。AI卻忽略這種「人性」,這種「有溫度」的關係。讀者不是也盼望教會肢體間彼此親切的問候、拍拍肩膊的鼓勵、感動流淚的代禱、笑聲洋溢的相交嗎?難道這就讓AI 取代人的真實嗎?相信大家都會同意,人習慣於接受一個活人向自己說話,過於音調單調的機器人。人會有說錯話的時候,也會因別人的不幸處境表示同情,這都是AI所未能取代的。筆者不難想像,終有一日,這種種的常態都可能會因科技進步而改變,然而今天我們還是希望有人拍拍自己,或者來個擁抱,說幾句窩心的話,或者戲謔的回應。

        站在台上的牧者也宜自勉,縱然不得不承認科技的進步早己滲入宗教領域,但也要認真謹慎看待自己的心靈。認真從事牧養工作的牧者,在牧養過程中投入的情感和個人的屬靈經歷,是AI永無法藉大數據而產出的。一個不做實事,不關心人的AI牧者,要來幹啥?

資料來源:https://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6-11-2023/121704

團契生活再思

18/6/2023

 
彭潤平傳道

        使徒行傳2:42-47讓我們看見初期教會的團契生活的實踐,那些剛信主的人不僅信而受洗,也同時加入教會,開始積極地過委身的教會生活。

        這團契生活的雛型值得我們留意和反思,初期教會沒有像我們今天有崇拜與團契之分,他們在教會生活中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相交、擘餅、祈禱,意思就是他們同屬基督的身體,同屬一個生命,在同一群體下,建構出在信仰和生活上過著彼此關懷、彼此扶持的團契生活,以堅定不移的態度來遵行「真埋學習」、「相交」、「聖餐」和「祈禱」。上述四點都值得我們從中學習。

  1. 「真埋學習」:那時印刷術還沒有出現,初期教會不可能每個人都有聖經,大家學習真理的過程主要依賴使徒以口耳相傳,或書信的方式來教導信徒明白福音真理,所以我們應常反思自己有多渴慕神的說話,在團契生活上有多享受一起研讀神的說話。
  2. 「彼此相交」:它與「團契」在原文上是同一意思。這裡所表達的意思就是信徒間的生命是互相聯繫,不是獨個兒「單打獨鬥」,是彼此有良好、密切的關係,可分享、幫助、扶持和承托對方的軟弱和需要,無論是實務上或靈命上,都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羅12:15),所以經文2:44-46就是彼此相交的實踐。我們應常反思這對我們來說有沒有困難,困難的地方在哪裏。
  3. 「聖餐」:聖餐不僅讓我們記念主耶穌的死與復活,也表明我們與祂的親密關係,更同證信徒彼此互為肢體的身分。我們因著主的救恩,同領一餅(主的身體)、同飲一杯(主的血)(林前10:16-17),展現愛的合一關係。今天,我們當反思我們有否遵行主耶穌給我們彼此相愛和彼此饒恕的教訓。
  4.  祈禱:禱告不僅表達對上帝的敬拜和讚美,也表現我們全然依靠祂的心。更重要的,我們看到信徒間彼此的需要時,可以透過祈禱代求關懷對方的需要,充份展現彼此相交的景象。

         初期教會有其歷史背景和文化,我們未必能照單全收,但當中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地方,盼望我們能效法他們對神的單純和信徒間彼此相愛的精神。   
​    

貴重的器皿

11/6/2023

 
黃雅麗姑娘

         5月26日,筆者有幸參與徐小第一屆校友會成立典禮,宣德堂有三位徐小畢業生擔任當中的委員,「炎與光」的一班青少年成員負責帶領當天的感恩敬拜。

        當天是一個值得感恩的日子,氣氛非常熱鬧。獲邀參與的的老師和不同屆別的畢業生聚首一堂,彼此分享近況。林校長在典禮當中介紹八位校友會委員,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有著一致的目標,就是希望凝聚校友,延續彼此珍貴的情誼,期望結集校友力量,回饋徐小。

