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雄牧師
我從一個不知道如何做一個基督徒的人,到學做一個基督徒,一個門徒,一個傳道人,到今天成為一位牧師。感謝主,祂安排了很許多牧者在我身邊,教導我如何做一位牧者。眾多的牧者中,我特別提到四位牧者,並不是其他牧者對我沒影響,只是篇幅有限,無法盡談。 第一位是我母會的蕭壽華牧師,從他身上我學會了謙和,他是一位對我影響很深的屬靈領袖。 第二位是梁家麟牧師,他豪邁的笑聲和對神的那份真都使我難忘。 第三位是陳一華牧師,我最欣賞他對對同工的關愛及信心。記得錦繡堂第一次辦全教會生活營時,我是負責同工,入營前一天竟掛起了三球風球,生活營舉行當天早上還未能決定是否可以按計劃入營。當時我只好問顧問牧師陳牧師意見,陳牧師笑著對我說:「你決定吧!」這個重大的全教會活動他竟然可以交給我來決定!最後,感謝主!全教會按計劃入營,最後大家都能盡興而回。 第四位是張美薇牧師,她是位處事週詳、巨細無遺的好牧者。 他們四位都有很好的生活見證,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我盼望繼續向他們四位學習,但卻不要成為「四不像」。 當我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真的覺得自己「不太像人」,但又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越來越「似番個人」。神最初創造的人,是有神的形象的,可是人犯罪,不甘於做一個人,不願意順服神的安排,離棄了神,人就開始活在黑暗中,與神隔絕。感謝主,神愛我們,祂不願意我們就此下去,祂讓耶穌基督,就是神的獨生子,成為人的樣式,為要代替犯了罪的人去受罰,最後死在十字架上,人只要相信神這個獨特的安排,他的罪就可赦免,並且可以與神重建關係。靠著住在我們裡面的主耶穌,我們可以變回一個人,一個神最初創造的人。若是這樣,這個人應該是與其他的人不同,對於其他的人,特別是還未相信耶穌的人,他真的不像他們,不像「一個人」。他會週日返教會,參加團契,常與其他基督徒交通,每頓飯前作謝飯祈禱,也常常禱告,開口閉口都感謝主,愛心「爆棚」,常常奉獻,常要去什麼短宣,更傻得要舉家移民,明明已在香港安安定定地生活,但竟然選擇在兩個孩子還小時去到人生路不熟、又語言不通的泰國,真是「攞苦來辛」,這完全不是一個正常人的想法! 我想一想,我真的「不似一個人」。 保羅說:有人會想他是狂,但他卻知道,現在活著的不再是他,乃是基督在他裡面活著。 我相信,許多從少就認識我的朋友、同學、甚至是我的家人;他們一定想不到,我今天會被按立做牧師;就連我自己也未想過。 或許你會覺得我「不似人」,又或許我越來越「像個人」。「是不是人」,對我來說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我正在一條走向盼望的路上,並且這條路有主同在,這條路不是天色常藍,但卻滿有恩典。 我究竟「是人?!不是人?!」 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何智雄牧師
在宣德家事奉了約十二年頭了,有些弟兄姊妹已是多年的朋友,但有些肢體卻是對我較為初淺。所以在這兩次的牧者之言,我把我在2009年按牧時的分享從新編輯,盼望可以令到大家更了解我是一個怎樣的一個人?或是,我不是人?! 在一次與弟兄姊妹飲茶的時間,有一位姊妹看見我不斷地關心坐在鄰座兄弟姊妹的兒子,又看見我今天表現得很開心,她就向我說出一句說話:「今天看你「似番個人」!」 我心想,這不是說:我平時「不是個人」?當時心裏有點不舒服。但細想,我平時給她們的感覺是如何的呢? 有時我會很嚴肅,不作声,好像在想些什麼; 有時我會很「長氣」; 有時我會表現得很感性; 但一上台講道、教主日學時,就好像是另一個人; 有姊妹曾對我說:在短宣時,就可以看見何先生開心的一面; 有時會看見我和太太拖手,拍拖…. 有些人看我好像一張白紙,好聽的是單純,但又可以是「中年男人戇居居!」。 為何呢?有時我會祈禱,我常常說,不要讓自己對自己講多過五分鐘。所以,當大家在街上看見我,有些特別異樣時,我可能是與神對話,有興奮、有不明、有掙扎…… 有時我想,我真的不似一個人,可能是因為我一直都未懂得做一個人! 