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你經常感到孤單嗎?

27/9/2020

 
黃雅麗姑娘

      英國首相在2018年任命了史上第一位「孤獨事務大臣」。英國人口6560萬,2017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有超過900萬人長期處在「經常孤單」的狀態,比整個倫敦市的人口還要多。有報告指,到2030年,孤獨將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紅十字會的研究顯示,長期處在「經常孤單」的狀態,會容易引發身體、心理和情緒問題,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患病風險。更有專家認為孤獨和「每天抽15根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相類似。這是我們社會需要面對的問題。

      獨處(一個人生活)並不等同於孤獨。近代文學家朱自清在他的作品《荷塘月色》中曾提到「我…愛羣居,也愛獨處。」講到孤獨,可能我們會想起獨居老人,其實孤獨可以出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每天不需要再為子女勞碌的「空巢期」母親,長年熱愛工作的中年男士,又或飽受學習壓力的學生……。如果與家人關係疏離,缺乏正常的關係,「沒有人明白我」的感覺都容易令人產生孤獨感。

      「好悶啊!」這句話,可能大家近期不斷聽到,疫情引致的社交隔離帶來不少生活的影響,我們如何令生活更有意義?感謝主,這段期間有很多不同主題的講道、主日學課程等上載網上,供信徒學習,教會亦鼓勵不同團組組織祈禱會,讓大家一同參與,在禱告中彼此分享紀念,筆者亦樂在其中。當然,若花太多的時間在社交媒體上,亦可能讓人在真實世界中離人群更遠,在真實生活中更感到無人傾訴的孤獨;有家庭輔導工作者建議,我們應該盡力建立與人聯絡的「習慣」,例如致電問候朋友及家人,向家人分享每天所見的趣事,發掘新口味的零食、玩意,然後與身邊人分享……。
筆者相信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大家除了增強自我的免疫力,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戰勝病毒。

      你經常感到孤單嗎?不妨試試在網上找一個孤獨感等級測試,或許能讓你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
「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三十:5)
 
 
 內容參考:
https://www.arealme.com/loneliness-quiz/zh/(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gnE0jH9NwI (孤獨感等級測試)

堅持到底

20/9/2020

 
彭潤平傳道

      昔日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基督徒遭受逼害,特別對歸信基督教的猶太裔信徒來說,可謂苦不堪言。當時的基督徒在宗教上被猶太人視為猶太教一神信仰的分裂者,因而遭到猶太人的敵視;在政治上他們也被羅馬帝國視為破壞社會安寧與和諧的滋事分子。歸信基督教的猶太裔信徒,眼見無論在政治上或宗教上,做猶太人都比做基督徒都更安全,他們就信心動搖,傾向重返猶太教,以免受逼迫。

      因此,希伯來書的作者針對這種環境寫成希伯來書,用以鼓勵有意回歸猶太教的改教者,要他們知道耶穌基督就是舊約的預表,比舊約更超越,更值得信靠。所以,作者告訴他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份了」(來3:14);意思要他們在信仰上堅持到底,也就是要他們重拾起初對耶穌的愛和對神應許的信心,切勿在困難、壓力之下放棄跟從主,簡單來說就是「勿忘初心」。每一個願意跟從主的人,過去都是被耶穌的愛和無條件救贖的行動所感動而真誠悔改,接受耶穌為救主。作者就是要這些回歸猶太教的改教者想起昔日對耶穌基督的感動,並重拾這份感動而所產生的信,要他們在基督裡憑信心去支取天父給他們一切的應許。

      同樣,今天的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和苦難,可能來自政治的迫害、疫情的壓力、人生的挫折、身體的軟弱、心靈的傷害等。但是,主耶穌曾經說過:「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10:22)困難和苦難是必然會有的,但對我們基督徒而言,在基督裡所受的苦難和勞苦都不是徒然的,要知耶穌基督必然會再來,這是我們堅持到底的一份盼望;到那時候,我們的身體必然得贖,耶穌基督必會成就在我們身上要成就的一切應許(羅8:18-25)。所以,我們每個信徒都應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12:2),深信祂必賜我們堅持到底的恩典與能力,叫我們能勝過一切的試煉與考驗,並懷抱著耶穌基督必然再來的盼望,存心忍耐,堅持到底,守住我們昔日那份對主的感動,那份跟從主的初心。

      願希伯來書對初期教會的鼓勵與勸勉,同樣,今天也成為我們各人的提醒與激勵,好叫我們能與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定睛仰望主,將信心投放在神的應許上,在信仰的路上得美好的終結(finish well)。
​

默想與默觀(一)

13/9/2020

 
陳慧芬姑娘

​      以賽亞書30:15的經文我們都非常熟悉: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這經文裡面有兩個關鍵詞「安息」(rest)及「平靜」(quietness),這是「得救」及「得力」的秘訣所在。但主耶和華知道,我們當中沒有幾個人肯進入這樣的安靜當中。我們常常會忽略了這金句最後的一句「你們竟自不肯」,若我們肯,並且甚願追求這樣的安息,可以怎樣做呢?筆者在這裡介紹兩種操練,就是「默想」與「默觀」,藉著這樣的操練,可以帶領我們進入一種靜默的狀態,聆聽上帝對我們的心說話。

