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蒙恩廿載·主領騰飛

7/5/2023

 
張美薇牧師

        感謝天父上帝的引領,四月廿八日參加了基督教宣道會徐澤林紀念小學的二十週年校慶感恩崇拜,還可以於午飯後參與了當天下午舉行的嘉年華會的開幕儀式,可說是自二零零?年開始為籌辦小學開校至今的一個完美的句號。

        創校校長陳瑞如校長以「雙生姊妹」來形容徐小與宣德家的關係,過去二十年多兩者彼此襄助,一起成長。我們於未來的日子可以怎樣延續這雙生姊妹的關係呢?

        要延續這關係,宣德家必定要成為徐小的代禱勇士。代禱是宣德每位家員都可以做的事情,這事情不受地方及時間的限制,願我們每天都記念徐小。

        我們首先要為學生、老師、職工和校友禱告,求主保守他們的教學和學習,保守每個同工的工作,叫他們所作的盡都順利,也使用他們在社區為主作美好的見證,榮耀主名。

        第二是要為學生福音工作代禱。禱告中記念徐小的學生團契和節期的福音聚會,祈求宣德同工及義工能有機會入班與同學們相交,也記念年中舉辦的畢業生福音營及暑期的假期聖經班;同時求神感動弟兄姊妹能抽空參與當中的服事。

        第三是要為老師、職工及家長們的事工守望,盼望宣德家中的徐小家長踴躍參與學校當中的家長活動,讓他們能成為愛心的出口,在未信的家長當中得人。

        第四是要記念已信主的家長及學生,願主使用宣德家成為他們成長的家,讓他們在宣德家得到造就,成為神茁壯的子民。

        第五是記念校友的工作。願徐小的畢業生們在宣德家中繼續向未認識主的舊同學廣傳福音,見證基督。

        徐小二十週年的年題是「蒙恩廿載。主領騰飛」,願宣德家與徐小比翼齊飛,再闖高峰,榮耀主名!
​

退下‧不休‧向前看

5/6/2022

 
張美薇牧師

      踏入五月底,面對著一連串的道別。
     
      徐小的陳瑞如校長上週宣佈了她的退休,同時也披露了她的接班人,為徐小有合適而有為的候任校長感恩的同時,亦為陳校長退休後,進入了另外一段豐盛的生命而代求,願主繼續使用她,在祂的國度內為祂作美好的見證。

      近來在神學院裡也洋溢著歡欣的氣氛,上週三早上全時間學生的畢業合照掀起了畢業禮的序幕,承接著整個學期早會裡的畢業見證,把畢業氣氛推進高潮;接下來還將會有話別會,爆點便是六月廿六日舉行的畢業禮了。大家都知道,畢了業的學生,離開建道神學院,下山後便開始另外一段新的道路,有新的作為,新的恩典,更會為神作新事。

      到八月底便是筆者從建道神學院的退休了,近來院訊內有退休老師的訪問文章和為退休老師拍的短片,還有兩星期後的退休茶會等等,都在筆者心中掀起不捨之意。自己內心清楚知道,退休後仍會教書,仍會繼續做跨文化學部的行政,等待著接班者的來臨;但同時也知道,退休後會有新的事工,新的研究,新的方向,期待著神繼續帶領和使用。

      很多時候,不單只在要退下、要退休時才需要回顧,反而在固定工作的間隙之間更需要回顧及前瞻。今年是宣德堂二十週年的堂慶年,正是宣德家員們要回顧及前瞻的時候。早前已開始了的二十週年見證集的徵稿,正正為此揭開序幕,讓會眾來回顧,更來前瞻。相信教會的同工們、執事們及各部門的領袖們,也已從各方面回顧著過去二十年來神在宣德家的作為,同時亦會細心的傾聽神的召命,前瞻著神將如何繼續在宣德家施恩。

      讓我們不要忘記宣德家成立時的初心:「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繼續前行。願神打開一道一道的門,讓宣德家員們繼續經歷祂在不同的群體內的恩典,見證宣德家在神裡面的新事。