        本屆校友會的主席是徐小的第一屆的畢業生,也是宣德家的青年人,在宣德堂成長。筆者見到他在事前曾盡力邀請認識的畢業生出席當天的聚會;當天聽到他在典禮中的分享,心中非常感動。盼望神在這些青年人身上動善工,藉著他們帶領一群在徐小認識主,後來卻離開了這個信仰的青年人,能再次走進教會,生命得著改變。

        為昔日到現在一直栽培青少年、青成群體的導師感謝主,謝謝你們的付出及同行,願神親自祝福各人!又願神大大使用徐小校友會,讓這個團體成為迷羊走進神家的一個器皿。
​

事奉的GPT

4/6/2023

 
​郭鴻標牧師                                                                

I.
引言
最近很多人談論「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有一次聽講道,講員講「事奉的GPT」,我將所領受的與大家分享。

II.Goal
目標
「事奉的G」是目標,我們的事奉目標是甚麼?是一個兒童導師?一位詩班員?一位影音控制人員?個人事奉目標是隨著事奉參與的程度、經驗發生變化。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個人事奉目標,更貼近上帝的心意。個人事奉是會成長的,見聞增加,對所事奉的群體認識更深入,對所事奉的群體的文化更了解。筆者認識很多牧者,他們都遇到工場現實不理想的問題,事奉目標與期望有落差。其實,信徒領袖、弟兄姊妹都會遇到這些問題。

III. Prepare
準備
「事奉的P」是準備,牧者加入教會,需要了解教會的背景、宗派、教制。個人需有心理準備會遇到困難,並要時刻保持心靈的健康及持守初心。最近一位資深信徒領袖分享,在事奉上必定遇到屬靈的攻擊,有時攻擊不是來自非基督徒,而是基督徒。當我們講這些困難的時候,是否會令有心事奉的人卻步呢?如果卻步的話,表示還未預備好,選擇暫時不行動可能是好事,以避免未預備好而受傷。若果知道困難仍然願意投入的,是迎難而上,準備好面對挑戰與困難。

IV. Time
時間
「事奉的T」是時間,耶穌基督的教會有兩千多年歷史,我們只是在教會歷史長河之中的一個片段。我們盡力回應上主的呼召,成就上主為這間教會的吩咐。不過,我們只是人,不是上帝,只有上帝能在教會發生「改變」的動力,我們是配合上帝工作。當教會形成某種風氣與文化,我們要改變它並不容易。在參與教會更新的服侍中,我們要緊記上帝有祂的時間。
改變並非基於權力,改變基於上帝改變人心。我們一直做的,可能產生微少的作用。我們要更深認識教會、認識自己,與有心人建立互信,一起禱告上帝燃亮教會的燈臺。我們要學習不要讓自我意識主導事奉,不要個人主義,要有同伴。我們切戒短視和心急,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不要因小失大,總要甘心從小做起。我們要祈禱求問上帝,祈求教會面對「改變」的接受能力,以致我們不會過於急進或緩慢,而是跟著上帝的步伐前進。

V.
靠主的力量前進
腓立比書2:13-16:「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
在被眾多問題困擾的時候,我們要看重上帝的呼召,不要把問題放大。這樣說並非漠視問題,而是要客觀評估,解決問題需要付上代價,這個代價不是個人的代價,而是整個教會的代價。教會屬於上帝;一定有很多人一直禱告支持。上帝有祂的契機和時機,我們需要先放下人的情緒,讓上帝的愛充滿我們的心,讓我們不要發怨言,不引起不必要的爭論。不引起爭論並非不提出問題,而是不必要在不同意見上反目。作為牧者,求上帝讓我們心中對人有愛,我們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讓弟兄姊妹喜歡凝聚在一起。願主賜福大家,阿們。
​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九月 2023
    八月 2023
    七月 2023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