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標牧師
I. 重視聖經與聖靈 台北靈糧堂自稱是福音派教會,重視聖經與聖靈。在追求聖靈更新的時候,必定回到聖經的靈糧裡。靈糧堂的核心價值是:聖潔、更新、平衡、合一、外展、僕人、國度。筆者集中平衡、合一、國度三點。平衡的意思是聖靈與聖經的平衡,聖靈、聖經與聖潔的平衡。合一從個人與神合一,到家庭、教會、眾教會的合一。國度的意思是教會要成為國度轉化的教會,教會存在的目的不是為自己增長;而是讓神的國度降臨,轉化國家。 II. 成為使徒性教會 台北靈糧堂要成為使徒性教會,意思是 被差派、具國度思維、推動教會合一。牧養理念是訓練門徒,一批願意跟隨神的人。牧養基本單位是小組,在教會及職場上一起學習。 III. 三大具體目標 靈糧堂三大具體目標是:弱勢轉化與職場轉化,家庭事工,宣教植堂。靈糧堂要成為使徒性教會,目的是帶出對外影響力,轉化社會,讓神的公義彰顯,讓城市不再有貧窮、不再有欺壓、不再有暴力。 IV. 五重職事 靈糧堂重視五重職事的恩膏:使徒、先知、傳福音、牧師、教師。五重職事的特徵是合一的見證、恩膏的服事、地土的轉化,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具備這五種恩膏的教會領袖,必須謙卑、彼此相愛,才能帶來教會合一。 V. 多元化的執事崗位 台北靈糧堂領導架構中執事十分重要,傳道人提名執事,由聖工聯席會議審核,公佈全會眾一個月,不需投票。有反對才處理。任期三年。執事分四組:財務、策略、人事、專案。執事分三類: 牧養類、職場類、事工類。顧問執事、資深執事屬年長一輩。 VI. 設立褔音中心 褔音中心由主責傳道負責,不一定是被按立的牧師。福音中心主責傳道的職責:關懷、牧養、探訪。講道不是重點。講員為褔音中心主責傳道提供講章講解,為褔音中心主責傳道增加例子。講題除了書卷為主外; 亦回應時代議題。 VII. 有甚麼地方我們可以學習? 筆者覺得台北靈糧堂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1)五重職事的恩膏配搭: 使徒、先知、傳福音、牧師、教師。這個次序並不表示職事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按恩賜、位份來服侍。權柄用來服侍人, 而不是命令人。以弗所書5種職份的目的是成全弟兄姊妹。無論時代如何轉變,教會更新復興必須回到初代教會功能。 (2)成為使徒性教會意思是成為被差遣的教會,門訓小組是使徒性小組,即被差遣的小組。教會應該推動門訓小組。 (3)三大具體目標是:弱勢轉化與職場轉化,家庭事工,宣教植堂。教會應該加強職場牧養,強調職場轉化。教會應該加強家庭牧養,推動社區轉化。教會應該積極推動宣教植堂。 VIII. 國度性服侍 台北靈糧堂在世界各地開設分堂,將影響力帶到世界不同角落。她們有「靈糧國際國度治理小組」與「董/執事會」屬同等權力層次,管理整個教會,下一層有「靈糧國際使徒性網絡」,可見台北靈糧堂對國度性服侍的重視。我覺得應大量開辦褔音中心,由沒有受過牧養訓練的信徒領袖帶領,好處是信徒的數量可以增加;但是牧養和教導方面就只是最低限度。這樣的做法是否過度擴張,就需要進一步研究。另一方面,若果教會的分堂眾多,教會有如「跨國企業」,日後如何管理與維持呢?這些分堂有沒有獨立的時間表呢?國度性的教牧團隊何時真正退下來呢?筆者認為每一間教會都不可能完美,總有她的好處與弱點。筆者覺得教會追求健康增長,可以開放地學習; 但不一定完全照抄。 評論已關閉。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一月 2025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