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31/10/2021

 
張美薇牧師

      感謝主!十九年前(2002年)的10月27日禮拜日,是基督教宣道會徐澤林紀念小學禮堂第一次舉行教會崇拜聚會,當天是宣道會錦繡堂慶祝二十一週年堂慶之日,也是差派宣德堂的弟兄姊妹前往元朗植堂的慶典日子;當天除了錦繡堂中文堂的弟兄姊妹之外,還有菲籍的姊妹們、印尼籍的姊妹們、泰籍的姊妹們,再加上預備了差不多一年,已準備外出往元朗植堂的約六十位弟兄姊妹們;眾人濟濟一堂,充滿著喜樂的心,領受著佈道的異象,期盼著錦宣家第一個分堂的成立,期待著見證神在錦宣家及宣德家中工作,當天母堂的肢體全體總動員出席,親自把子堂送到元朗去!一轉眼,十九年便過去了。

      上主日筆者第一次在宣德家的 Sunday Teen地中證道,見到四十多位中學生安靜的坐在台下,專心的聽道,也在崇拜中一同唱詩歌敬拜神。當天的主席和收奉獻的司事都是中學生,帶領敬拜讚美的是導師,報告也由導師負責,崇拜後是分小組的時候;這實在是一幅很美的圖畫:導師及弟兄姊妹們融為一體,在追求、在學習、在分享。這不就是十九年前被差出去植堂的弟兄姊妹們的心願嗎?他們盼望著能在徐小佈道,陪伴著學生們成長,帶領小學生們認識耶穌基督,把福音帶進同學們的家,讓住在元朗區的居民能領受福音的好處!

      帶著使命的宣德堂就在2002年11月3日成立了,過去十九年裡,靠著神的恩典,差派不同的傳道同工來到宣德堂服事,神也帶領不同恩賜的信徒領袖們來到宣德家,有從錦宣家出來的,有後來加入的,也有在宣德家信主成長後成為領袖的,一起在宣德家同心服事;弟兄姊妹們在宣德家裡信主、受造就,靈命得以成長,繼而參與服事,再把福音帶往家人及親友那裡去。粗略一計,至2020年底,宣德家共有會友306人,在宣德家受洗歸入基督及教會的人數為一百九十六人。由六十人開始植堂,到現在每週出席崇拜的成人、職青、青少年及兒童也接近三百多了。植堂真的是佈道極佳之方法。

      過去十九年裡,宣德家也曾進行堂內植堂之事工。於2006年由許兆光傳道帶領了 Sunday Teen地的拓植,開展了堂內的中學生工作;2018年12月由陳慧芬姑娘開始了普通話崇拜,可惜碰上社會運動及疫情,於實體崇拜暫停時,普通話崇拜也停止了;2020年9月在彭潤平傳道帶領之下,宣德家開始了週六青成崇拜,至今仍然茁壯成長中。在過去的堂內植堂中,宣德家開拓了少年人的工作,開拓了職青的工作,也嘗試開拓普通話家長的工作,相信靠著主的恩典,宣德家可以成為區內不同群體的祝福。

      一棵蘋果樹的目標是甚麼?是長出又大又甜的蘋果?是對的也是不對的。農夫種植蘋果樹當然是期盼得到許許多多又大又甜的蘋果;但對蘋果樹來講,蘋果是用來散佈種子,期望可以生生不息地,長出更多茁壯的蘋果樹。一間教會是要做傳福音的工作,叫許許多多人得到神的恩典;一間教會更要植出更多的教會,來延續神給與的使命,這包括堂內植堂及植出分堂。

      踏入宣德家第二十年的時候,期盼我們都向前看,讓未來在何智雄牧師的帶領之下,宣德家的家員們繼續尋求神的心意,尋索植堂的新方向。
 

基督徒如何過清明及重陽

6/10/2019

 
張美薇牧師

     每年的清明節及重陽節都是華人掃墓與祭祖的時節,也是基督徒在親友當中作見證的時候。面對著傳統祭祖的習俗,很多信徒為著避免與未信的親友產生衝突,情願不參與家人的掃墓,只是單獨的前往掃墓,以致引來「信了耶穌便沒有了祖先」的誤會,對未信的親友而言,基督徒是不是沒有孝心,忘了祖先?

