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景平傳道
2023年將近告終,各界都對本年一些觸目的人和事作出總結。時代雜誌也選出本年的「風雲人物」(Person of the Year)。本年度的風雲人物由泰勒絲(Taylor Swift)獲選,讀者或許對這位藝人認識不多,但她卻是筆者其中一位欣賞的人。筆者認為若說她是藝人,似乎忽略了她的其他成就。 這位33歲的女士,出道已有16年(17歲已經發表作品),《love story》成為她其中一首著名樂曲。她這次獲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是九十六年來首位單獨獲選的藝人;她的的對手殊不簡單,包括每位女孩夢寐以求的「芭比娃娃」,甚至新任英國君主查理斯三世,也敵不過這位小妮子,可想而知,這位女子是如何厲害! 泰勒絲厲害之處,在於她的作品雖然充滿鄉村風味,卻能以簡單的旋律、貼近生活的歌詞,牽起聽眾心底的悸動,她創作的輕快的流行曲調常成為人快樂的來源,讓人翩翩起舞。泰勒絲的音樂天賦在她的作品中表露無遺,甚至引發起人們研究她的作品中的歌詞背後存在的教育及文化意義,美國甚至有幾所大學開設「泰勒絲研究」,去探究泰勒絲的影響力如何擴展成一種文化現象。 我們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年青小女孩竟可以引發出一種文化現象,影響到現實世界中的人!但原來我們卻早已認識一位,比泰勒絲厲害很多倍的人物。這個人用自己33年的人生,去闡述一個關乎每個人生命的信息,又行使出一個個叫人意想不到、令人驚訝的作為。祂所做的平凡卻獨特,但不被這世界接受,接受祂的人一般只是凡夫俗子,君王領袖卻對祂所作的視而不見,甚至為了祂對世界的影響竟想把祂置之死地。祂的作為扭轉了世界,祂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世間如何高等的學府,智慧怎樣過人的學者,都想不出所以然來,只能說是「恩典」。 「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二11) 這位我們早已認識的人物,「許多人因祂驚奇;祂的面貌比別人憔悴;祂的形容比世人枯槁。」(賽五十二14) 但是卻帶來驚天動地的改變。 今天就是了!你準備迎接祂了嗎? 譚景平傳道
牧職有年,每一個牧者或會建立了一套自我的工作模式。這些模式並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現的,而是日積月累,一點一滴的演變出來。筆者在神學進修期間,眼見不同同學 (現在的傳道同工)學習的模式大不同:有的在第一課已留意該學科的學習目標、功課要求、繳交日期等,並會即時記在日程表中;有的卻不為所動,淡然處之。時候到了,前者當然準時完成,後者往往因為落後進度,狼狽不已。這種情況常令筆者費解:功課的要求是早已訂下的,為何最後落得如斯境地? 為此,筆者也不便多說,然而這種時間管理模式,也值得信徒借鏡。 傳統管理學一般以「緩、急、重要、非重要」來分類,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明白,「重要而緊急」的事情一定應優先處理,正常情況下絕不會視而不見。然而當人將不同類型的工作錯誤地混雜處理的話,結果必會迥然不同。 你可能會說:分配工作的先後次序,應該按「重要而緊急」、「重要而緩」、「不重要而緊急」、「不重要而緩」的次序來處理。只是,若事事都編入第一項,那麼大家都會忙死了;若每樣事情都放在最後一項,和你共事的就會氣得七竅生煙。筆者先「戴頭盔」一下:當然各人都可按自己的喜好做事,但卻需謹記《聖經》的教訓:「我們各人務必要讓鄰人喜悅,使他得益處,得造就。」(羅十五2) 筆者要說的是,各人按自己的步伐完成事情是沒有錯的,然而若是活在一個群體裡,就必須明白彼此配搭的重要,缺乏同一的步調,效果往往事倍功半。當天哥林多教會所要學習的,是屬靈恩賜的配搭,整個群體所領受的,都因有異象支持而堅持到最後,若是混亂了緩急先後,往往會辜負了大家的付出;即使意念再好,異象如何明顯,群體都難以盡心竭力,全力以赴,更難有好果效。「各人的工程必將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顯明,有火把它暴露出來,這火要試煉各人的工程怎樣。」(林前三13) 宣德家進入第二十一年,過去雖然曾經歷驚濤駭浪,幸而大家仍然同心。讓我們不要因為錯誤的時間管理而錯失遍傳福音的契機,讓我們好好把握時機,迎來更好的收穫。 譚景平傳道
