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我要真安息 !

27/5/2018

 
朱映潮傳道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28-30)

    近來青成主日學探討了有關職場的課題,當中包括試探和金錢觀的問題,令筆者亦有所反思。香港人每天生活營營役役,每天辛勞賺取糊口之餘,亦活在社會群眾的眼光之中。社會常以物質、地位、身份定義一個人的價值,年薪過百萬、收入和進升機會穩定、不用出賣勞力的人,總比一個入息不多、工作浮動、出賣動力的人來得「成功」。然後,我們就每天為着「成」「敗」的標籤不斷忘我(甚至是「亡」我)地辛勞。這種意識形態甚至蔓延至教會,我們或多或少會為自己、為他人制定了一定的信仰規條和法則,要求自己「硬守」以得着心靈滿足(的錯覺)之餘,亦用以在心中衡量別人屬靈的「成」「敗」。如此一來,面對社會、面對教會,我們每天都在別人的眼光中戰鬥,我們的生活又何以安然,何以歇息?

    然而聖經並未有以「忙碌」視為一個問題,甚至連耶穌本身也是十分忙碌的,反倒叫人反思的,是我們忙碌背後的焦點和心態。

經文背後
​

   「軛」是一種用木製造的梁,用來給兩頭牛拉貨物或幫助犁田。好的軛能更好的「食力」,幫助牛隻更好地完成牠的使命;不好的軛則會成為牛的阻力,可能在完成使命以先,牛已經被不好的軛割得皮開肉爛,甚至乏力倒下。「安息」亦非純粹的休息,乃是叫人在困苦壓迫中得着真正的釋放、自由,甚至在仰望和服事上帝中重新得力。經文並沒有說人生在世,不用負軛;相反,它向讀者表明了一個訊息:要生活就一定要負軛,但選上正確的軛,人就可以活得更為輕省,在信仰中得着安息。

世
界的軛vs基督的軛

   「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1]世界總是有一套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一句簡單的歌詞「你冇車、冇樓、冇番狗,做咩要拖我手」[2]道盡了時人的價值觀。世界有時會將很多的物質看為基本的需要,又會刻意放大名利、地位,叫人用盡上帝所賜的時間來滿足世界浮動的標準。然而當我們將所有成就和安全感都建基於這一切時,我們的心靈又會否只是步向更大的迷失和壓抑?

    筆者作為一個窮苦青年,也不否定人需要為住屋、前途有所計畫,然而作為一個基督徒,我相信上帝並不會追討我有沒有置業買樓,反倒是在意我如何運用衪所賜的生命,負衪的軛,學習基督的樣式,以信靠、順服、仰望、知足過我的生活。在各種努力以後,我信一切有上帝的供應和美意,就甘於接受。不論自己在貧富貴賤的處境下,依然能以生命影響生命,教我更懂得學習享受生命、凡事謝恩。相比世界的軛,基督的軛更能教人找到人生的意義和永恆價值,叫人得着滿足和自由。

    耶穌時代的人,忙碌於打理和追求自己的生活,為世界的軛無視了耶穌所行在他們身邊的神跡奇事和教導[3];我們今天,又是在為誰負軛?

法利賽式的軛vs基督的軛

    若我們細心理解經文的後續講論,就會發現本段經文令人沉重困苦的軛,不單是指世界的軛,更有可能是關乎信仰中法利賽式的困鎖。

    馬太福音的作者在後續經文論及到法利賽人質問耶穌,有關祂的門徒在安息日中掐麥稔來吃的情況,在律法上安息日是禁止工作的,法利賽人的指控看似有理,然而綜合前文後理,耶穌的回答卻指出了他們的盲點:他們盲守、甚至扭曲律法,不單是將枷鎖套在別人的頸上,成為他人的負擔,反倒更是令律法失卻了它原有的意義---叫人得見守約施慈愛的上帝,讓人在上帝所賜的自由中,主動熱切的以合乎上帝心意的方式,敬畏上帝,回應上帝的恩典。

    今日的基督徒,我們都不再會拘泥於死守舊約的律法,然而律法主義和法利賽人的影子似乎在今天的教會中依然存在。猶記得昔日曾經有青年人向我「打小報告」,說那位團友沒有守十一奉獻、那位導師主日沒有崇拜等等[4];數年前又曾經歷過有肢體打着神的名義和聖經的金句,「強行鼓勵」肢體支持和投身於他們看為有意義或感動的事工[5]。筆者是很欣賞肢體憑着信心,通過金錢、事奉、或個別方式回應上帝的,然而有時若將個人的信念或方式,過於強加於別人身上,而漠視了對方的信心的程度、處境和想法的時候,我們或許有重蹈法利賽人錯誤的危機。

    基督信仰打從本質上就是叫人因着主基督的緣故得自由、得釋放的信仰;就是要作奴僕,我們也是作基督的奴僕,而非某形式、某傳統的奴僕。安息日本來就叫人從繁瑣中得釋放,專心仰望上帝,激發熱心,重新得力的日子。我們又何以再以法利賽式的困軛,阻擋人在屬靈生命中得享安息?

    上帝擁有君尊,卻不是嚴苛的獨裁者;上帝對子民有教導和要求,卻不是嚴刑峻罰判官;上帝有其不可侵犯的神聖,卻是關愛眾兒女,與眾兒女親近的父親。面對我們偉大而親愛的上帝,不論是待人待己,也盼望我們不要將信仰矮化為一堆冗贅的形式、規條和責任,而是彼此激勵,帶着熱切的心學習基督的樣式,甘心地跟從祂腳蹤之餘,亦彼此體諒和尊重,同心展現出我們所信上帝之美善和真實。

[1] 傳道書4章8節
[2] 歌詞節錄於《農夫 - 愛似林一峰》
[3] 馬太福音 十一16-24
[4] 可參「經律主義」
[5] 可參「神律主義」

評論已關閉。
    圖片

    牧者之言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發佈日​期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十一月 2020
    十月 2020
    九月 2020
    八月 2020
    七月 2020
    六月 2020
    五月 2020
    四月 2020
    三月 2020
    二月 2020
    一月 2020
    十二月 2019
    十一月 2019
    十月 2019
    九月 2019
    八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一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九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三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牧者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張美薇牧師
    彭潤平傳道
    彭潤平傳道
    朱映潮傳道
    葉翠筠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惠珍姑娘
    郭鴻標牧師
    陳慧芬姑娘
    陳慧芬姑娘
    黃雅麗姑娘
    黎建勳牧師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呂底亞團契
    • 以琳團契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