     現今的華人掃墓的禮儀及用品是按著不同的年代而有所改變的。古時掃墓是在天未亮時進行,故需點蠟燭以照明;其後佛教傳入中國,才開始有燒香及焚燒冥鏹給先人的習俗;今天香港政府亦建議市民用帶鮮花的環保方式來掃墓以減低引發山火的危險。基督徒與未信主的親友面對著掃墓禮儀及意義上的差異,又可如何應對?

     現今香港的墳場、骨庫及骨灰龕位短缺,以致把先人的骨灰安放在政府的墳場、廟宇或道觀都是其中的選擇,信徒往往要智慧與人情並重的出入廟宇或道觀去掃墓,期望可在未信的親友當中作美好的見證。
 掃墓時可留意的事情如下:

1.  信徒可主動的邀約親友一起去掃墓。
2.  避免使用「拜祭」或「拜山」等詞語,以免誤導出參拜或祈求祖先保佑之意義。
3.  可穿著素色衣服及帶備鮮花早早的到墳場或骨灰安放之處。
4.  可帶備一條毛巾及一瓶清水,以拭抺墓碑或骨灰庫上的先人遺像,又可帶備金色或紅色的漆油與毛筆,來重寫碑上褪色的字。
5.  在碑前放上鮮花,為在世家人祝福祈禱。
6.  當未信的家人上香叩拜時,信徒只需站在一旁低頭默禱,並向家人表示自己正在為他們逐一提名祝福祈禱。
7.  若果家人不反對,可以分享聖詩及聖經經文來彼此安慰及追念先人的賢德。
8.  當未信的家人分吃祭肉時,信徒可不必參與。只需表明信仰不同而做法有差異,不一定需要引用聖經來指出親友們藉分吃祭肉
     來得祖先保佑乃是迷信之做法。
​
     雖然信徒不拿香,不燒冥鏹,但我們仍然不忘孝道,記念祖先,也參與美化墓園。與家人一起於清明或重陽前往掃墓,一方面表達孝思,也可傳遞正確的孝道與死亡觀,等待機會與未信之親友分享基督的救贖,爭取傳揚福音為主作見證。
              

我還可以做甚麼?

18/8/2019

 
   張美薇牧師    
                                                    

     香港在動亂中。

     我並不是掌大權的高官,我亦不是在前線的勇武之士,我可以為病患中的香港做甚麼?

     有人說,信徒要禱告。「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
     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 比書4:6-7)

    「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提摩太前書2:2a)

     主啊!求祢叫特首…
     主啊!求祢讓三司十三局…

    「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出埃及記17:11)

     主啊!求祢讓一眾警察們…
     主啊!求祢幫助在前線的示威者…
   
     讓我們懂得神的心意,站在神的一方。(約書亞記5:13-14)

     在全城都心力疲憊時,可按照在面書見到的「李根興創業之友」的建議,日行三件事以助己助人:

    1.  親筆打個Whatsapp或親口多謝一個人;
    2.  記錄一樣發生在自己身上值得感恩的事,「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a);
    3.  做一件日常生活以外、正確的「份外事」,例如當發現有朋友或鄰居心情低落、掛慮重重,雖然沒有訴諸於口,但觀其表情
         便已估計出他們心中定是有苦自己知、有冤無路訴,就為他們送上一句鼓勵的話或一杯暖茶,讓他們知道,這些冰冷的場面
         只是過眼雲煙的試煉,這些日子是會過去的。「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言25:11

     在這時候,信徒們要堅心仰望神,彼此守望,靠著主恩等待黑夜過去,黎明來臨。
<<上一步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六月 2023
    五月 2023
    四月 2023
    三月 2023
    二月 2023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