      本篇先介紹「默想」。詩篇一:2 中寫到「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這晝夜思想的意思並非胡思亂想,天馬行空,而是要在祈禱中思想,思想中祈禱,藉著聖靈的引導,把一段或一節神的話語默念於心,進而在默想中進入那安靜甚至安息的狀態。「默想」的焦點在於經文帶來的資訊及道理並屬靈意義。筆者以馬可福音 10:46~52中盲人底買的兒子為例,帶領大家怎樣思想這個醫治的神蹟:
 
一、預備:在一個能讓自己獨處安靜的時間,預備聖經及筆記,還有一顆愛慕神話語的心。

二、方法:
1)禱告:以禱告開始,感謝聖靈的帶領,求神潔淨你的心,賜予你渴慕得著靈食的餵養。在禱告中讓自己安靜下來,拋
      開一切的事情,單單來到神的面前仰望祂的供應。

2)讀經:把馬可福音 10:46~52讀三遍。
  • 第一遍要讀出聲音,讀給自己聽,讓自己的大腦能清楚聽到所讀的,並大概知道整個故事的內容。
  • 第二遍,留意這段經文中的細節,例如為什麼巴底買向耶穌呼求時,受到其他人阻止並責備,不許他出聲?再把這細節聯繫到自身,如果自己也受到這樣的對待,會有何感受及反應呢?當讀到「他卻越發大聲喊著」時,想想到底是什麼驅使巴底買越發大聲的喊呢?從下文我們知道,是因著他的信心以及渴慕得醫治的決心。或者你會想,為何那些路人沒有一個得醫治,只有巴底買得醫治?當這樣一點一點慢慢地去思想每一個細節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以前自己怎麼就沒有讀出這些「味道」呢?
  • 第三遍,按照經文的整體來整合,思想從整篇經文中領受了一些什麼屬靈教訓,並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這過程中主要有幾方面需要關注:有甚麼罪需要認?明白了甚麼真理?該效法甚麼榜樣?抓住了甚麼應許?要順服甚麼命令或教導?在需要認罪的部分中,筆者自己有時也會出現不願意接納的掙扎,同時在遇到難阻時很容易膽怯後退,甚至妥協,這時便當求神赦免自己的軟弱:當神作工的時候,自己卻選擇成為旁觀者,而沒有積極參與及配合,沒有效法巴底買的信心及他對信仰的堅持。當然,每個人關注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操練在個人,你有自己的默想方向,只要緊記自己全心向聖靈敞開,讓祂帶領你。

3)應用及禱告結束:怎樣應用這些領受,個人化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上呢?通常讀第三遍的時候,就應該思想到日常應用
     了,最後就可以用感謝結束整個默想過程。
​
      當你常常這樣操練安靜默想,你的內心很容易就進入靜默中。你會很容易傾聽到聖靈對你的心說話及教導。 下次的文章會帶領大家用同一段經文,操練如何「默觀」。我們習慣了靠車靠馬靠自己,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代,要讓現代人處於安靜的狀態實在是挺不容易,所以我們要學習回到心靈的隱秘處,在神的懷抱中得安息。

信任的風險

6/9/2020

 
何智雄牧師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馬太福音4:18-20節)

      這對加利利的漁夫西門和安得烈,事實上可以不去理會一個陌生路人的說話:「來跟從我,……」但由於他們認真看待這話,他們的人生就徹底改變。那是因為他們從內心回應這個呼召,而在這個慎重的邀請裡,已經包含了耶穌的一切,祂就是冒險擺上自己的期望和信任的那位。 因為信靠天父是耶穌人生的全部,祂敢於邀請別人與祂一同來委身。在一條道路被視為獨一無二和不可取替時,祂開啓了另一條路,一條自由的道路。祂的勇氣喚起了對豐盛生命和一嘗冒險滋味的渴求。

      接受基督的愛是指離開安稳,聽見那邀請。如果我們在禱告中向神開放自己,擺上時間和空間與神一起,就會在心靈的寧靜中聽見那邀請。透過我們身邊的人,即使是最卑微的人,我們聽見那邀請;耶穌一次又一次地透過他們邀請我們,卻從不勉強我們。 基督說:「你會不會再次從一開始就擺上信心? 我希望透過我所交託給你的東西,使你的人生變得更充實,你願意接受我嗎?」

      你會接受這邀請嗎?還是你會拒絕,離去,令自己名義上自由自在,但實質上卻是孤立自己,成就不了甚麼呢? 認真地看待耶穌的邀請也意味著預備自己,以負擔其他責任:「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一樣。」[1]

      為大家禱告:「主耶穌基督,求祢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看見祢奇妙的憐憫,當祢呼召我們:「來跟從我,在我裡面可得安息。」我們都接受。」勇敢地去接受這個呼召,這個挑戰!

[1] 節錄自 : 泰澤,陳翠婷譯:<靜修靈旅-在靜默和歌聲中默想聖經>(香港:基道,2009),頁121。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