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真相與抉擇

25/3/2018

 
朱映潮傳道

    今年的預苦期,我們將通過《感動之旅:預苦期40日靈修默想》一書作靈修,筆者在此分享其中一天的反思:
《感動之旅》第22天,馬太福音 廿七:57-66

    馬太福音的作者在前一部份以一連串戲劇性的方式,突顯了耶穌基督的受死,以及祂的身份:幔子裂開、地大震動、聖徒復活,甚至連看守耶穌的士兵也懼怕地見証着,他們所釘死的拿撒勒人耶穌,確實是上帝的兒子!

    然而,事情過後,作者卻記載了三種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來面對這共同見證的事實:

    一. 彼拉多象徵着一種靈巧的雙面人。他雖然見證着這事實和異像,卻因為人的緣故,選擇討好各方勢力,以確保自己現有地位的穩定。面對基督的死,我們會否像彼拉多一般,在信徒群體中就作討人喜悅的信徒,而在社會生活中就為了討好別人而以另一種方式生存?信仰的生命力需要貫穿我們整個的生活,否則我們只能陷於總是要過着雙面人的生活,信仰和生活並不能和諧一致。

    二.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象徵着信仰上的虛偽者。就是他們見証着幔子裂開的真實,他們也因着自身的權勢和地位,寧願直接選擇否定他們所見證的事實,為耶穌基督的救恩冠上騙局之名!面對基督的死和救恩,基督徒也有陷於試探的時候,同樣地也有信仰上的虛偽者藉着主基督的死為自己「造勢」,通過「信仰」突顯自己的「敬虔」和「忠心」, 偽善地賺取他人的欣賞,享受着「權利」的快感,這種人卻往往是盲得最徹底,壓根底兒只是在服侍自己,與救恩相隔最遠的一群。

    三. 面對主耶穌的受死,財主(議員)約瑟為我們作了美好的榜樣。信仰是需要付出和冒險的,約瑟並沒有選擇龜縮或否定自己的信仰,相反地,他選擇為着所相信的冒險,他或會被人標籤為造反份子,或會失去一切權力、地位,甚至性命,也要向彼拉多領取耶穌的身體,甘心樂意地為主的死獻上最好的,來回應主為我們犧牲的事實。生活的挑戰、世界的試探、內在的私慾時會誘惑我們將目光轉離了基督重價的恩典,但在預苦期的時間,願意我們再次學習倒空自己,以信心和勇氣進入世界,甘心樂意地為上帝的愛和犧牲,獻上最好的。
​
    面對着耶穌基督犧牲的事實,我們又會選擇以甚麼態度來回應呢?

基督徒,你有信心嗎?

18/3/2018

 
葉翠筠姑娘

      適逢今日是《差傳主日》,筆者想跟大家分享《感動之旅預苦期四十日靈修默想》第二十四日:十二門徒之中為主走得最遠的多馬。

  大家對多馬的印象都偏向負面,大概是因為聖經記載有關多馬的片段總使人覺得他是多疑、小信的人:在拉撒路復活的事當中,當耶穌說他們要下耶路撒冷,多馬的反應是「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另一次場景是臨別贈言的時候,耶穌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而多馬卻很不合時宜的問祂:「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主耶穌當時給他的答案,就是經典的金句:「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聖經記載多馬第三次出現,就是今次靈修默想的約翰福音二十章,當門徒告訴多馬,耶穌已復活了,他卻表示要把手指探入耶穌的肋旁才會信,而耶穌出現後,經文沒有提及多馬有沒有應耶穌的要求,探手指進入祂的肋旁,但卻記錄了他的信仰獨白:「我的主,我的神。」

  多馬對事實和真相非常在意,當他沒有親眼看見耶穌復活時,他要求要有證據。很多時,我們與多馬的反應一樣,有些事會令我們不相信神,質疑神的真實性,對神發出十萬個問題,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不住地尋求,耶穌卻不介意,願意一步步顯示祂自己。多馬親自證實耶穌真的復活時,就是改變他自己生命的轉捩點,傳統教會認為多馬傳道的足跡一路及至印度,是一個極有影響力、為主走得最遠的教會領袖。

  對於那些相信上帝卻又疑惑掙扎的人,上帝給予他們充足的空間。相信我們每一個都不想靈性有軟弱、信心有不足的時候,但正正靈性軟弱的人,就是常尋求主,並肯定說出:「我的主,我的上帝!」的人。

  「我信,但我信心不足,求祢幫助我!」馬可福音9:24
 

感動之旅第20日

11/3/2018

 
吳開甜傳道
   
    (太27:46)陳述耶穌被釘在十架上,竭力掙扎最少有三個多小時。在這段時間可說是每秒鐘像過了很長的歲月,因為耶穌雙手被左右拉開釘在木頭上,雙腳疊在一起被釘在主木幹上。祂整個人的體重就是靠這三點承托著。據醫學專家說,耶穌這樣的姿勢,祂的呼吸是很困難,因為胸腔減少空氣的容量,即是說肺部的氧氣是很不足夠的。這時,耶穌為要吸一口氣,祂要用腳的支撐推高身體,這樣,胸腔可稍增加容量,但耶穌的腳傷地方就產生極爆炸性劇烈的痛楚,因此,雙手也要幫助身體升高而拉扯,也造成傷患處也產生相約劇烈的痛楚。這樣才可以得到一口氣,增加肺部的氧氣。