我出生於一個大家庭,父親在我早年時已離世,媽媽要獨力照顧我們八個兄弟姊妹。因此,我的姐姐很早就要出外返工,賺取生計。因為我排行第六,所以,我很幸福可以有書讀,由小學直至理工畢業。之後,開始工作。 我要在此,謝謝我媽媽、我的姐姐、我的哥哥、還有與我成長的弟弟。 因此,當我從理工學院畢業時,可以說,我是不知道如何做一個男人、如何做一個人。所以,當我遇見我的太太,認識、拍拖、結婚。進入婚姻階段開始時,都有不少的適應,不少火花。回想時,我會問太太,為何她會選擇和我一起呢?她的回答令我感到意料!她說:「第一眼,就看到你裡面很有潛質。」 我要在此,謝謝我的太太,她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鼓勵。 感謝主,結婚後不久,我們就認識主,並相信主耶穌。我從聖經真理當中,開始學做一個男人、一個丈夫。 待續…… 葉翠筠傳道
復活節當天,每個基督徒都應當認真思考一個問題:「耶穌真的復活了嗎?!」 從約翰福音20:1-18中,我們看見有三個人物的出現:抹大拉的馬利亞、彼得,還有耶穌所愛的門徒。即使同一個場景出現在他們三個人眼前,但他們卻有不同的反應。抹大拉的馬利亞在耶穌死後的第三天清晨天還沒有亮時,她就到耶穌的墳墓去,當他一到耶穌墳墓的時候,看到墳墓入口的大石頭被輥開了,她第一個反應是耶穌的屍體不見了,她看都沒有進去看一下,就認為耶穌的屍體不見了,然後就趕快跑去找彼得和耶穌所愛的門徒。當他們聽到消息後,也就馬上跑到墳墓看個究竟。彼得看見耶穌的裹屍布,卻看不見耶穌復活的信息。耶穌所愛的門徒也看見了裹屍布,可是這門徒只知道有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而抹大拉的馬利亞則在接下來的過程中經歷思想和生命的改變,因為她是第一個遇到復活的耶穌的人。最初馬利亞以為耶穌的屍體被挪去了,可是後來耶穌充滿愛的呼喚,讓馬利亞改變了。她不再悲傷,也不再膽怯,而是喜樂地、勇敢地,為耶穌做見證。 我們信仰的成長也一樣,或許我們跟隨耶穌已有好幾年,可是對耶穌認識的程度卻有不同。我們可能會好像彼得一樣,不明白聖經所教導的,看不見背後的信息,也看不見生活中所經歷事情背後的信息,甚至有時更會懷疑。我們也可能像耶穌所愛的門徒一樣,對上帝的話,或對所經歷的看得深一點,體會多一點,可是也還不能全心全意。我們也會好像抹大拉的馬利亞一樣,遇見了復活的耶穌而經歷生命的改變,因為親眼看見了復活的主,不論是思想還是生活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同一個場景,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意義,2017年的復活節,復活的主對你來說有何意義呢?是頭腦上的認知?還是刻骨銘心徹底的改變呢?但願每年復活節都給我們有不同的提醒,讓我們從馬利亞的反應中學習,因為耶穌復活的大能,在日常生活中經歷耶穌改變生命的平安和喜樂,也立志在生命中努力為復活的耶穌做見證,讓未信的人都聽見耶穌復活的大好消息,以及耶穌在我們個人的生命裏所成就的一切奇妙的事。 吳開甜傳道
「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這句話對很多基督徒都不太陌生,是彼得與復活的耶穌對話之中一句值得反思的金句。 當主的門徒聽到耶穌預言祂要受許多的苦,就是宗教領袖的羞辱、鞭打和處死,並且三天後復活,大家便開始爭論誰為大。雖然耶穌再三教訓他們為大的要服侍小,為首的要作眾人的僕人,但他們似乎仍未明白這話的意思。彼得曾三次在人前不認耶穌,反映出他與主的關係並未到可為主作犧牲的地步。故此,當彼得被復活的耶穌三次問他愛主的心有多深時,彼得知道自己對主的愛實在不能再實牙實齒地說可以為主犧牲自己的生命;然而耶穌三次清楚告訴彼得要跟隨主和牧養祂的羊。可是當彼得看見主所愛的那門徒(傳統解經家認為是使徒約翰),便問耶穌那門徒將來如何?當時耶穌便斬釘截鐵地對他說出以上的話。 從以上主耶穌與彼得的對話中,明顯看出彼得仍要與約翰作比較,甚至要作競爭!今天,我想我們很多基督徒都有類似彼得的表現:雖不至於競爭什麼地位或權柄,但往往潛意識會與某些肢體作比較,甚至會替別人作比較。