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

​新加坡教會訪問反省(二)

14/5/2017

 
郭鴻標牧師

I.引言
筆者覺得值得注意的是「有策略的領導」的異象,在這間教會的培育事工方面配合起來。這間教會的培育課程是「領袖裝備與門訓」(Leader’s Empowerment and Discipleship, LEAD)。這間教會的培育目標是訓練「領導者」(Leader),她們的口號是:「每個成員都是策略性領袖」(Every member is a strategic leader)。

II.3P的教育理念
3P的教育理念是Person「人本身」、Perspective「觀點」、Practice「實踐」。這是教會培育的基本理念,著重三方面的平衡。「人本身」的培育是關乎「我是誰」(Who I am),就是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性格與價值觀。「觀點」的培育是關乎「我如何思想」(How I think), 就是我們對神,對教會,對人,對世界的理解。「實踐」的培育是關乎「我如何行動」(What I do) , 就是我們每天的言語,行動。

III.兩種進路
3P的教育理念以兩種基本進路進行:第一種「領袖發展典範」(Leadership Development Paradigm),目的是發現神賜給學員的潛質,建立成員成為在神國度中有影響力的人。第二種「聚焦學員教學哲學」(Learner-focused Teaching Philosophy),目的是鼓勵學員主動投入學習,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分享,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可能我只看到簡單介紹的資料,沒有接觸她們的老師與學生,只能一知半解;但是我覺得要幫助學員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加上從聖經,信仰的分析整理,是不容易的,老師必然是屬靈生命強健,有豐富聖經知識,有人生智慧。若果3P的教育理念的兩種基本進路要有效的話,必須有優秀的老師。

IV.3P的課程設計
3P課程有4類: 「3P」類、「人本身」類、「觀點」類、「實踐」類。(1)「3P」類的科目有:「屬靈父母教養」(Spiritual Parenting) 、「關心小組領袖訓練」(Carecell Leaders’ Training) 、 「區長領袖訓練」(Section Leader’s Training)。(2)「人本身」類的科目有:「領導原則:箴言」、「摩西的領導」、「在神裡面的身份」、「你作決定前」。(3)「觀點」類的科目有:「被擄後先知書」、「福音書」、「使徒行傳」、「保羅書信」、「聖靈」、「信仰基礎」、「宣教影響組預備」、「婚姻預備」。(4)「實踐」類的科目有:「學習聖經,實踐真理」、「祈禱的突破」、「藉禱告經歷醫治與拯救」、「在職場中的信仰」、「先知職事」、「教養子女」。

V.如何學習其它教會的經驗?
筆者覺得「領袖裝備與門訓」(Leader’s Empowerment and Discipleship, LEAD)的3P的教育理念,及兩種基本進路的教育哲學十分有理。這並非單純知識的傳遞;而是建立生命,達至行動實踐。「領袖裝備與門訓」是配合教會的「關心小組」發展設立的,「關心小組」促進主裡團契的關係,也激勵弟兄姊妹接受「領袖裝備與門訓」訓練。若果弟兄姊妹屬靈生命被興起,就產生影響力,整個教會也積極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
​
若果教會裡面只有少數人參與事奉,其他人只是被動地出席,在旁邊觀看的話,教會的屬靈力量一定有問題。有弟兄姊妹告訴我,我的講道對人有挑戰。對,因為神要挑戰我們,要我們全心全意敬拜祂。宣德家今年慶祝15週年,我為宣德家感謝神。不過,神讓我看見宣德家的弟兄姊妹,需要動員起來,我們要成為一支「福音勁旅」,我們不能只是少數人熱心事奉;而是要大部份人願意承擔更多責任。求主的聖靈感動人,阿們。

​新加坡教會訪問反省(一)

2/4/2017

 
郭鴻標牧師

I.引言
今年3月有機會訪問新加坡一間有數千會友的教會,我覺得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並不是為了追求人數倍增;而是要成為合神心意的教會。這教會有4個異象:有活力的敬拜、心裡火熱、同心合一、有策略的領導。

II.有活力的敬拜
有活力的敬拜的前題是弟兄姊妹之間有關係密切的「關心小組」(Carecells),整間教會有不同的小組,由靈命成熟的弟兄姊妹擔任「組長」帶領,三個小組由一個「區長」管理,「區長」也是靈命成熟的弟兄姊妹,「區長」與「組長」都是由一個「區牧」牧養帶領,「區牧」是傳道人。各區的劃分可以按年齡,或其它方法進行。小組的作用是激發人渴望經歷神,追求靈命成長。弟兄姊妹有活潑的屬靈生命,才有活力的敬拜。我們可以從門徒訓練的角度理解小組,弟兄姊妹參加小組目的就是成為門徒。

III.心裡火熱
心裡火熱的原因是有異象,這並不是人的想象;而是按耶穌基督的眼光看世界,為耶穌基督觸摸這個世界。觸摸世界、關心世界、改變世界並不是最根本的地方;而是要看見神榮耀在世界彰顯。基於渴望經歷神,教會的領袖心裡火熱要完成神普世的計劃。教會不斷差遣人建立教會、堅固教會。所以,宣教、差傳並非教會一種事工;而是讓神榮耀在世界彰顯、讓神的旨意在世界實現的方法。

IV.同心合一
要維持數千人的同心合一並不容易,人性有反叛的罪性,好爭鬥、好權力、不聽意見、任意妄為、不承認錯誤…等試探,隨時在教會種下分裂的種子。任何教會的領導層必須互相信任、互相守望。從人的角度來看,人多就自然意見多、期望多。不過從神的角度看,只要教會的領導層重視神的旨意,同心謙卑尋求,靠著聖靈的力量就可以辨別神的旨意。

