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標牧師
以賽亞書49:5記載:「現在祂說: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這段經文是第二首僕人之歌的一節,重點是復興與作萬國的光。這段經文提醒我們,神僕人蒙召是復興神的子民與宣教。我們參與香港教會牧養,有責任復興教會,推動普世宣教。 復興教會 一些教會普查結果顯示,教會增長陷入「瓶頸期」,人數下跌。雖然教會有佈道工作,佈道會有人決志信主,每年亦有人受浸加入教會,但是教會整體人數沒有增長。這種現象反映信徒流失是一個嚴重問題。信徒流失的原因很多,例如為了兒女讀書而搬家、移民、被派到外地工作……等。也有可能是信徒對教會的牧者、領導層不滿,又或者在教會中遇到人際衝突,或對弟兄姊妹失望,因此離開教會。 無論如何,我們需要努力讓教會成為屬靈的家,令每位家員有機會參與發表意見,提出問題。「歸屬感」的形成是雙向的,牧者與信徒領袖需要有廣納人才的心,弟兄姊妹也要有信任和支持牧者與信徒領袖的心。很多弟兄姊妹期望教會有方向,宣德家已有五年計劃,現在正按步就班落實。感恩我們的青成群體已形成,少年和兒童群體穩定成長,堂校福音工作在進步中,我們的牧者團隊與執事團隊也開始有「隊型」,還有其它部份都穩定發展,我們實在感恩。 2018年較重要的新事工應該是普通話事工,感恩張美薇牧師願意帶領宣德家的普通話事工開展,筆者在德國期間體驗文化差異,除了德國人朋友外,很自然與華人走在一起。雖然香港與大陸兩地相連;但是文化差異仍然存在。在香港講普通話的人可以適應「廣東話文化」,不過要表達深層的意思,可能還是用普通話較好。若果宣德家能夠讓講普通話的人可以在香港有「家」的感覺,我們便做了一件美事。 剛才提到宣德家一些年齡群組穩定下來;不過我們的成人群組需要更新,我們的家庭團契、弟兄團契需要強化。請容許我提出一個疑問:「究竟團契聚會是否一定要牧者參加呢?」如果牧者能夠參加團契聚會是好的,對弟兄姊妹的牧養有好處,不過,牧者如何關顧那些沒有參加團契的弟兄姊妹呢?當團契人數增加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分團」,我們需要更多的團長,如果大部份弟兄姊妹覺得自己只是被牧養,總是覺得不能承擔更大的屬靈責任的話,這也反映教會需要復興,弟兄姊妹需要被復興。近年很多教會推動「門徒訓練」,目的是幫助弟兄姊妹屬靈生命成長。有些教會用「大團小組」模式,牧者訓練組長,定期預先查考聖經,然後由組長帶組員查經。 筆者的領受是:若果神的心意是復興宣德家,我們面前的目標是復興宣德家的成年群組。我們需要祈禱,讓我們一同領受神的心意。筆者覺得改動架構需要時間;但是培養有事奉心志、有使命感的弟兄姊妹是當前急務。如果牧者沒有心意更新而變化,弟兄姊妹沒有心意更新而變化,教會生活只能夠停留在維持的局面。求主的聖靈更新復興宣德家,阿們。 Comments are closed.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一月 2025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