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麗姑娘
11月8日是今年的立冬,表示冬天從當天就開始了。中國人認為立冬之後,陽氣將逐漸潛藏而陰氣始生,鼓勵人應適量進補,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身體的抵抗力。 「地還存留的時候,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創世記八章22 節)神為人安排了四季,並賜予人智慧,指引人如何應對氣候不同的變化。 冬天給人蕭條、冰冷的感覺,人的眼目只見地上落葉處處,樹上結不出果子。但原來葉子雖然散落地面四周,但地底以下的植物根部卻在努力地吸取營養,持續擴展著,且越來越茁壯,為翌年做好預備,期待枝葉茂盛,開花結果,成為果實纍纍的大樹,回饋孕育它們的大地。 我們的屬靈生命也像一棵樹的生長一樣,必然經過四季的更替,有著不同時間的起起跌跌。生命中可能會經歷安穩舒適,也可能波折重重,但這一切如果沒有了神的參與,意義何在?正如樹木的生長,我們的生命也有需要被修剪的時候,又或需要靜止下來,休養生息,讓自己身心靈得著沈澱,平和安靜地去「察驗」神的旨意。「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章2 節) 冬天來臨了,弟兄姊妹們除了及時安排一頓美味的火鍋外,也切記不忘求主幫助我們,努力向下紮根,當面對凜冽寒風颳來時,不會被連根拔除;使我們在主裏穩如磐石,根深蒂固,牢不可拔。寒冷的冬季裡,求主讓我們更有希望與活力面向寒冬,待來年一展芳華! 黃雅麗姑娘
感謝主,上星期教會能順利舉辦主日營。當天接近200位宣德家肢體及徐小家庭,浩浩蕩蕩到粉嶺浸會園一同參與主日崇拜,彼此凝聚情誼,享受在神的大家庭中的歡樂時光 。 何牧師在講道中引用了加拉太書 6 章 9至10 節「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鼓勵我們把握時機(KAIROS:適當的日子、適當的地點、適當的人、做適當的事、講適當的說話),及時行善。為哀傷的人送上安慰,為軟弱的人送上鼓勵。 崇拜過後,一眾青年人帶領會眾進行集體遊戲,考驗眾人能否向高處拋擲水瓶使其順利著地,旁觀者都忍不住要出手相助,參加者縱然未能贏得三甲,卻已經欣喜若狂,覺得已然勝出 ! 下午時段,大家按自己的喜好,三五成群進行不同的活動,有些弟兄姊妹在離開前帶著戰利品:一個個造型生動的擴香石,為當天的活動留下美好的回憶。 社會富裕,人們愈發有能力出國旅遊,自由行、自駕遊,或北上深圳,光顧不同的網紅店,消費打卡。教會辦的旅行活動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行程,卻能為弟兄姊妹提供一個相聚在一起的時間,大家一起吃飯、一起吃冰淇淋、一起哈哈大笑……,只要大家願意投入參與,就能樂在其中。 曾有人說:「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團圓。」感謝每位在主日營參與事奉的弟兄姊妹,也謝謝每一位參與者,使當天彼此都感受到「同路極珍貴」!最後以詩歌《這個家》作為我的禱告及祈盼: 「願你帶著歡笑,走進這個家,互勉帶著基督的愛心。 共探討天父真理,同明瞭神話語。 走每一步,能緊守主旨意。 多分享主愛,彼此擔憂慮,願主帶領我路程不畏懼。 效法主關心與扶助,齊學習兼實踐, 願愛主事奉竭力在這家裡。」 黃雅麗姑娘
9月1日開學日,來勢洶洶的「蘇拉」令香港掛上十號風球,幸好風災比預期的輕。當天有機會從網上收看播道神學院90周年院慶專題講座,由鮑維均牧師主講,題目是《在神面前得蒙喜悅—聖潔的事奉》。鮑維均牧師以播道神學院的院訓「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後書 2:15),結合保羅的寫作,加深我對保羅書信的理解,並更明白他對信徒如何事奉主的期望。 「你要竭力作一個無愧的工人,正確地講解真理的道,好把自己呈獻給 神,通過了考驗。」(提摩太後書 2:15,環球新譯本) 「竭力」的意思就是將自己全然呈獻給神,保羅勸勉我們將自己呈獻給神,這使我立時想到羅馬書12章1節:「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在十架上,門徒要回應十字架的救恩,就當效法耶穌所做的,讓自己成為活祭。