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雄牧師
筆者於2002-2005年帶同太太和三個兒子,往泰國曼谷及泰東北孔敬作宣教三年。之後返回香港帶領宣德家至今17年。在港期間,一直繼續推動宣教,盼望宣德堂立足元朗,眼望世界。而我記掛的其中一個宣教工場好自然是泰國,我鼓勵教會肢體為泰國祈禱並作定期金錢奉獻、並帶領教會短宣隊前往短宣,及差派宣教士往泰北工作,等等。感謝主的厚恩,我三個兒子都先後在泰國曼谷一所國際大學讀書,並已完成學士課程。至今,自己的心仍然深繫泰國 ! 較早前,從一位宣教同工那裡了解到,以色列現今約有八至十萬泰國人在不同的農場工作。當地的教會及華人教會都有心想開展「泰人福音事工」。盼望有泰國同工或懂泰語的宣教士一起參與合作;一起事奉身在異地的泰國人,因他們感到心身靈空虛的時刻,亦正是他們認識主耶穌,接受福音的黃金時機。而於我,須要探索的是「主啊!祢的心意是要我今年去嗎 ? 」 不多時,有關泰國勞工在以色列的福音需要這個訊息,再次經另一位有宣教心志的弟兄傳到我耳中。內心不禁向主祈禱:“我這個泰文只有「半桶水」的過氣宣教士可以作什麼呢 ? 除非有一對有宣教心志的泰國牧者和教會支持,願意與我同去以列色作考察,這才是一個較長遠的方案。”感謝讚美主,祢竟然回應了我的禱告。 若大家還記起我的三月牧者之言,「一條腿的宣教士」曹雅直。他是有「中國耶路撒冷」之稱的「溫州」教會的宣教士先鋒。令我感動而鼓勵自己的是他一個回應,當內地會的戴德生問他「你只有一條腿,你為什麼堅持要去中國?」曹雅直簡單回答,說:「有著兩條腿的人不去,所以我必須去。」他的回答直入我的心坎,好像向我說:「會講泰語的泰國人未曾去,所以我這個只有「半桶水」泰文的人就先去。」經歷了許多的引證,我盼望今年安息年期間,5-7月往以色列探索及聯繫當地的泰人和華人事工。 我很想與大家在工場前、後方彼此配搭,為主得著這群身在異邦的泰國人。是次宣教之旅,我將會先去泰國兩星期,接著去以色列作「探子」約一個月,再去泰國作報告;兩週後返回香港。若聖靈感動大家,歡迎奉獻支持或接受我這次宣教旅桯的代禱消息,與我一起經歷這次奇妙以色列宣教之旅。願主得著應得的榮耀 ! 何智雄牧師
弟兄姊妹,你準備在受苦節崇拜中,接受抹油祈禱嗎 ? 抹油祈禱是甚麼呢 ? 目的是甚麼呢? 是一種更有效的祈禱嗎 ? 抹油祈禱的目的是讓我們的屬靈長者如牧師、傳道同工、執事等為有需要的肢體,因著在事奉上或生活上遇到困難,又或身體上有疾病的纏磨、心靈上受到困擾時,奉主的名去為他們抹油禱告。 雅各書五章十四及十五節裡這樣說:「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這裡提到「有病了的」,是包括任何形式的軟弱,包括身、心、靈的軟弱,當中也包括受苦的 (雅5:13)。負責禱告及抹油的,是教會的「長老們」,意即是教會的牧者,是教會有職份的領袖;這裡沒有提及有治病恩賜的長老,因為抹油禱告是教會牧養工作的一部份。抹油及禱告是同時進行,在意義上來看,禱告較抹油更重要。除了抹油、禱告外,還加上奉主的名,祈禱、抹油、奉主名是三步曲,負責抹油的是奉主的名,也是作神的代表,呼求神的能力去醫治病人。治病是神的能力,不單單是人的恩賜;神醫治是藉著我們的信心,並非信心本身有醫治的能力,醫治與否皆出於神的主權。簡單來說,抹油乃象徵聖靈的同在,醫治本身乃是神自己恩典與憐憫的施與;我們並非以得醫治為主要的著眼點,重點乃是得著基督為至寶。 在今年受苦節崇拜的晚上,我們繼續實踐這個真理的教導,盼望透過抹油禱告,讓我們親愛的弟兄姊妹,在身、心、靈受到困擾和難處時,同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仰望神的安慰和醫治,祈求主耶穌基督在我們身上施行祂的恩惠。 弟兄姊妹同時也應思想,求問神的同時,也能明白神的心意,究竟神是否藉著病痛要管教自己?自己是否有隱藏的罪?是神的旨意讓病患好像一根刺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嗎?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求神的醫治,透過抹油祈禱會,更多認識自己,更深認識神。 <參考:宣道會區聯會有關抹油禱告指引,宣道會錦繡堂08年4月9日牧者之言> 何智雄牧師