最近看過一篇校園報導,久久不能忘懷。 某校為小一新生及家長舉辦一個生命培育的正向課程,其中一個部分提到「選擇」和「努力」兩者之間,何者更重要?有說:「沒有最好的選擇,只有最合適自己的選擇。」文章引述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肯.羅賓森 (Ken Robinson) 提出四個關鍵問題,能讓我們找出自己要過的人生: 關於天資:甚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 關於熱情: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 關於態度:你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未來? 關於機會:如何為你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因此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人生是所有選擇的總和。 筆者想到,人到了某個年齡,人生已經差不多成為定局。所謂的「死就一世,唔死就大半世」,難道在信仰上,我們也相信這一套嗎?若是如此,年老的初信者,豈不就是叫他/她老來不用做甚麼,反正信與不信,甚麼也已成定局?別的不說,成人信主實在是很艱難,因為「人生經驗」太豐富了,學業、事業、婚姻、家庭等,要達成的早已達成,要錯失的或許已錯失,甚至可能經歷了「二次傷害」!你叫他/她在信仰上還有甚麼指望呢?有弟兄對筆者說,自小已一直與某兄弟分享信仰,可惜至今毫無寸進,感到氣餒不已。 羅賓森的分享,縱然只是提出人要怎樣過自己的人生,筆者相信,套用在信仰上,也有類同的地方。 關於「天資」:筆者相信,上帝給予各人恩賜也有不同,你發現了你的恩賜是甚麼嗎?不要說沒有恩賜,而是應該問,為甚麼我沒有將恩賜發揮出來?廣告也有說:多鋒利的刀,久了也會生銹!沒有發揮的恩賜,上帝會因此收回,只有願意尋求祂的,上帝才會額外的施恩給他/她! 關於「熱情」:有哪件關於信仰的事,令你充滿活力?是傳福音嗎?那你應該多作佈道工作,邀請慕道者認識福音;是敬拜嗎?那你是否應更投入在崇拜中,口唱心和、甚至手舞足蹈的敬拜呢?是事奉嗎?那你參與事奉的態度當如何 ? 是坐言起行,言行一致,還是心口不一,口說就是? 關於「態度」:你對信仰的態度,足以成為別人親近主的阻力抑或助力?常聞說基督徒的行徑,會令人抗拒或接受福音,你是前者,還是後者? 關於「機會」:機會,是預備給有準備的人!為你的信仰,你準備了多少? 最近聽得最多的是:看看上帝的心意吧!等候祂的心意吧!「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20) 聖經不是明明白白把上帝的心意寫了出來嗎?心意早已表明,問題是:你的手動了嗎?你的腳動了嗎?你的信仰人生,已成定局嗎? 譚景平傳道
說起西班牙聖家堂、意大利 (或稱梵蒂岡) 聖彼得大教堂、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大家只道是旅行的景點。屬靈一點,就想到是基督教的歷史等云云。當然這些享負盛名的教堂,人生總想會去一次「朝聖」,焦點也集中在它的宏偉壯觀、歷史悠久等。至於說到這幢建築物背後的故事,一般信徒也許搭不上咀呢! 筆者想起曾看過一本書,叫做《世界教堂建築巡禮:一個建築學者的朝聖散記》。作者是一位在東京修讀建築的博士,同時也愛在世界各地遊歷。在從事建築現場體驗及生活美學實踐的工作之餘,也持續透過翻譯、寫作、策展的方式,來分享當代建築美學與藝術中的福音。