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標牧師
聖殿作為萬國禱告的殿的出處是以賽亞書56:7:「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他們的燔祭和平安祭,在我壇上必蒙悅納,因我的殿必稱為萬民禱告的殿。」。神設立聖山和聖殿,是為了萬族萬民的,這是神的心意和應許。當耶穌潔淨聖殿的時候,引用了以賽亞書56:7的經文,再加上一個時代的解讀,馬太福音21:13:「(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 2月18日講道的主題是「重建聖殿」,接著有宣教士分享,然後何智雄牧師提出在宣教工場的石頭地上「重建聖殿」。這個想法帶給我很多衝擊,因為我沒有那麼偉大,沒有那麼寬宏的氣魄,我覺得在神學教育和教會牧養事奉外,參與「中歐基督使團」事奉已經是我的突破,其實我也參加了一個聖經世界觀的群組,定期參與會議。2018年組織「德國宣教奉獻團契」,又增加了事奉的責任。在這樣的處境底下,神感動我組織「中歐基督教與文化網絡」,我覺得已經踏出信心的一步。我一直聯繫香港牧者與信徒領袖關心歐洲的需要,我認為自己是橋樑的角色,只是在旁邊鳴鑼響鈸,在曠野呼喊:「為主預備道路。」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小人物,只是配搭別人完成更大的事。2018年的領受是「復興香港教會,推動普世宣教。」我的想法是鼓勵有心人到歐洲宣教,我只是信差;並不是甚麼屬靈領袖。 何智雄牧師提出在宣教工場的石頭地上「重建聖殿」的說法,對我有很大影響。我把領受與宣德家牧者與執事們分享,因為我愈想下去,心裡愈覺得擔子太大。「復興宣德家」已經不容易,「復興香港教會」更加困難重重。「復興歐洲教會」更加是另一個困難,這是我這樣的小人物有資格說的話嗎?我看見三座高山,按人的能力,根本沒有可能攀越過去。 不過,我心裡面真的有一種不要抱著維持教會運作而事奉的想法;但是我又沒有那種為主幹大事的雄心。我不願意將事奉個人化、私有化;我希望我參與的事奉團隊,能夠吸納更多比我優秀,比我更加有能力、更加有恩賜、更加愛神的同工。「成功不需要有我」是我的事奉態度和原則。 我憑信心行出一步的禱告是「復興宣德家」,重點不是人數增加,因為在神眼中這是極小的事。更重要的是宣德家成為「萬國禱告的殿」,意思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讓各民族、各種文化背景的人來敬拜禱告;第二方面是為各民族、各種文化背景的教會復興禱告。基於宣德家成為「萬國禱告的殿」的復興異象,2018年開展普通話事工是發展的重點。2月18日崇拜後弟兄姊妹邀請我到他們的家,他們表示願意開放家庭作團契聚會和祈禱會之用。若果神許可,希望除了教會祈禱會外,家庭團契和住在附近的弟兄姊妹可以自發舉行祈禱會,為「復興宣德家」祈禱。對我來說,「復興歐洲教會」是我的抱負;您們的抱負可能是「復興中國教會」、「復興東南亞教會」、「復興非洲教會」、「復興南美洲教會」……,若果我們沒有一個強大的屬靈後盾,我們怎能夠走得更遠呢?所以,我們要「復興遠方的教會」,首先要由自己的教會做起。願主祝福各位,阿們。 評論已關閉。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十二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