V.有策略的領導
信徒培訓的目標是領袖培訓,任何課程、牧養,都是指向領袖培訓,培養一個被聖靈充滿的領袖。教會需要更多被聖靈充滿的領袖,我們應該期望更多弟兄姊妹能夠獨當一面,希望教會有更多人才。這些被聖靈充滿的領袖可以選擇在教會服侍神,或者在社會服侍神。無論精力放在教會或社會,大前題是為神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VI.如何學習其它教會的經驗?
每一間教會都不同,不能夠簡單地照單全收。不過,我覺得有4點值得參考:
  1. 門徒訓練需要透過小組進行,我們不一定要將教會「小組化」;而是在團契中加強門徒訓練元素,讓弟兄姊妹立志作主的門徒。若果門訓小組、團契要發展,我們需要接受信徒成為小組、團契的帶領者。我們也要動員弟兄姊妹學習成為屬靈領袖。
  2. 我們需要屬靈生命活潑的弟兄姊妹帶領敬拜,屬靈生命活潑的牧者講道,我們需要為崇拜禱告,讓我們的崇拜成為人經歷神臨在的工具,讓我們屬靈生命成長。
  3. 我想屬靈領袖有不同層次,每個弟兄姊妹都是家裡面的屬靈領袖、在工作地方的屬靈領袖。若果在教會有事奉,也是教會的屬靈領袖。所以,我們訓練弟兄姊妹的目的是成為屬靈領袖。
  4. 若果教會有很多的屬靈領袖,是否出現矛盾呢?如果弟兄姊妹有活潑的屬靈生命,應該不會出現矛盾;相反是願意同心合一事奉神。
筆者願意拋磚引玉,引發大家一同尋求神對宣德家的心意,阿們。

將自己擘開的服侍

26/3/2017

 
 郭鴻標牧師

 I 引言     
馬可福音6:34-44是一段對事奉者很有激勵的經文:「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於是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天己經晚了、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天已經晚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四面鄉村裡去、自己買甚麼喫。耶穌回答說、你們給他們喫罷。門徒說、我們可以去買二十兩銀子的餅、給他們喫麼。耶穌說、你們有多少餅、可以去看看。他們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幫一幫的、坐在青草地上。眾人就一排一排的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也把那兩條魚分給眾人。他們都喫、並且喫飽了。門徒就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吃餅的男人共有五千。」

II.事奉要有對人憐憫的心    
筆者十分明白結婚有孩子後,家庭的責任加重。中年人一方面要照顧雙親、又要照顧兒女,拉力很大。中年人個人事業的發展、夫婦雙方的配合有時並不容易。很多弟兄姊妹帶著沉重的壓力生活,帶著很多還未解決的問題回到教會。很多弟兄姊妹的目光只是集中在自己的軟弱上,心裡覺得神好像沒有回應禱告。這些弟兄姊妹需要牧者的關心牧養,需要人的支持代禱。耶穌看見群眾是「無牧之羊」,所以願意教導神的話語牧養他們。耶穌看見人的屬靈需要,並且有憐憫人的心。筆者想到教會不是屬靈俱樂部,教會是一個挑戰人經歷神的地方。教會牧者不單是行政管理者、事工組織者、活動聯絡人;更重要的是人的屬靈導師、生命師傅。

III.牧養人的心靈    
近年很多人參加教會,不再是問神的心意而是考慮她給自己的好處。因此,很多人參加教會與參加一個興趣小組、聯誼會沒有分別。有些弟兄姊妹願意事奉、願意承擔建立教會的責任。不過,有很大部份的弟兄姊妹是「旁觀者」,亦有一些曾經「心靈受傷」的弟兄姊妹只是來安靜崇拜親近神,讓自己在靈裡面休息。筆者十分明白這種感受,感謝神保守帶領我從屬靈幽谷走出來。「受傷的治療者」(Wounded Healer)就是曾經受苦的人走出苦痛後,可以同情體諒遭遇困難的人。

IV.事奉要不保留自己    
筆者不會高舉事奉上成為「強人」;相反接納從軟弱變成剛強的歷程。神對牧者的呼召是讓軟弱的生命被神觸摸,牧者將人帶到神面前經歷生命的復興。馬可福音6章記載耶穌傳道忙了一天,還未有時間用膳,耶穌準備到曠野去休息。眾人看見耶穌動身,他們也行動起來,比耶穌更早到達。當耶穌看見群眾那種渴望聽道的心,就憐憫他們是「無牧之羊」,繼續教導他們。耶穌看見他們身體的需要,問門徒有多少餅?他們只有五個餅、兩條魚,群眾有五千人。基本上,五個餅、兩條魚,不可能滿足五千人的需要。當耶穌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群眾就吃飽。牧者是人;不是「超人」。牧者經常面對「無能為力」的情況,我們只能夠將自己僅有的奉獻,將自己擘開。

V總結   
我們應該存敬畏神的心事奉,我們所作的是為了榮耀神。願神興起宣德家,阿們。
    圖片
    每星期一篇,
    ​牧者與你分享之言。

    牧者之言

    全部
    何智雄牧師
    ​吳開甜傳道
    葉翠筠姑娘
    郭鴻標牧師

    發佈日​期

    十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一月 2017

Picture
2020©Copyrightv 基督教宣道會宣德​堂 
  • 首頁
  • 關於宣德
    • 同工團隊
  • 最新動向
    • 聚會時間
    • 代禱事項
    • 見證分享
  • 青成STage
  • 青少年部
  • 成人部
    • 迦南團契
    • 呂底亞團契
    • 薪火相傳
    • 希伯崙團契
    • 約書亞團契
    • 迦勒團契
    • 沙龍團契
  • 牧者之言
  • 講道重溫
  • 聯絡我們