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2022感恩分享

8/1/2023

 
 黃雅麗姑娘

        當大家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應該已全然放鬆心情,暫時放下工作,享受著我在宣德家五年多事奉中最長的假期。今年不能參加除夕夜的感恩分享聚會,就讓我在此作感恩分享。

        感恩分享不一定是開心、高興的事情。2022年,身邊有兩位姊妹相繼離世,一位是我牧養小組的姊妹,另一位是我們的同工Mandy。

        疾病對那位小組姊妹的影響好大,過去一年多,只見她周而復始地出入醫院,無可奈何地迎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記得她離世的晚上,所有親友都來到醫院見她最後一面,最後她在至愛的家人陪伴下安詳離世。疫情下一家人能團聚非必然,這一幕至今仍常常在我腦海出現。衷心希望姊妹的家人繼續蒙主恩佑,在地上努力生活,日後天家再聚。

        Mandy是負責青少年事工的同工,與青少年人的關係密切。我和Mandy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上有好多合作的地方,與她有不少相處的時間。她是一個正直可愛的女孩子,如一般女孩子一樣愛美,喜歡網購,緊貼潮流,習慣每天觀看世界各地不同的新聞、時事,可說各方面都一點不落後。她是我遇過最願意幫助別人的同工,每當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通常都是對電腦的新程式不熟悉),她總是二話不說就放下手頭的工作,走到我的身旁,助我找出解決方法。想到過往,無論是從google form獲取QR code、網上申報勞保,又或網上報稅等,都是她一一教會我的。她離開了,再沒有人向我介紹網紅的好物或好看的電影及電視劇,再沒有人在中午的時候問我當天中午想吃甚麼、為我網上下單……。但我仍然感恩,感謝天父安排我倆曾在宣德家一起同工的美好日子。今天我仍會時常想起Mandy,那些都是美好的回憶。

        讓我們好好珍惜在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一切美好的人或事,並存感恩的心,來年繼續靠著主的恩典,過好每一天。
​

將臨期第三周—喜樂!

11/12/2022

 
黃雅麗姑娘
   
        教會年曆是以將臨期為一年之始,故將臨期可說是教會的新年。今日是將臨期(Advent)第三個主日,強調我們要「喜樂」,因為主必回來,靠著主的恩典和憐憫,不管環境如何,存感恩的心,就是在患難中也可以經歷喜樂!

        將臨期詩歌中,其中一首最著名的就是《以馬內利,懇求降臨》:「以馬內利,懇求降臨,救贖釋放以色列民;淪落異邦,寂寞傷心,引頸渴望神子降臨。歡欣!歡欣!以色列民,以馬內利定要降臨!」沉鬱的曲調,與大多的聖誕詩歌的平靜和歡樂氣氛截然不同,但在這困境中,仍繼續高歌「歡欣!歡欣!以色列民,以馬內利定要降臨!」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太1章23節)

        「主與我們同在」的信息,在《馬太福音》的開始和結束中都曾出現,首尾呼應。開始時是天使對約瑟講述將要發生在馬利亞身上的事:「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太1章 21-23節) ;而結束就是主耶穌囑咐門徒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章 20節)。《馬太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就是猶太人期待已久,要來拯救他們的彌賽亞,祂要實現神與以色列民所立的約。藉著祂,神實現了在舊約中向自己的子民許下的諾言,這福音不但是給猶太人的,也是給全世界的人,包括你與我。

        就讓我們在將臨期一起思考《以馬內利,懇求降臨》這首詩歌的歌詞「以馬內利,懇求降臨,救贖釋放以色列民;淪落異邦,寂寞傷心,引頸渴望神子降臨。歡欣!歡欣!以色列民,以馬內利定要降臨!」默想我是如何經歷救贖,從黑暗進入光明?此刻,我內心充滿歡欣和期待嗎?求主幫助我們。

願聖靈加倍感動我們

30/10/2022

 
​ 黃雅麗姑娘
 
        今年兒地高小級主日學轉用了另一套課程,希望兒童可以藉新課程更深入認識更多聖經人物。最近講到以利亞交棒給以利沙的精彩過程。

        以利沙是神指派以利亞要膏立作先知的人(王上一九:21)。以利沙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宰了一對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給民吃,就跟隨了以利亞。

        當耶和華要接以利亞升天,以利亞對以利沙說:「耶和華差我往伯特利(耶利哥、約旦河)去,你可以在這裡等候。」以利沙回答:「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以利沙對以利亞依依不捨,寸步不離,於是師徒二人從伯特利開始上演「十八相送」,從伯特利經過耶利哥直到約旦河,師徒間同樣的對話竟出現三次(王下二:1-6),就連先知的門徒也對以利沙表示上主當日會接走他的師父,以利沙也說:「我知道,你們不要作聲。」(王下二:5)可見以利沙當時矛盾的心情和對師父的忠誠和倚靠。

        一個成功而有責任感的領袖,其中一個成功的要素,就是能夠挑選出或訓練出繼任人。當以利亞未被接去前問以利沙有何要求時,以利沙只要求「願感動你的靈雙倍感動我」,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夠。然而,以利亞知道賞賜能力的是神,所以以利亞只告訴學生,如果能「看見」他被接離開,便是得恩賜與否的憑據。以利沙一直跟著以利亞不肯離開,甚至抓著以利亞的手不放,這時火車火馬出現,就把以利沙跟以利亞撞開,旋風將以利亞接走,以利沙看見這一切,就得著所求的。