今天當我們領受主餐的時候,也當省察自己,思想主的身體既為了我們全然獻上,我們也應該把自己的身體全然獻上,讓自己成為一個感恩的祭;並不是因為神愛我,我就為神做一些事,乃是完完全全、全心全意的把一切獻上。 我們應當一同反思:宣德家能否成為一個滿載馨香的感恩祭?以色列人在獻祭時需要揀選完好、無殘疾的牲畜,我們能否效法他們,將最好的獻上呢?教會 2023年年題「同心回歸聖經,建立合一關係」,就是建立我們與神與人的關係。求神在我們當中掌權,幫助我們認清教會現況,謙卑自己,彼此饒恕,彼此建立,讓宣德家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群體,肢體們都願意將身體獻上,因為這是神所悅納的,更是理所當然的。 黃雅麗姑娘
港九培靈研經大會開始了一個多星期,自有了網上直播後,筆者可以參加更多場次,個人對周曉暉牧師分享「利未給我們生命的九堂課」有很深刻的領受,盼望能與大家分享。 不知道大家對利未支派中亞倫的印象如何,我最記得的,是摩西在西奈山等候神頒下十誡時,亞倫因為抵不住以色列民眾的群情洶湧,結果為民眾們打造了金牛犢,讓眾民跪拜。今年周牧師與我們分享的其中一節課,就是述及以色列人仍然留在西奈山時,神指示以色列人各類獻祭應如何進行,然後指示摩西為亞倫和他四個兒子舉行祭司的按立禮。過程中亞倫的兒子拿答和亞比戶在耶和華面前獻上違規的火,結果被燒死了。 課堂進行中,周牧師要我們思考,當遇到突如其來的意外時,我們會有什麼反應呢?周牧師帶領我們進入聖經,從利未人身上學習。 出埃及記記載,當時摩西說:「你們不要披散頭髮,不可撕裂你們的衣服,免得你們死亡,也免得耶和華對整個群體發怒」(利十6,環譯本)這看似無情的命令語句,卻其實是表達對亞倫和他兒子的關心,讓他們放下悲傷的情感,先完成那一天在神面前的服侍,免得死亡,也免得連累整體以色列人。摩西不只是愛在場的親人,他也愛以色列全體會眾。 周牧師分享到這幾位身上曾被膏抹的祭司,就算面對突發事件,也依然堅守本分。這種表現是出於愛同時也是責任的承擔,除了愛家人,還有愛以色列人。他更提醒我們不要忽略那些要暫時放下的感受,應該在事情過後,在神的面前適當地去面對。 另一方面,當天摩西發現亞倫和他剩下的兩個兒子竟然偏離了獻祭的規定,沒有吃贖罪祭的祭肉,所以很生氣和焦急地責備他們。祭司在獻完贖罪祭之後所吃肉,是表示獻祭者知道罪已經除去,並且祭司也為他快樂,因此吃肉是開心的過程。亞倫剛剛看到自己的兩個兒子死在面前,怎可能快樂呢?他知道自己的內心狀態,再不可能誠心完成這個禮儀,所以他道出心底話 (利十19)。亞倫不願意只有外表的服侍,他不敢做一個沒有內心真誠的祭司,因為這樣就是自欺欺神。 神看我們的內心,我們崇拜中有嚴謹的禮儀程序,但如果內心沒有呼應外在的行為,只是裝模作樣,是神不悅納的,盼望我們在敬拜、事奉及生活上一同顯主為聖。 一連十天的培靈會似一場屬靈的盛宴,大家如果錯過了,可留意網上重溫。 黃雅麗姑娘
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我們無法在徐小校園裡與學生共進午膳,失去了不少接觸學生的機會。與老師商討後,我們開展了不定期的「撒種計劃」。我們利用了班主任課和考試後圖書課,親到課室與同學一同玩遊戲,並向他們介紹教會的兒童聖經新地。同學們都被我們分享的短片吸引,並表示非常羨慕兒童聖經新地的參與者能夠參與如此多采多姿的活動。 課堂的接觸中,與同學增加了近距離的接觸,覺得他們大多十分投入,慢慢地,同學們對筆者不再陌生。走在校園裏,很多沒有參加兒地的小朋友會愉快地跟筆者打招呼,可惜當時彼此都無法以真面目相視,但筆者相信,口罩下的必定是一張張天真活潑的笑臉。 「那些流淚撒種的, 必歡呼收割。 那帶著種子流著淚出去撒種的, 必帶著禾捆歡呼快樂地回來。」(詩篇126篇5-6節,新譯本) 看見地的荒涼,農夫知道復興與重建需艱苦經營,他們都願意冒着早春的嚴寒撒種。種子埋在冰凍的泥土下,靜待溫暖的陽光,時候一到,豐收的喜樂就會出現。 感謝神讓宣德家不需要在嚴寒下流淚撒種,神將我們放在一個安穩的環境下,隨時可以做撒種工作。從這個個主日開始,兒地將舉行一連8個星期日的暑期活動,接待20多個新家庭。求天父使用宣德家, 帶領我們作撒種及服侍生命的工作。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十一月 2023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