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翠筠姑娘
最近看了一齣電影《打死不離3父女》(Dangal),是由有印度良心之稱的影帝阿米爾罕主演及監製的一部電影,他以往的每一部電影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印度的社會問題,引起廣泛迴響,可說從不讓人失望。從《地球上的星星》(2007),到《作死不離三兄弟》(2009),再到今年的《打死不離3父女》,都能使我獲得向上的動力與勇氣。《打死不離3父女》取材自真人真事,描述一個鄉鎮窮爸爸,培訓兩個女兒摔跤的過程。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內含劇透)給我很深刻的印象,願意在此跟大家分享: 片中女主角Getta身為姊姊,比妹妹更早贏得多場比賽,得到很多讚賞,後來還進了國家隊。未進入國家隊前,兩姊妹一直都是由爸爸親身教授及訓練,入國家隊後,爸爸不能再做她唯一的教練,一切訓練由國家隊教練負責。在國家隊訓練中心,再沒有人指定她要按規律生活,她開始接受隊友邀請一同看電視、化妝打扮、留長頭髮等等。以往爸爸為了她們能專心受訓,這一切都是不容許的;離開了爸爸的看管後,她慢慢嫌棄爸爸教導她的一切技巧和規條,後來更為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她竟與爸爸來場摔跤,結果如她所願,她贏了爸爸。可是,接下來她的幾場比賽她都遭到慘敗,她終於看清了,也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在妹妹的鼓勵下,她終於放下面子,親自打電話給爸爸,在電話裏向爸爸大哭了一場。 的確,世界太多看似是合情合理的迷惑,我們很容易便跟隨世界而行。在屬靈生命上,我們從前藉著神的教導、恩典、幫助、帶領,以及傳道同工、導師們的悉心指導,生命慢慢成長了,然而,當我們看似取得了成功,得到了驕人的成績、豐厚的待遇時,就往往會按著我們自己的意願去生活,漸漸離開神。 片中的女主角Getta在一向順利的比賽路上碰上失敗,以致她能看清世界的誘惑,也明白爸爸教導的寶貴,於是,她不單回頭與爸爸修補關係,更再次按爸爸的指導去練習及比賽,最終代表國家站上了國際賽的勝利台。但願我們都學習電影中的女主角與父親的關係,按著父神的心意去生活,常有一顆倚靠、仰望父神的心,在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與主同行。 「你們若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只因你們不屬世界,乃是我從世界中揀選了你們,所以世界就恨你們。」 (約翰福音十五19) 葉翠筠姑娘
今年暑假還有約兩個星期就結束了,感謝主讓我們參與了不同的事奉,也大大經歷主的恩典與帶領。 今年七月中與弟兄姊妹參與了徐小為期五天的暑期聖經班,對象是校內小三至小五的學生,我們不但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小學生,更享受了當中的茶點美食及美好的分享時光。今年又幫忙籌備了16/7的親子同樂日,當天整個過程都由Sunday Teen地的弟兄姊妹預備,有不同的家庭及宣德家弟兄姊妹參與,看到我們為主同心擺上及付出,實在不得不感謝主的看顧,雖然這個聚會人數未有預期般多,但只要是主使用、主喜悅的就足夠了。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SPARK升中同行計劃,這活動由五月開始至今,每主日下午於活動室舉行,吸引了20-30位升中的同學參加,有十多位來自Sunday teen地的弟兄姊妹協助,內容包括認識自己、中學生活適應、生命教育、戶外活動、小組分享時間等,參與者都認真投入,其中更有願意參與主日早上的崇拜及活動的,叫人不得不向上帝獻上感恩。 在上帝的帶領及感動下,少年部會在27/8(下主日)首次舉行音樂劇福音聚會,邀請升中的同學或未有穩定教會生活的朋友參與。這聚會由Sunday Teen地一眾弟兄姊妹籌備及演出,過程雖稱不上是完美無暇,但當中讓我們經歷到一同專心尋求、禱告上帝的喜樂,更再次被主提醒:不是要完美的結果,而是要經歷神的同工及同在。在此邀請大家為此禱告,求主使用佈道會每一位事奉人員;求聖靈在每一個福音對象身上工作,開放他們的心,讓他們看見自己的生命需要耶穌,並願意相信、跟隨主。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12:11-12 葉翠筠姑娘