        這裏正好回應我們或許會有的疑問:為何以利亞三次叫以利沙留下等候,但三次又容許以利沙跟隨?我們可以看為每一次是以利亞對以利沙的考驗。最終以利沙通過了考驗,並且獲取了從神而來的力量事奉祂。

        很快,宣德家慶祝二十週年,我們雖然卑微,但當我們越緊緊跟隨神,且大膽向神求,我們的事奉必然會更有力!願感動以利亞、以利沙的聖靈繼續在我們的生命動善工,讓神藉我們的生命榮耀祂的名!
​

每當變幻時

31/7/2022

 
  黃雅麗 姑娘

      每年7月,筆者都會邀請家長在升中講座中分享子女升讀中學的叩門心得。參與的家長,大多已早作準備,在放榜日一旦收到結果,認為有需要叩門時,便會根據擬定的計劃,奔赴各間中學。

      不過,所謂「天氣不似預期」,總有未能按計劃進行的時候。曾見過家長事前與子女「講掂數」,說好除非獲派第一志願,否則便會嘗試叩門,結果是子女獲派第二志願,但他們一句「我覺得無需要叩門!」便打亂了家長的安排。又或有子女早已表示,如果能獲派頭三個志願,便不會去叩門。倘若遇上以上種種情況,家長應如何應付呢?

      這幾年面對新冠疫情,情況也有相似,很多早已擬定的計劃都被打亂,在這個動盪的時代,我們如何自我調適去迎接挑戰呢?

      有心理學家認為,一般人天生就渴望舒適和穩定,當某件事發生變化時,我們的大腦就會開始戰鬥,對抗這種變化。

      對於上文提到,父母為子女升中叩門可能遇到的種種情境,我們可以嘗試用以下的方法去解決:
     
      父母:「講好了去叩門,現在才說不去,我花時間預備好文件了!」
     
      遇到這情況,關鍵是要提醒自己,改變一下沒什麼大不了的,要關注的是未來而非過去,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應對目
      前的困難。
     
      父母:「我們之前講好的,你現在卻不想去叩門?我明白你一定有你的原因。天氣這麼熱,不如我們先喝杯凍檸檬
                 茶,然後再決定好嗎?。」
       
      子女:「媽媽,我不想去,因為我怕自己表現不好,會令你失望……!」
 
      父母(擁抱子女):「我們只需盡力,然後把結果交托天父,讓我們一同為這事禱告好嗎?」
​
      子女:「謝謝爸爸媽媽!」

      面對重要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全無計劃,必須事先制定計劃並採取適當行動,但同時也要有足夠的勇氣,根據情況改變計劃。充滿阻力的事情,可能是向好發展的機遇。面對今日疫情反複及不斷轉變的世代,求主挪去我們的無力感,並求祂賜給我們智慧和勇氣去應對突如其來、無法預見的變化。

家長與子女間的緊張話題

9/1/2022

 
黃雅麗姑娘

      最近筆者在網上參與親子課程,當中導師分享了9個「親子關係緊張的話題」,在此舉出其中兩個與大家分享。

一、學科取捨
大明:我想轉科!
大明父母:之前已叫你想清楚,現在轉,浪費了金錢及時間!
大明:你們只想到錢!
盼盼:我想轉科!
盼盼家長:我想你一定有你的理由,我很樂意聆聽。
盼盼:我忘記了,明天再談吧!
(一天過去)
 盼盼:其實我還沒想清楚,我暫時還是不轉了。
 
二、要零用錢
大明父母:你需要的我們已經為你安排,你為何還要錢?一定是用來買不必要的東西!
大明:你們真煩!
盼盼家長:我想你一定有你的理由,你想要多少,要來做甚麼?我可以先給你,一個星期後,我們再看看情況如何。
盼盼:我同意,謝謝爸爸媽媽,我也會告訴你們我用在哪。

      很多時候,父母表示已放下姿態與孩子溝通,但總是引發不起共同的話題。有資深社工建議,父母子女間的談話內容應隨著子女的成長而調整,避免只停留在孩子兒時所需的基本照顧及學業功課進度上。「六歲及之前是文化期,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模式是在生活瑣事上作重複的提醒,以增強他們的記憶及幫助他們建立好習慣;到了七至十四歲的交談期,孩子喜歡與父母以商討及辯論的方式來掌握如何解困的智慧;到了十五歲,孩子開始懂得思考,開始建立起個人的世界觀,此時父母應像子女的生活教練般,與他們一起每天思考曾經歷的事情,使他們的情緒路徑邁向熟練。」

      青少年是人生步向成熟的一個特別階段,他們正在建立自我認同,希望有更多自主權,能夠被信任。父母既擔心他們做錯決定,又不能阻止他們自己做決定,這時,父母也需學習情緒管理,也是再次訓練付出耐心和愛的機會。
「你們的話要常常和氣,好像是用鹽調和,就可知道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章6節)
求神幫助作為教育工作者及家長的我們願意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在處理緊張話題時,容許孩子表達想法與意見,協助他們做出有益於自己與他人的決定,並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上一步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3
    十二月 2022
    十一月 2022
    十月 2022
    九月 2022
    八月 2022
    七月 2022
    六月 2022
    五月 2022
    四月 2022
    三月 2022
    二月 2022
    一月 2022
    十二月 2021
    十一月 2021
    十月 2021
    九月 2021
    八月 2021
    七月 2021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三月 2021
    二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譚景平傳道
    譚景平傳道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洛敏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