    劇烈痛楚和艱辛的呼吸動作,再加上耶穌的背部,甚或全身都是被鞭打至裂開,這些傷口因著耶穌的身體上下移動而與粗糙的木頭互相磨擦,又是另一種強烈的劇痛刺激著耶穌的神經。如是者經過三個多小時,按聖經說,最保守是由中午至下午3時,都是受著這樣的煎熬。在耶穌看來,這痛楚都比不上祂這刻因要承擔世人的罪而要與父神分離。這裏告訴我們一重要的訊息,人與賜人靈魂的父神脫離關係是很痛苦的事。在這段時間,耶穌如舊約聖經所預言,祂如羊在宰羊者手下默默無聲。按醫學常識,人在痛楚時大叫是對身體有助益,可以舒緩心情壓力和痛楚造成的情緒壓力,可是,我們的主耶穌沒有,祂為著愛我們這群罪人,按著神的旨意,默默承受著殘酷的煎熬。

    雖然耶穌的身心靈受到如此極嚴重的傷害,但祂仍為著那些嫉妒祂而要求釘祂的人求父神寬恕,也讓那在十架上懊悔的那個人得著好處,更加顧念馬利亞(蒙聖靈感孕懷耶穌的地上母親)的將來。所以,那位羅馬百夫長看見,耶穌如此寛宏大量地去愛敵人,再加上天氣由晴變昏暗,又颳起大風和地震,到了耶穌斷氣,聖殿的帳幕裂開兩半,他都不禁地要稱耶穌實在是一位義人。他可能還未信耶穌,但此刻,他也被耶穌的大愛所感動,而從心底發出對耶穌的敬重。雖然聖經沒有記載他之後有否接受耶穌為生命主,但相信他都會對耶穌的門徒產生尊重的態度。
​
    弟兄姊妹!不知十架上的耶穌,為你我他的罪忍受這極殘酷的刑罰,受著不應該的痛楚,我們有否被主這份愛所吸引而努力為主作見證,好讓更多人認識神呢?很期望在受苦節當晚,當再接觸關乎耶穌釘十架的陳述時,耶穌為我們這群罪人所受的痛苦和彰顯的大愛能感動更多基督徒和未信祂的人的心,願意效法我們主耶穌的榜樣,順服父神的旨意過每一天;就是一時軟弱也求父神憐憫我們,幫助我們處理脫離這些軟弱和情慾的試探,讓我們也靠著主耶穌基督得通過每次的考驗,禱告乃奉救主基督耶穌聖名祈求,阿們!!!
 
 

黑暗對峙

4/3/2018

 
朱映潮傳道

    因今年的預苦期,我們將通過《感動之旅:預苦期40日靈修默想》一書作靈修,筆者將在以下分享其中一天的反思:
    《感動之旅》第8天經文:「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驗我,知道我的意念。看看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恆的道路。 」(詩一三九23-24)
作為一個牧者雖然僅僅只有數個月的時間,但已在弟兄姊妹的目光和言談中上,感受到額外的一份尊重和欣賞,為此我實在感激。我相信這份尊重或源於有不少的信徒會覺得傳道人應該是神聖的、是勞苦的、是勇敢、火熱、為神擺上生命的,但依我而言,這可能只反映事實中的一小部份而已。

    面對家人和朋友的期望和需要,有時我也會刻意地疏忽;面對密密麻麻、充滿突發性的工作,有時我也會想逃避或抽離;面對陌生的來賓、會友,或是事工的策劃和合作,我也會有退縮、怯懦的一面......

    作為傳道者,身份賦予了我一種生命的規範和目標,叫我竭力的緊守和追求;但同時作為一個平凡不過的人,我更多時候敏感到的,是發自內在心靈的軟弱、掙扎、猙獰和不足。我從不覺得自己比任何人更為神聖、更為奪目耀眼,我們同樣的要面對生命成長的試煉,同樣的要面對世界和生活的試探,在面對大大小小的抉擇中也會同樣地迷失,在生命的每一個關口中也同樣地不斷與自身的私慾、自我(老我)、和黑暗對峙着。我唯一可以作的,就是學習向上帝坦白。

    是次的經文為這種對峙和掙扎的狀態提供了出路。詩人在上帝的面前並非選擇包裝自己的軟弱、掙扎和不足,乃是在全知者的面前完全的赤露敞開,因他知道我們沒有一絲的意念、一絲的想法,能在上帝的面前躲藏,不被顯露的。同時,他更清楚唯有上帝才能真正的幫助他覺察自身的不足、煉淨他的生命、以致逐步脫離罪和黑暗的捆綁,邁向成聖的生命。
​
    唯獨上帝才是那位監察人心、純全正直的神,卻又是滿有慈愛、時刻與人同在、同行的主。人唯有在上帝面前坦誠自己,承認自己的軟弱、揭露自己從動機以至行為上的罪性和不足,在祂面前謙卑地呈現真實的自我,我們方能因着上帝的緣故擁抱自我,得着為主改變和更新的勇氣,並甘心地被上帝修剪和陶造,真正的從黑暗邁向光明。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