在剛過去的四月,我參與了兩個營會,第一個是徐小舉辦的小六畢業營,在宣道園舉行,為期三日兩夜(12-14/4),約120個學生參與,有六位宣德堂的弟兄姊妹參與作組長;另一個是宣德堂少年部舉辦的生活營(30/4-1/5),約30位弟兄姊妹參與。 先分享徐小小六畢業營的感動片段,我是第二年參與小六畢業營,而參與畢業營的宣德堂弟兄姊妹大部分都是第一年以組長的身份加入,他們亦是徐小的畢業生,他們犧牲了寶貴的復活節假期,在營内非常投入地與組員們一起談話、一起遊戲,甚至一起打掃,一起洗碗,這是超乎我所想所求的。 參與畢業營的老師們都很看重每個學生能聽聞福音的機會,很關心他們的靈命,他們把握營中的休息時間與學生單對單的分享福音,看見學生們舉手決志信主,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感動,記得當時我曾對陳校長說:「他們年紀還小,不知是真的認真信主,還是一時的衝動呢?」但陳校長對我說:「我們不能保證他們日後不會變節,但此刻的確是神的工作,出於神的感動,我們只是以農夫的角色去栽種、收割,唯有神叫他們成長。」求主保守所有學生都能不單停留在信主的階段,更能在教會繼續成長。現時教會於每主日下午設有升中同行計劃,鼓勵所有升中的同學參與,請弟兄姊妹們為這群升中的同學代禱。 第二個營會就是今年Sunday Teen地的生活營,主題為「德Teen獨厚」,少年人入營後先透過遊戲「可能不可能」去打破過往給自己的框框;參與生活營的少年們可能過往曾邀請朋友、同學返教會遇到困難,希望透過這個遊戲讓他們明白,一個人信主與否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但若我們不把握機會去邀請未信的朋友,他們可能連信主的機會也因此而失去了。從遊戲中,少年人學會了盡力作自己該作的,剩下的交給上帝。 晚上的環節相信是大部分弟兄姊妹印象最為深刻的:我們彼此分享了尼希米建城牆的事跡,並一同重建城牆。聖經記載當尼希米知道猶太人在自己故鄉遭受大災難,被逼迫、被凌辱,並且城門被火焚燒、城牆被人拆毀,因而看見建城牆的需要。這個過程經過很多掙扎,作為酒政的尼希米要放棄高薪厚職和安逸的生活,重返家園;尼希米是猶太人,在波斯裡是被擄的身份,需得到皇帝的恩准才能有安定的生活;如今要突破自己的安舒區,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日尼希米禱告神,祈求神施恩,然後爭取機會主動向皇帝提出請求,最後他倚靠神,盡力做他可以做的事,結果作成了這重建的工作。透過尼希米建城牆的事跡,使我們明白神賜給我們各樣的恩賜、才幹,我們也要學習突破自己的性格限制去被神使用。 這兩個營會清楚給了我一個信息:就是「一個也不能少」。我在營會中也曾和少年人分享過,他們中間無論曾否參與過教會聚會,無論是否信主,在我眼中,他們都是神所寶貴的、所愛的,而且每一個我都會放在我的心上。願神繼續使用這兩個營會的信息,讓每個少年人明白並接受祂的大愛。 葉翠筠傳道
復活節當天,每個基督徒都應當認真思考一個問題:「耶穌真的復活了嗎?!」 從約翰福音20:1-18中,我們看見有三個人物的出現:抹大拉的馬利亞、彼得,還有耶穌所愛的門徒。即使同一個場景出現在他們三個人眼前,但他們卻有不同的反應。抹大拉的馬利亞在耶穌死後的第三天清晨天還沒有亮時,她就到耶穌的墳墓去,當他一到耶穌墳墓的時候,看到墳墓入口的大石頭被輥開了,她第一個反應是耶穌的屍體不見了,她看都沒有進去看一下,就認為耶穌的屍體不見了,然後就趕快跑去找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門徒。當他們聽到消息後,也就馬上跑到墳墓看個究竟。彼得看見耶穌的裹屍布,卻看不見耶穌復活的信息。耶穌所愛的門徒也看見了裹屍布,可是這門徒只知道有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而抹大拉的馬利亞則在接下來的過程中經歷思想和生命的改變,因為她是第一個遇到復活的耶穌的人。最初馬利亞以為耶穌的屍體被挪去了,可是後來耶穌充滿愛的呼喚,讓馬利亞改變了。她不再悲傷,也不再膽怯,而是喜樂地、勇敢地,為耶穌做見證。 我們信仰的成長也一樣,或許我們跟隨耶穌已有好幾年,可是對耶穌認識的程度卻有不同。我們可能會好像彼得一樣,不明白聖經所教導的,看不見背後的信息,也看不見生活中所經歷事情背後的信息,甚至有時更會懷疑。我們也可能像耶穌所愛的門徒一樣,對上帝的話,或對所經歷的看得深一點,體會多一點,可是也還不能全心全意。我們也會好像抹大拉的馬利亞一樣,遇見了復活的耶穌而經歷生命的改變,因為親眼看見了復活的主,不論是思想還是生活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同一個場景,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意義,2017年的復活節,復活的主對你來說有何意義呢?是頭腦上的認知?還是刻骨銘心徹底的改變呢?但願每年復活節都給我們有不同的提醒,讓我們從馬利亞的反應中學習,因為耶穌復活的大能,在日常生活中經歷耶穌改變生命的平安和喜樂,也立志在生命中努力為復活的耶穌做見證,讓未信的人都聽見耶穌復活的大好消息,以及耶穌在我們個人的生命裏所成就的一切奇妙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