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映潮傳道
「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 境內剩下的人若還有十分之一,也必被吞滅,像栗樹、橡樹雖被砍伐,樹墩子卻仍存留。這聖潔的種類在國中也是如此。」(以賽亞書六章9-10、13) 「...『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六8) 這段的經文必然是耳熟能詳的經文,因為這經文常用以作激勵,叫人慨然感受上帝豐厚的恩典,當呼召臨到的時候就要勇於回應呼召作事奉。然而,以上只是經文整體的上半部分,下半部份我們卻是少有接觸的,因為所涉及有關事奉中掙扎的真實一面,往往是叫人難以接受的。 「食白果」是世人在面對事工效果時的第一大忌,以前在學習理財的時候,我們最先學到的就是計算成本和回報,我們會考慮最大效益的計劃,我們會追求成功的方法,賠本的事情一定不屑一顧。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嗎?要是早早知道如何練習也絕對得不到好成績、如何努力也留不住客人、如何付出也得不到心儀對象的垂青,我們總也會快快的選擇放棄,或走過另一條看似更容易成功的路。然而,關於事奉,效率、結果和成功與否,不應是我們最大的考慮。按上帝的宣告,以賽亞在百姓身上所作的一切彷彿沒有半點果效,甚至可説是徒勞無功。按人的標準,以賽亞的使命彷彿是完全失敗的,彷彿是在蒙召中已命定了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失敗者」;然而,面對事奉的逆流,以賽亞並不介意他人的目光和自身成就,他唯一在意的是有沒有好好實踐和成就上帝的旨意,同時亦一心一意以愛守望國家與上帝間的關係,盼他們的叛逆終有完結的一天。 其實,沒有人說過事奉的路是必然順風順水、步履恩光的,相反往往是波折重重,甚至未必一定有人所期望的結果;然而,當我們見到這一切都是有神的心意在裡面的時候,我們會選擇謙卑跟隨?還是毅然放棄?在台北短宣的過程裡面,我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接觸到一些身體上或是家庭方面有一些特殊情況的小朋友,他們不太懂得怎樣與人相處、溝通和分享,有時候他們對着老師也會罵髒話,甚至會以暴力的方式來達成自己的願望。按人的看法,我們只有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與他們相處,根本沒可能改變他們;然而在跟他們接觸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們都很聰明,每一個都滿有上帝所給的恩賜,每一個都跟我們一樣,都蒙上帝祝福及愛顧,他們在平常的世界裡面已經很難感受愛,難道我們也要放棄他們?難道我們還有甚麼原因不去愛他們嗎? 是的,事奉的路程裡面不會常常是一帆風順的,事奉的形式和方向也沒有絕對的,但請不要輕言放棄。在上帝的眼中,我們事奉的成果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所能看見、了解的事情太少,而神的能力和心意卻是遠超我們所想;在上帝的眼中,唯一重要的就是那一份甘願為主獻上的心。以賽亞知道最終的結果後,依然在上帝面前堅定,向頑梗叛逆的以色列人宣告上帝的話語,他這樣做並不是因要爭取人的認同,也不是要在人面前表現出成功,人眼中的成敗得失並非是他所看重的,他在逆流中的堅持,單單在於他認定這是上帝的心意。 我們放棄可以有一千個原因、一萬個理由;但堅持就只有一個原因,我們今天是要選擇作一個屬靈裡面拒絕成長的嬰兒?還是願意為主全然獻上自己、更深刻的經歷基督?共勉之。 評論已關閉。
|
牧者之言每星期一篇, 發佈日期
九月 2024
牧者
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