曹雅直(George Stott)是蘇格蘭人, 一個不起眼的名字,與「溫州」拉不上關係的一個名字。更甚的在他十九歲那年,他滑了一跤,膝蓋碰上石頭,沒想到這個小意外竟令他失去了左膝以下的腳。這場意外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在病榻和沮喪當中認識了耶穌,之後在學校教了幾年書,也漸漸萌生了前往中國宣教的心志。 縱使內地會的戴德生是多麼願意讓所有有心宣教的人投身服事,但當戴德生見到曹雅直,還是忍不住要多問幾句……。 「在中國如果發生暴亂,你要怎麼逃?」戴德生必須為最壞的情況作打算。 「我不曾想過要逃跑」,曹雅直平靜地回答,他又巧妙融會一句以賽亞書的經文,「而且我認為『瘸腿的』將會得到『掠物』。」(以賽亞書33:23) 「你只有一條腿,你為什麼還堅持要去中國?」 曹雅直簡單回答,說:「有著兩條腿的人不去,所以我必須去。」 1865年10月,曹雅直搭上前往中國的輪船,成為內地會的先遣宣教士之一,而他一生都忘不了戴德生的信任與接納。 當時的溫州還未對外開放,當黃髪碧眼、身穿西服的曹雅直步履蹣跚地在街頭走動,當然被不少少年直接衝著他喊「洋鬼」、「獨腳番人」,甚至還拿起石塊朝他丟擲。但曹雅直排除萬難,開設學校,藉著教育來傳遞福音。他鎖定那些沒錢送孩子讀書的家庭,不難想像曹雅直的忙碌,十二個孩子住在家裡,他要督促他們晨禱、讀書,張羅整個學校的生活所需,又要備課、準備講章,還要去探訪和佈道……。雖然他如此盡心盡力,學校的情形也蒸蒸日上,可惜好景不常,開始有傳言說他辦學的目的是要誘拐孩童,偷走他們的心、肝、內臟,這些謠言甚至嚇得學生不敢來上學。 1870年,曹雅直前往上海迎接他的未婚妻曹明道(Grace Ciggie Stott)來溫州。師母的到來,對於曹雅直而言,在情感和工作上都有莫大的益處。往後不單成立了女子學校,也拓展了他們在溫州的福音事工,在城外的平陽、桐嶺等地也建立了教會。然而,一場風暴卻正要降臨。1884年,中法戰爭帶來的財耗、勞役和緊張情緒也擴及至溫州,人們遂開始將滿腔怨氣轉移至洋人身上,溫州全城陷入混亂,多年辛苦經營的宿舍、學校、教堂都在暴亂中付之一炬,曹雅直只好先去一趟寧波,將學生們安置好。當他們再回到溫州進行亂後的復原工作,更重要再接觸那200位弟兄姊妹時,令他們大為感動的是,居然只有2個人因恐懼而退卻。雖然歷經火燒,中國耶路撒冷的工程卻是更顯堅韌。 1887年,曹氏夫婦因為曹雅直的健康情形決定暫離溫州,回一趟英國。經過多年辛勞的曹雅直,他的身體其實已經無法負荷了。在重病之中,曹雅直焦急地向醫生說:「……,只要是出於祂的旨意,我可以留下來受苦,我也可以再去中國。」1889年的復活節早晨,上帝在曹師母陪伴下接去了祂親愛的僕人曹雅直。 瘸腿的怎能把掠物奪去?號稱為「中國耶路撒冷」的「溫州」,誰能想到,這座宏偉聖城的奠基者竟是一位學歷不高,甚至只有一條腿的宣教士? 何智雄牧師