例如:為什麼我的事奉如此繁重和苦困,某人卻安逸地過每一天?為什麼他受那麼多人的愛戴,而我每天都盡心事奉,卻換來不少抱怨?為什麼他不用太勤奮便取得榮譽學位,我的兒子每夜挑燈夜讀卻考不上理想的學府,實在很不公平!為什麼張三的太太長得美艷迷人,又品學兼優;但李四的太太像醜小鴨,又整天吵鬧不休?我相信類似的想法很多人都曾出現過。 出現以上的心態相信是因為人內心對某人的表現不能接受,又或感到受到威脅或被輕看,在比較之下,看到自己的不足或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因而產生嫉妒、競爭,批評等反應。其實很多時對方內心根本沒有像那人所想到的那樣瞧不起自己,又或對方沒有要與自己作比較或爭寵,只是因著一些客觀因素,引至那人內裏不真實的感受或情緒。那些因素可能是旁人把他們作比較,例如以色列女子歌頌大衛和掃羅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唱者是把他們兩人作比較,這導致掃羅把這句話看成百姓要擁立大衛作君王,再加上民間傳聞神立大衛作王,因而挑起掃羅對大衛的防範與殺機。 求主幫助我們,把耶穌對彼得說的那句話:「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吧!」作深層的反覆思想,究竟耶穌要我們明白什麼真理,我們要怎樣調校那份易作比較的心思?求主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不讓不平安和不正確的意念誤導我們純潔的思維,再求主賜我們智慧懂得分辨善良和邪惡的意念,認定我們一生的果效和成就只向主交代,只要緊緊地跟隨耶穌的腳蹤前行就是了。禱告乃靠拯救我們生命的主基督耶穌聖名求,阿們!!! 郭鴻標牧師
I.引言 今年3月有機會訪問新加坡一間有數千會友的教會,我覺得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並不是為了追求人數倍增;而是要成為合神心意的教會。這教會有4個異象:有活力的敬拜、心裡火熱、同心合一、有策略的領導。 II.有活力的敬拜 有活力的敬拜的前題是弟兄姊妹之間有關係密切的「關心小組」(Carecells),整間教會有不同的小組,由靈命成熟的弟兄姊妹擔任「組長」帶領,三個小組由一個「區長」管理,「區長」也是靈命成熟的弟兄姊妹,「區長」與「組長」都是由一個「區牧」牧養帶領,「區牧」是傳道人。各區的劃分可以按年齡,或其它方法進行。小組的作用是激發人渴望經歷神,追求靈命成長。弟兄姊妹有活潑的屬靈生命,才有活力的敬拜。我們可以從門徒訓練的角度理解小組,弟兄姊妹參加小組目的就是成為門徒。 III.心裡火熱 心裡火熱的原因是有異象,這並不是人的想象;而是按耶穌基督的眼光看世界,為耶穌基督觸摸這個世界。觸摸世界、關心世界、改變世界並不是最根本的地方;而是要看見神榮耀在世界彰顯。基於渴望經歷神,教會的領袖心裡火熱要完成神普世的計劃。教會不斷差遣人建立教會、堅固教會。所以,宣教、差傳並非教會一種事工;而是讓神榮耀在世界彰顯、讓神的旨意在世界實現的方法。 IV.同心合一 要維持數千人的同心合一並不容易,人性有反叛的罪性,好爭鬥、好權力、不聽意見、任意妄為、不承認錯誤…等試探,隨時在教會種下分裂的種子。任何教會的領導層必須互相信任、互相守望。從人的角度來看,人多就自然意見多、期望多。不過從神的角度看,只要教會的領導層重視神的旨意,同心謙卑尋求,靠著聖靈的力量就可以辨別神的旨意。 V.有策略的領導 信徒培訓的目標是領袖培訓,任何課程、牧養,都是指向領袖培訓,培養一個被聖靈充滿的領袖。教會需要更多被聖靈充滿的領袖,我們應該期望更多弟兄姊妹能夠獨當一面,希望教會有更多人才。這些被聖靈充滿的領袖可以選擇在教會服侍神,或者在社會服侍神。無論精力放在教會或社會,大前題是為神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VI.如何學習其它教會的經驗? 每一間教會都不同,不能夠簡單地照單全收。不過,我覺得有4點值得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