筆者愚昧,作家筆下的教堂,泰半 (其實是大半數) 也未嘗踏足,然而透過作者筆下的描述,攝影鏡頭下的捕捉,讓筆者也能一開眼界。 人們對教堂的傳統觀念,是高大宏偉,巍峨莊重,一踏進此間,彷彿就與外面的大千世界驟然決裂。也難怪大家興此想法,即使彼得在山上見到耶穌登山變像,也這樣想:「我們在這裡真好!」(可九5) 當然這是建築師的心意,也可使我們透過建築,思想上帝的神聖。 事實上,「神啟發著建築師與藝術家,呼召他們來建造教堂或敬拜神的地方,即有著神同在的居所。進到一棟教會建築,能幫助我們理解在這個實體的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向度存在:建築所要溝通的,是我們需要以信心來看,因為永恆的造物主並無法以科學來解釋。」( 台南晨光教會顧約翰牧師的介紹) 今天,我們踏足的教堂 (或者教會),雖然未必是「座堂式」的建築,未必有高聳入雲的樓底、彩繪的玻璃窗格、莊嚴的風琴鐘聲,然而上帝的神聖並沒有因為這些建築而被阻礙。恰恰相反,「主在聖殿中」正正是大家每次踏進崇拜場地時應有的心理預備。「外行人」只是透過個人的領會,運用他的構思和技術,加上使用不同的物料及其他輔助技術,營造對上帝神聖的想望。筆者其實也不應稱對方為「外行人」,事實上,一個人願意思想上帝的神聖,他就是「內行人」,是自己家裡的人,因為他願意上帝的光,照在他生命的深處。 你也願意在逛教堂的時候,透過陽光照射教堂的玻璃窗格,讓光照在你心裡面嗎? 譚景平傳道
猶記得筆者六月曾以《AI》為題撰稿,近日閱讀電子報,也想再次回應一下。 科技先進,紙本的報刊漸次式微,電子閱讀逐漸取代紙本閱讀。筆者最近閱讀了一篇文章,可讓讀者一窺牧者預備講道之一二。 文章表示,即使較為保守的牧者,也開始嚴肅面對AI生成的講章以及AI講道對會眾的影響。不少學者也點出,AI缺乏身體、情感和同理心,編製出來的講道質素有限,然而這些限制在技術上,終有一日可能突破。文章反而指出,AI在數據及標記所帶來的社會偏見、壟斷,以及缺乏靈性等缺點,其實也是人類自身同樣正在面對的困境。君不見講壇上的宣講,「罐頭式」、「客製化」的情況,甚至「離地」(即脫離現實) 的提醒,往往令人哭笑不得,「何不食肉糜」?(筆者按:對事物沒有全面認知,也指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對別人的處境或行為妄加評論或建議。) 更有甚者是將個人的偏見、自身的慾望寫進字裡行間內,變成個人主義的宣傳,以此凌駕聖言的教導。 筆者也借機在此自嘲一番,時間的限制往往是講章未能完善的充分理由。儘管讀者對於某些經文耳熟能詳,牧者亦可能在無數先賢先聖的宣講經驗中匍匐而行,然而筆者要說,講道其實不是一人之事,整個講章的預備就是如此。講道是牧者從上帝的啟示領受後的再次宣講,除了分解真理之外,也要讓特定會眾能夠有效領受,要達到此效果,牧者就必須貼近每個人的生活與處境。對牧者而言,要認識真理,除了自己的屬靈質素之外,也需把講章的撰寫建立在眾多牧長前輩和前人的屬靈領受上;至於要認識會眾的文化處境,除了牧者每週與會眾互動之外,也仰賴牧者設身處地的體會。 你會說:現今科技進步,選擇「非人性」化的講道也是無可厚非。其實不只是現代的你我,舊約的以色列人更是比我們先走一步。「在那裏,你們必事奉人手所造的神明,它們是木頭,是石頭,不能看,不能聽,不能吃,不能聞。」(申四28) 他們寧願選擇「與他何干」的「神明」,也不願倚靠與他們逾越死亡、渡過紅海、跨過曠野的上帝。他們窮一生之力,究竟在追求甚麼?是一份真摯的關係,還是那一份虛幻、自擬的滿足? 一個牧者的本分是做好與人 (會眾、共同事奉者) 和物 (上帝創造的世界) 的連結,若AI可以補足當中一些人的角色與功能,有何不可呢?反觀牧者只靠自己憑空就產出的講道,透過抄襲或依賴「罐頭式」的講道,未必達到講道的目的,甚至塗抹了原有宣講的神聖。 試問讀者們,你會如何選擇?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九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