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祂。(馬太福音四章18-20節) 那些加利利的漁夫可以不理會一個陌生路人的說話: 「來跟從我....」但由於他們認真看待這陌生路人的說話,他們的人生經歷徹底的改變。他們從內心深處回應這呼召,他們接受這個慎重的邀請,就表示了耶穌就是值得他們冒險擺上自己的期望和信任的那位。信靠天父是耶穌人生的全部,祂為世人開啓了一條獨一無二、不可取替的自由的道路,並邀請別人與祂一同委身,冒險走上這條通往豐盛生命的道路。 接受基督的邀請就是表示願意離開安穩。如果我們在禱告中向神開放自己,擺上時間和空間與神一起時,就會在心靈的寧靜中聽見那邀請。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會聽見這邀請;耶穌可能一次又一次地透過身邊的人邀請我們,卻從不勉強我們。基督說:「你願意從一開始就擺上信心嗎?我希望透過我所交給你的東西,使你的人生變得充實,你願意接受我、跟從我嗎? 」弟兄姊妹們,你會接受這個邀請嗎?還是選擇拒絕並離去?你會否自以為活得自由自在,但實質上卻是孤立了自己,成就不了甚麼?若我們能認真地看待耶穌的邀請,也意味著我們願意預備自己去負擔與基督一同委身的責任,祂必叫我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求主耶穌基督憐憫我們,打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接受祂的邀請。當主呼召我們:「來跟從我,在我裡面可得安息」時,讓我們都願意接受。 何智雄牧師
三年了,整整三年全球都被「新冠病毒」纏繞著,人與人之間彷彿有了一道圍牆,把人阻隔著。全球己有6.6億人確診,6.6百萬人死亡。各國社會、經濟、民生大大受到影響。香港樓巿已創14年來最大跌幅,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新紀錄。今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中表示過去兩年流失約14萬流動人口,當中流失最多的年齡組別為25至39歲。教會在移民潮下直接影響奉獻收入與事奉人手,一些教會的事工已經縮減規模,例如減少崇拜堂數、小組導師等活動。 再加上2月開始的「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和糧食價格大漲。以全球來看,2022年因戰爭、暴力、迫害和受虐而流離失所的人數,首次突破1億大關。全球暖化加劇歐洲創下最熱10月記錄。根據聯合國(UN)說法,全球人口在2022年11月突破80億,比起1950年的25億人翻了2倍多。 現今世代,人心好像己經被這世界擄去了一樣,生命迷失了方向。作為牧者,我們都掛心弟兄姊妹與神的關係會否因著生活上大混亂,令到會眾的屬靈生命出現亂子呢? 在2022年迎臨受苦節期間,筆者以《與神拉近距離》為題目,寫了多篇系列短文,與弟兄姊妹作分享,盼望大家能在危機中尋找到與神相遇的契機。 12月28日政府宣布取消一系列防疫政策,包括密切接觸者毋須隔離、取消「疫苗通行證」、「限聚令」等,但「口罩令」繼續維持。面對2023年,是福還是禍呢? 作為神的選民,我們應當回歸《聖經》。教會明年年題是「同心回歸聖經,重建合一關係」,並以舊約《以斯拉記》作為成人崇拜的講題參考,與肢體回歸《聖經》。《以斯拉記》主題是,以色列人因犯罪遠離耶和華神被擄到巴比倫,但耶和華的愛並藉先知耶利米的口說,應許他們70年後會被釋放歸回耶路撒冷,重建神的殿。復興神的選民,為著神在地上作見證。耶路撒冷會再次聽到耶和華真正敬拜者的歡聲和讚美。 盼望宣德家眾家員,今年藉著神的道重建自己與主耶穌的關係,重建信徒與信徒之間關係,重建人與人之間關係。繼續見證基督,榮神益人 !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五月 2023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